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蓝字,关注中国五矿”
今年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五矿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以坚韧不拔的奋进姿态和深耕矿业的执着定力,书写了一家中央企业在矿业报国中与祖国风雨同进的时代篇章,绘就了一代代五矿人在矿业强国中接续奋斗的历史画卷。
在“收官'十四五' 启航'十五五'”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时点,我们开展“庆祝中国五矿成立75周年·初心使命篇”主题宣传,回溯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彰显企业“为国而生、为国而强”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全方位梳理总结中国五矿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不断提升金属矿业全产业链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凝聚全体五矿人继往开来、再启新程的强大力量。
2024年12月,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国五矿的指导支持下,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获批湖南省首批“无废集团”建设试点单位。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湖南有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扛起央企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更是公司始终践行 “矿业报国、矿业强国” 初心使命,传承安全环保、绿色发展优良传统的必然结果。截至2024年,湖南有色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用于环保整改与绿色工程,从淘汰落后产能到构建循环体系,从攻克“卡脖子”技术到打造智慧管控平台,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走出一条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初心如磐: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绿色担当
从“中国铅锌工业摇篮”水口山燃起工人运动的革命星火,到“世界锑都”锡矿山在战火纷飞中保障国家战略资源供应,湖南有色的血脉里始终奔涌着“对党忠诚、为国尽责”的赤诚情怀。作为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力量,湖南有色始终将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视为崇高使命,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将企业命运深深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这份薪火相传的担当,在新时代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转化为对安全环保底线的坚定守护、对绿色转型道路的执着追求。从老一辈矿业人筚路蓝缕、坚守矿山的奉献,到新一代有色人锐意创新、建设绿色矿山的担当,这份对国家、对人民、对环境的责任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作为中国五矿的重要成员企业,湖南有色深刻把握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行业绿色转型作为必须坚定扛起的政治责任。近年来,公司深入践行“五大核心要义”,传承艰苦奋斗、安全为天、环保为先的优良传统,将“矿业报国、矿业强国”的初心使命具体化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行动,转化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公司上下形成广泛共识:“矿业报国、矿业强国”不仅体现在产量提升和技术突破上,更彰显于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上,体现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笃行中。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转型发展中的挑战,湖南有色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充分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作风,秉持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重要战场,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展现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有色人的答卷。
湖南有色机关大楼
战略引领:坚持系统谋划,凝聚发展共识
“无废集团”建设绝非简单的零散整改,而是一场关乎发展方式的系统革命。面对昔日固废“沉疴”的严峻挑战,湖南有色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将“无废”目标提升至战略高度,以非凡魄力开启了全系统的向绿而行。
在组织保障上,公司成立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无废集团”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组,制定《湖南有色“无废集团”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大目标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从2017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之初的“一把手挂帅”,到2024年开展“无废集团”试点建设后的“月督办、季考核”,构建起“顶层设计—责任传导—考核督导”的闭环管理体系。创新推行“党委班子定点包保”机制与“岗位风险金+任期激励”制度,将领导干部绩效薪酬与固废处置、能耗减排等指标深度挂钩,仅2023年就通过考核倒逼12项关键整改任务提前落地,激发全员参与“无废”建设的内生动力。
在理念引领上,公司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中心组学习、专家讲座、一线培训等形式,每年开展生态文明专题学习50余次,覆盖员工2万余人次。邀请专家团队,针对固废管理开展全员轮训,将“每一块废渣都是潜在资源”的理念植入生产环节,更把安全环保的传统作风转化为全员自觉行动。这种自上而下的理念渗透,让“无废”从“管理层要求”变为“一线员工自觉”,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
湖南有色铜铅锌基地
技术攻坚:聚焦“三化”目标,突破处置瓶颈
固废处置一直是有色金属行业的老大难问题。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湖南有色聚焦“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大投入+硬技术”推动难题破解,探索出一条“技术突破—循环利用—风险可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聚焦减量化,着力工艺升级、源头控废。“减少固废产生,才是‘无废’的根本。”湖南有色将工艺升级作为减量化的核心抓手,投入近20亿元用于生产系统优化。在株冶集团,首创“硫化-电渗析-蒸发吹脱”污酸处理工艺,减少产生4万余吨污酸石膏渣。在五矿铜业,通过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强化与脱砷系统升级,将每年4万吨的污酸石膏渣产量削减2.5万吨,年节约处置费用2500余万元。在黄沙坪矿业,通过选硫、选铜工艺改造及抛废技术升级,年多回收硫精矿7万吨、铜精矿1000吨,减少尾砂及废石产生11万余吨。针对含汞、含镉等难处理废物,公司实施专项减量工程。株冶有色建成含汞废物资源化项目,年回收金属汞5吨、创效1000万元;水口山有色通过精矿包装袋清洗工程,年减少危废20余吨,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回收”双重效益。
聚焦资源化,着力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让废渣在企业内部‘转起来’,才能实现‘吃干榨净’。”湖南有色深入推进内部协同,率先构建固废循环利用网络。2019年,在水口山地区建成铜、铅、锌三家企业的“小周天”循环体系,建立废渣直供通道;到2023年,三家企业铜铅锌物料综合循环利用率从不足30%跃升至90%,年协同利用量稳定在6万吨以上,减少外运环境风险的同时,年创效超1亿元。2024年获批“无废集团”试点后,进一步升级为覆盖采矿、选矿、冶炼、危化全产业链的“大周天”循环,将循环利用范围拓展至所有下属企业。2025年内部危险废物协同较2023年基准值提升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1%。黄沙坪矿业铅锌尾砂充填工程年可消纳尾砂9万吨,井下废石全部用于采空区充填,推动公司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向90%迈进。
聚焦无害化,着力技术攻坚、破解难题。无害化不仅是绿色环保的坚实底线,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湖南有色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将无害化处置作为“无废集团”建设的关键一环进行部署,并指导下属企业开展专项攻关。近年来,五矿铜业投资近1600余万元对15个环保项目进行系统升级改造,成功将1.5万吨污酸石膏渣由危险废物转为一般固体废物。该成果经过8个月的检测验证通过专家评审,每年可再节约处置费1000余万元,实现了“降风险”与“增效益”的双重目标。
五矿铜业污酸处理区域
智慧赋能:强化科技驱动,打造数字引擎
在“无废集团”建设征程中,湖南有色始终以“科技赋能+数字管控”为抓手,全力推动固废管理从“人工治理”向“智慧治理”迭代升级。
产学研协同,引领行业攻关破局。公司依托5个国家级、1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企业出题、院所解题、市场验题”机制。针对铜冶炼白烟灰脱砷、硫化砷渣减量、氟石膏建材化等行业难题,投入专项科研资金,联合中南大学、中国恩菲等开展“1+N”技术攻关(1个“无废集团”主项目嵌套N个子课题)。目前,“铜冶炼白烟灰脱砷技术”已完成实验室小试,砷去除率达98%;“氟石膏充填应用技术”进入中试阶段,预计投用后年消纳氟石膏5万吨,为行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新路径。
数字赋能,实现全周期管理。“每一块固废都要有‘身份证’。”湖南有色投入3亿元推进“数字化企业大脑”建设,集成固废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全流程数据,打造“固废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生产车间实时上传固废产生数据,AI系统自动匹配最优资源化路径;危废转移全程扫码追踪,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株冶集团、锡矿山锑业凭借其先进的智慧管控模式入选湖南省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并作为“样板”在行业内推广。
湖南省首家智能化示范矿山——水口山有色康家湾矿
成效显著:实现多维共赢,铸就绿色标杆
近年来,湖南有色坚守“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锚定“无废集团”建设目标,实现了从面临环保挑战到引领行业发展的跨越,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了全面突破。
生态效益方面。通过系列整改整治,公司污染减排数据持续向好:“十四五”初与“十三五”初相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排放量分别下降96.7%、63.1%、69.1%;每年减排二氧化硫6000余吨、氮氧化物1000余吨、一类重金属(铅、砷、镉、汞)800余吨;铜、铅、锌冶炼厂实现废水零排放,污染物执行特别限值标准。2024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分别降低28.3%、20.5%,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相当于每年种植61万棵树,为湘江流域生态保护贡献“有色力量”。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危废处置流程,每年减少危险废物产生7.9万吨,节约处置成本8000余万元;从固废中提取有价金属,年创效超1亿元;锌铜单位产品能耗优于行业一级标准,铅、锑优于行业二级标准,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显著成本优势,实现“环保投入-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
社会效益方面。公司拥有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株冶有色成为有色行业首家环保绩效A级大型企业。所属各单位勇担社会责任,传承优良作风,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助推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司绿色转型相关经验多次受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国家发改委肯定和推广,并获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公司还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彰显了央企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锡矿山锑业“光伏发电+生态修复”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领跑,湖南有色的绿色蝶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展望未来,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和保障,继续以“无废集团”建设为抓手,向着“世界行业一流企业集团”目标奋勇迈进,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转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五矿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