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26岁的她,凭什么是全局唯一?

26岁的她,凭什么是全局唯一?

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工务大机段

一台重达百吨的稳定车平稳行驶在钢轨上

驾驶室内

26岁的陈雪梅紧盯仪表盘

双手精准操控

截至目前

成都局集团公司

1199名持大机驾驶证的司机中

她是唯一的女性

“凭什么说女生不行?”

陈雪梅的父亲是大机段职工,她从小蹲在父亲身边看接电路、修器械,高中时还主动搭把手,在父亲的熏陶下逐渐喜欢上了机械。

2017年,陈雪梅考入江苏盐城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她毅然选择铁路。“要是能亲手开着‘大家伙’跑起来,该多好!”当她向同事表达考大机司机的想法时,得到的回答却大多是“姑娘家还是算了”。

“女同志考大机驾照难上加难。”刚进入大机段的陈雪梅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但这句话,反而点燃了她骨子里的倔强:“凭什么说女生不行?”

线路大修二车间助理工程师杨涛涛是她的师傅,也是第一个支持她的人:“雪梅肯学还心细,虽然这事有挑战性,但我对她很有信心!”

潜心淬炼,实现华丽转身

2023年,陈雪梅正式报名备考大机司机。大机司机考试每个环节都堪称“硬核关卡”:理论与实作需要双达标,理论不过关则无实作资格,两年内实作未通过则理论成绩作废。

陈雪梅在郑州参加理论培训时,从清晨8点到深夜12点,一直在持续上课、备考,咖啡成了她的战友。“有次我梦到背的题竟然和第二天考试原题一样,醒来后发现是一场梦,还失落了好一会儿。”在持续的努力下,最终她以规章96分、专业98分的高分闯过第一关。

2025年5月,陈雪梅来到昆明,进行实作训练。陈雪梅特意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每晚都会对白天遇到的操作问题进行复盘。从换挡手速太快到排查顺序不对,她对操作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第一天记了十多个问题,第二天少了两个,到考试前一天,本子上只剩下三个字:“别紧张。”

尽管前期练习得很充分,但到了考试那天,陈雪梅还是遇到了困难。在平时的练习中,她操作的是捣固车,习惯了右手拿闸、左手提油门,而考试用的车型是稳定车,需要右手提油门、左手拿闸。“左右手位置发生了变化,我生怕一不小心操作失误,导致成绩不合格。”陈雪梅回忆道。

最终,陈雪梅在驾驶环节以“零失误”的标准完成考试,并在二十分钟内找出了五个故障。当稳定车平稳停在指定位置时,她知道自己做到了。

钢轨上的“多面手”:技术过硬肯吃苦

如今,陈雪梅成了段里的“名人”,但荣誉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大机段施工地多在深山荒野,封锁点不定,有时凌晨出工、彻夜作业。

工作上,陈雪梅是大家眼中的“多面手”。作为团支部书记,她负责组织篮球赛、给同事采购物资、写工会报道、拍工作照等。车组机长黄澄夸她踏实细心,有次检查中她发现稳定车油管异常,及时提醒检查,避免了故障扩大;党支部书记刘在文称赞她技术过硬、肯吃苦,有时等车流要两三个小时,她从没抱怨过。

“现在最开心的,就是开着大机在钢轨上跑,看着维修后的线路变得平整,那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比不了的。”陈雪梅的成功从不是靠运气,她用极致努力弥补经验欠缺,用不服输的韧劲打破性别偏见。

在机械轰鸣的施工现场,她的手指既能操控精密仪器,也能书写动人篇章。这位铁路线上的女大机司机,正如她的名字——雪中之梅,在万里铁道上绽放。

而她的故事,更像一束光,照亮更多女性前行的路:只要敢闯敢拼,就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徐青青 余之康 刘晓 李思睿

图片/视频:雷钊 赵鹏

编辑:赵熳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