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砥砺“七五载” 奋进“十五五”丨④跨越篇 · 新时代的五矿:在世界一流征程中奋进开拓

砥砺“七五载” 奋进“十五五”丨④跨越篇 · 新时代的五矿:在世界一流征程中奋进开拓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蓝字,关注中国五矿”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75周年。

在这意义非凡的重要历史时点,中国五矿策划推出系列报道《砥砺“七五载”强矿脉筋骨 奋进“十五五”铸大国重器》,以“三个阶段”的历史跨越和“七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全面展示中国五矿“十四五”期间及成立75年来的壮阔征程和突出贡献,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一同在历史回顾中重温初心使命、在成就总结中增强发展信心、在未来展望中凝聚发展共识,勠力同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五矿力量!

本期刊发系列报道第四篇《跨越篇 · 新时代的五矿:在世界一流征程中奋进开拓(2012—)》,敬请关注。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宣示了新时代党领导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重大举措,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2016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怎样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在国有企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中央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特别是要把粮食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大勘查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要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有效防范对外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加强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扩大海外优质资源权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国资央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顶梁柱”作用充分彰显,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姓党为民政治本色充分体现。

中国五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做到“两个一以贯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按照“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16字标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努力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表率。

肩负“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的中国五矿,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重任,围绕构建全球化、一体化的资源供应保障体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动以重组并购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中国五矿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自2014年开始先后成功收购当时世界最大在建铜矿项目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非洲前十大在产铜矿博茨瓦纳科马考铜矿,并自主设计建设运营产量位居世界前十的澳大利亚杜加尔河锌矿,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12月,中国五矿与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在全球金属矿业领域率先打通从资源获取到勘探勘查、设计施工、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通道,形成了全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而围绕重点产业链全力推进“链长链主制”,制定“共链”行动方案和发展倍增计划,则为加速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进一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025年2月,与青海省共同组建的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中国五矿主动扛起了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保障国家粮食能源资源安全的责任担当,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征程中又一次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家重大战略,中国五矿立足常态长效,持续创新建立和优化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研究出台了《中国五矿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2025-2030年工作指导纲要》,完善了“资源可靠、技术可行、风险可控、效益可观、建设条件基本具备”的项目评价标准,构建了“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压茬落实的工作机制,做细做实了“并购重组、深边部找矿、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三路并进的实施路径,确定了“以我为主、中西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管控模式,制定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实施矿产资源战略的保障举措,全力提升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坚定不移扛牢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的责任担当。

拥抱邦巴斯:世界级铜矿的收购与运营

在秘鲁海拔4000米的安第斯山脉之上,一座世界级铜矿——拉斯邦巴斯铜矿熠熠生辉。2012年2月,世界大宗商品贸易巨头嘉能可宣布拟与全球第5大矿业公司斯特拉塔进行合并,并提请欧盟、南非和中国等地区、国家的监管机构进行反垄断审查。在此背景之下,拉斯邦巴斯项目成为嘉能可的待售资产。全球矿业巨头们纷纷闻讯而动,一场群雄逐鹿的竞购大战硝烟四起。

拉斯邦巴斯矿山俯瞰

为了将这块“传家宝”收入囊中,中国五矿调遣精兵强将,组成了专项小组分头行动。2013年8月,五矿资源牵头与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向嘉能可递交了竞购意向书,并立即组织专业团队对拉斯邦巴斯项目的地质情况、运营状况、市场前景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最终形成的兼顾商业运营与社会责任的竞购方案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出售方的认可。

2014年4月,五矿联合体与嘉能可签署股权收购协议。8月1日,中国五矿联合体以70.05亿美元的总价与嘉能可提前1个月完成资产交割,将拉斯邦巴斯这一全球最大在建铜矿项目收入囊中。这次并购刷新了中国金属矿业境外并购纪录,获得了《美国律师》“2014年度全球并购交易奖”。

不到1年半时间,拉斯邦巴斯项目又完成了从交割到建设再到正式投产运营的华丽转身。2016年1月28日,五矿资源正式发布公告,拉斯邦巴斯铜矿正式投产运营。7月7日,拉斯邦巴斯铜矿按期进入商业化生产。

从竞购到投产,拉斯邦巴斯项目投资规模之大、管理半径之长、建设运营之复杂,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上实属罕见。面对挑战,项目团队全力以赴,沉着应对,开展了一系列管理和技术优化措施,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履行和社区关系维护实现了与当地社区互利共赢发展,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以我为主、中西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

2024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时指出,拉斯邦巴斯铜矿等重大合作项目为秘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11月14日,在赴利马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秘鲁人报》发表题为《让中秘友好之船扬帆远航》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去年秘鲁对华出口额占秘鲁出口总额的36%。中资企业投资的拉斯邦巴斯铜矿项目产值约占秘鲁国内生产总值的1%,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拉斯邦巴斯铜矿的投产运营不仅极大增强了我国铜资源战略保障能力,同时也为秘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为中拉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重组中国中冶:全产业链整合与创新升级

2015年,全球矿业深陷寒冬,铜价跌破5000美元/吨,铁矿石价格更是暴跌70%。作为金属资源保障主力军的中国五矿,全年经营陷入空前困境。而早在三年前,作为冶金建设运营国家队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冶),同样也饱受亏损之困。经过努力,2015年的中国中冶正逐步走出低谷,但企业长期发展仍然充满挑战。

中国中冶办公大楼

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生力军,中国中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东北地区解放前鞍钢、抚矿的护厂队和修造部,在投身鞍钢修复建设中组建新中国第一批冶金建设队伍,承担了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工程建设任务。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冶金建设公司,隶属于冶金工业部。1994年,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冶金工业部部属主要科研院、设计院、勘察院及施工企业分批并入。1998年,冶金工业部撤销,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交由中央管理,后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5月,更名为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2008年12月,发起设立中国中冶。2009年9月,中国中冶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

“危”与“机”相倚相成。一场旨在打造“矿业航母”的战略重组由此酝酿。2015年12月8日,国务院一纸批复,吹响了中国五矿与中国中冶战略重组的号角。

2016年6月2日,中国五矿与中国中冶重组大会在北京召开。实践证明,这是一次互补式重组,也是一次强强联合的重组,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重组。战略重组不仅为中国五矿再造发展新优势带来了巨大空间,也解决了中国中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2016年7月,被寄予厚望的中国五矿入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战略重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整合融合考验着中国五矿的领导班子,乃至每一名干部职工。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差异、管理差异、制度差异、文化差异逐步显现出来,国内外重组企业需要经历的阵痛悉数如期而至,而中国五矿所要破解的问题难度可谓业界空前。

使命是正确看待一切问题的总指引,发展是有序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五矿从与中国中冶重组初期的第120位逐年稳步攀升,央企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也步步为营重返A级行列并稳定保持,实现了企业发展从“量的叠加”到“量质双升”的历史性跨越。

在此期间,中国五矿于2018年1月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除了业务上的互补,中国中冶的加入还极大地充实和提升了中国五矿的科技创新能力,更为科技产业的培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大批世界级顶尖技术不断孕育、产出,引领和推动着行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而融入中国五矿的中国中冶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战略定位、完善了业务体系,相继打造出多个国内外标杆项目,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营质量稳步提升、经营业绩屡创新高。

北京环球影城一瞥

特别是有“雪游龙”之美誉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对中国五矿及中国中冶而言具有极特殊而重要的意义。2021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宝冶承建并负责运营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从此成为全体五矿人的行动指南、价值导向和企业精神,也成为指引中国五矿成功跻身全国首批“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5A级企业”的文化航标与精神灯塔。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

组建中国盐湖:世界级产业基地的蓄力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青海视察、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每次都对盐湖资源开发、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明确要求,为盐湖资源高效利用和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所需,即五矿所向。2021年1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引进大型央企组建中国盐湖集团”的目标。肩负“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的中国五矿,当即决定参与中国盐湖集团组建。

中国五矿的雄心壮志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早年在一里坪盐湖建成了国内领先的盐湖提锂项目,具备了盐湖开发运营经验,所属中国恩菲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研究设计院,所涉足的金属矿产、新能源材料、冶金工程业务领域,也与盐湖股份及青海汇信的钾、锂、镁资源开发高度契合。

经过认真准备,2023年2月1日,中国五矿代表团赴青海西宁拜会青海省委书记、省长,双方首次就合作事宜进行交流探讨。1个月之后,中国五矿向青海省提交了一份全面深入的研究报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评价。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后续的交流往来中,中国五矿互利共赢的理念和真诚担当的态度打动了青海省,赢得了信任和认可。

2024年5月6日,中国五矿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现场尽职调查随即启动。在西宁、格尔木、一里坪三地,项目组全体成员克服高原反应、气候恶劣等挑战,开展了为期4个月、日均工作时长超12小时、无休无假的现场工作,妥善解决了一系列困难问题和潜在风险。

9月7日,中国五矿与青海省国资委、青海国投签署《关于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合作总协议》。中国五矿最终以53%股权主导组建新公司,以每股19.9元收购盐湖股份12.54%股权,总对价135.58亿元。

2025年2月8日,西宁寒风凛冽,但青海胜利宾馆会议中心春意盎然。中国五矿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得信与青海省委书记吴晓军共同为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盐湖)揭牌。这家注册资本100亿元的行业新巨头,整合了盐湖股份、青海汇信、五矿盐湖三家企业,员工1.5万人,拥有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全套氯化钾加工技术和世界领先的盐湖提锂规模化生产技术,掌控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察尔汗盐湖和大型硫酸镁亚型盐类综合矿床一里坪盐湖,采矿面积近4060平方公里,钾肥产能530万吨/年、锂盐5.8万吨/年,一跃成为全球盐湖产业“巨无霸”。而中国盐湖甫一诞生就注定要扛起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新能源产业稳定器、高端轻金属材料生力军的使命担当。

2025年2月8日,陈得信与吴晓军共同为中国盐湖揭牌

“组建中国盐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要实践,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我国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战略举措,是中国五矿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的使命所在。”陈得信在中国盐湖揭牌仪式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盐湖股份钾肥生产现场

2025年,是中国盐湖成立元年,也是中国五矿成立75周年。它是中国五矿历史长卷中一个璀璨夺目的标点,更寄托着融合焕新、勇攀高峰的美好希望。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五矿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