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涉及钢铁生产调控,多省市发布秋冬季污染防治方案

涉及钢铁生产调控,多省市发布秋冬季污染防治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多省市近期发布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临汾市

10月21日,临汾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临汾市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image.png

《通知》指出对长流程钢铁、铸造用生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按照环保绩效等级和守法情况,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管控。

涉及钢铁行业内容如下:

对长流程钢铁、铸造用生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按照环保绩效等级和守法情况,实施差异化错峰生产管控。管控措施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期间分两个阶段执行,第一阶段为2025年10月23日—12月31日,第二阶段为2026年1月1日—3月31日,两个阶段按比例分别实施管控。错峰生产管控要求按规定纳入排污许可证内容,依法依规实施管理。对符合规定需纳入保障类的工业企业,经市政府同意,由省生态环境厅审核把关,统一报送生态环境部备案的,可豁免错峰生产。

长流程钢铁行业(不包括钢铁联合企业中的焦化分厂)

①A级企业高炉、烧结、球团、转炉、石灰窑等工序,不予错峰。

②B级、B-级、C级、D级企业,高炉、烧结、球团、转炉、石灰窑等工序分别限产20%、30%、40%、50%以上(以高炉、转炉产能为基数,以生产设施停产数量、停产时间核定停产比例)。

③独立轧钢企业,轧钢工段限产20%以上(以生产设施停产数量、停产时间核定停产比例)。

④涉及粗钢生产企业,同时严格执行粗钢产量调控政策(错峰生产和粗钢产量调控措施中,按从严原则执行)。

四川省

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image.png

《通知》指出,要确保2025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29.5微克每立方米,力争不再新增重污染天;2026年1—2月,全省PM2.5浓度同比改善,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涉及钢铁行业内容如下:

强化工业源治理减排。大力推进治污减排。加快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年度任务,确保2025年11月底前完成治污设施改造主体工程,及早发挥减排效益。

实施环保绩效企业动态管理。加大对企业环保绩效评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对标行业先进,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正向激励,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环保绩效先进的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严格环保绩效管理,对B级及以上企业和引领性企业,2025年11月底前再组织开展一轮“回头看”,达不到相应绩效分级指标要求的,按规定动态管理。

深化移动源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清洁运输。2025年底前,超低排放企业、B级及以上企业和引领性企业门禁系统全部实现联网,全省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等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比例不低于70%。

广西壮族自治区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了《广西2025—2026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image.png

《方案》指出,实施时间为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 日。2025年10—12月,全区PM2.5浓度分别控制在22、28和38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8%,自治区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各设区市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2026年1—3月,全区PM2.5浓度控制在36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7%,各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涉及钢铁行业内容如下: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中央大气专项资金支持的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实施,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贵港、玉林等市加快推进长流程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025年底前,纳入我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项目及纳入我区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年度计划项目全部完工。

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加强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运行管理,综合实施源头替代、升级改造、无组织管控等VOCs工程减排。北海、钦州市组织石化、化工行业企业规范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石化、化工行业企业开停工、检维修期间,及时收集处理退料、清洗、吹扫等作业产生的VOCs废气。

强化涉气企业监管执法。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开展石化、化工、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储油库、加油站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废气治理设施稳定正常运行。严厉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以及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行为,对参与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机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河北省

9月17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北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image.png

涉及钢铁行业内容如下: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一级调研员刘金合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是制约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请问,我省是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时指出: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我们坚持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并重,持续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向智向绿转型。一是严控增量。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和新增能源、煤炭消费量减量替代,落实产能置换政策,严把钢铁、水泥熟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审批准入关口,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优化存量。引导长流程钢铁企业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主体装备大型化改造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推动重点行业开展设备更新,重点行业能效全部达到基准水平。

三是提高质量。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4.5%,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值、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4%和4.7%;钢铁行业产品提档升级,冷轧窄钢带、镀层板带等材料级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8%、20%。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机动车污染防治处处长曹光远在答记者问中表示,下一步,重点做好这几方面工作:

一是协调联动积极谋划清洁运输场景,持续提升清洁运输水平。继续推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新能源车;巩固钢铁等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成果,深入拓展矿山、砂石骨料、建材等领域新能源重型货车应用场景,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探索推进公交、环卫、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和物流园区车辆新能源化水平。

二是多措并举助推淘汰更新,持续挖掘移动源领域减排空间。配合做好国家“两新”政策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三及以下和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报废置换更新、国四及以下营运中重型货车提前淘汰更新;对“两新”政策支持之外的国四及以下非营运中重型货车和国二及以下叉车、挖掘机和装载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充分利用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指导各地开展好淘汰更新工作。

三是强化移动源数智监管能力建设,持续提高科学精准依法监管能力。整合现有遥感监测(黑烟抓拍)系统、重点用车单位门禁系统、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平台,关联省域范围内重型货运车辆定位信息,对在用车辆开展精准监管,对企业做到“最少打扰、最优监管”,以科学精准的监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环保力量。

邯郸市

10月13日,邯郸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邯山区聚力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一文。

image.png

从文中获悉,为有效应对秋冬季不利气象条件,邯山区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了《邯山区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行动方案》,聚力攻坚六大重点任务。

涉及钢铁行业内容如下:

一是强化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制定了《邯山区2025年秋冬季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方案》,健全工作专班,强化基础保障,健全工作机制,精准指挥调度,持续提升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能力。

二是强化工业源治理提升。加强对辖区17家涉粉状物料企业密闭输送、料仓除尘等设施帮扶提升和40家涉VOCs企业17套VOCs高效治理设施和23套活性炭使用监管,不满足排放标准、不能稳定达标的实施停产整治。

来源丨中国冶金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