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多维绘就职工幸福图景

多维绘就职工幸福图景

“矿上是真关心咱的健康,体谅咱的辛苦,还顾着咱的体面!”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屯兰矿开拓一队职工郝亚光的话,道出了不少职工的心声。要读懂这份心声,不妨让我们跟着一线职工的脚步,看西山煤电如何通过智能提效、安全筑基、服务润心,提升职工幸福感。

矿山智能了,矿工轻松了

清晨六点,马兰矿的井口已经热闹起来。井下运输系统负责人马志峰早早来到运输区调度指挥中心,盯着大屏幕上闪烁的光点——那是正在井下穿梭的胶轮车的实时位置。

“以前工人下井,靠有轨运输得折腾1个多小时,现在有了胶轮车,20多分钟就能直达工作面。”马志峰指着屏幕上一条平滑的路线,语气里满是骄傲。一旁的运输三队队长张飞接过话茬说道:“队员们下井的状态都不一样了,脸上少了疲惫,多了精气神儿!”

马兰矿作为一座上世纪90年代投产的老矿井,井下巷道布局复杂,改造难度远超新建矿井。为了节省工人抵达井下工作面途中这40分钟,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巷道测量,到后来的路面硬化、设备调试,每一步都得反复琢磨。

如今,这些穿梭在井下的胶轮车成了下井工人们的“安全摆渡车”。车门在运行中会自动闭锁,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误开车门;定位导航系统精准到米,调度员在地面就能知道每辆车的位置;失速保护装置像一双隐形的手,一旦车辆速度异常,会立即自动减速。

在距离马兰矿不远的屯兰矿,盾构机“兰盾一号”的轰鸣声,正在其西翼下组煤区域的地下深处回荡。操作室里,开拓三队队长田龙正通过实时传输的画面及岩层厚度、掘进速度、瓦斯浓度等数据,仔细观察着盾构机的工作状态。

“现在不一样了,盾构机的使用可以让工人彻底远离最危险的掘进区域。我们正努力朝着‘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减少职工作业时间、让职工远离危险区域、将危险区域变为安全区域’的目标迈进。”田龙的话语里满是对技术变革的由衷赞叹。

孝心奖与心理团辅的温情守护

“父母连续数月领到安全孝心奖!”屯兰矿开拓三队职工张永康兴奋地说。该矿专为采煤、掘进、开拓一线职工设立安全孝心奖,安全达标的职工每月获得200元奖金,直接汇入其父母的账户。张永康坦言:“以往父母不了解我的工作。现在要是某个月没收到奖金,就知道我可能工作有疏忽,会立刻叮嘱我注意安全。”这种“直达家属”的奖励发放方式,让父母成了安全监督员。

与之配套的,是屯兰矿智慧井口群众安全工作站的“健康守护”。该工作站人脸识别健康监测、医药箱、自助饮品区及按摩区一应俱全,从身体状态检测到身心放松全覆盖。该矿工会副主席靳辉表示:“我们既要保证生产安全,更要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西铭矿同样重视职工身心健康。职工于彩平与爱人范慧娴参与矿上的团辅活动后,关系显著改善。“从前下井回家累得不想说话。”于彩平搓着手感慨道,“现在她会问‘今天累不累’,这份关心最暖心。”该活动由西铭矿安全健康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从初期职工抵触,“怕被说心理有问题”,到如今主动携家属报名,已成了矿工心理“解压阀”。

西铭矿职工和家属参加家庭团辅活动

活动中,心理咨询师以幽默破冰:“大家觉得几级风最大?”“7级!”“10级!”当职工及家属们争相回答时,咨询师笑着揭晓答案:“再大的风,也比不上你们的‘枕边风’。”逗笑全场的同时,让家属明白,一句叮嘱对安全的重要性。

范慧娴在“写心里话”环节写下:“盼家平安,一切顺遂。”质朴的言语承载着一个家庭最真切的愿望。西铭矿通过这种真挚的关怀,搭建起“家庭—企业”心理健康守护桥。

服务精细化,暖意入心田

智能洗衣房为官地矿综采队职工王洪波解决了大难题:“如今脏湿工装随时送洗,次日即穿干爽衣物,比从前方便太多!”职工将沾满煤尘的工装投入洗衣房入口,取衣时工卡一刷,内置芯片自动匹配信息。片刻后,洁净烘干、缝补整齐的工装便从窗口送出。洗衣房内自动化场景令人惊叹:轨道机器人沿预设路径运送脏衣至对应洗衣机;洗衣机按衣物类型自动切换模式;4台烘干机恒温70摄氏度,10分钟彻底烘干衣物,连袖口、衣角的潮气都能彻底去除。

王洪波至今记得,以前没有智能洗衣房时,职工洗衣得按队组规定的时间来。“有次我搬运铁道时,绒衣、外套全都湿透了,偏偏错过了洗衣日,那几天穿着潮湿的衣服下井,冷风一吹,跟裹着冰似的,别提多难受了。”长期以来,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让职工工装常年沾染煤尘、油污,衣服的清洁问题成了大家心里的“大疙瘩”。如今在官地矿,这一难题已随着智能洗衣房的投用迎刃而解。

下午四点,屯兰矿康体中心羽毛球场上,退休职工周昌宇与一名年轻职工激战正酣。“2008年,我体重160斤,且有‘三高’,想运动却没场地,只能在小区里‘打游击’。如今每天来此,体重降到130斤,各项指标全正常了!”康体中心免费开放,职工家属皆可入场,成为大家下班后释压交流的“快乐补给站”。

屯兰矿业务办理大厅每周三最为繁忙——人力资源部、信访部、财务部的工作人员集中坐班。“工人下井辛苦,别让他们再为办事奔波。”该矿工会副主席靳辉直言。为了让职工“少跑腿、好办事”,该矿将原本分散的业务办理点“搬”到一处,简化办理流程。大厅墙上的标语“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法办”,正是这份初心的写照。

当晨光漫过马兰矿岚岫公园,曾经的矸石山已变身绿树成荫的休闲地;当暮色笼罩屯兰矿采掘集控中心,工程师正通过屏幕监测井下掘进作业;当官地矿的矿工按下智能洗衣房的投衣键,不必再为脏衣难洗而发愁;当西铭矿的夫妻在心理团辅中相拥,家庭的温暖悄然化解井下劳作的疲惫——这便是西山煤电绘就的“共享图景”:技术革新惠及每名矿工,企业发展的温度传递到万千家庭。

作者:翟丽影版面编辑:樊菲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