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之骄子”到“破产明星”,威马经历了什么
曾经与蔚小理并驾齐驱的威马汽车,在破产重整两年后突然官宣“好事将近”,但这纸誓言能否挽回已经崩塌的消费者信任,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11月3日,沉寂近两年的威马汽车官方账号突然更新动态:“好事将近,敬请期待”,并配上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图文。这条简短消息迅速引发行业热议。
曾估值470亿元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在2023年申请破产重整后,似乎正试图从废墟中爬起。然而与官方营造的乐观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评论区里车主们的愤怒控诉。
“欠薪什么时候发?”“车机瘫痪,终身质保变终身自保!”“先救救老车主!”——这些声音折射出威马复兴之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品牌信任的重建
01 从资本宠儿到破产重整,威马起伏路威马汽车曾拥有令人艳羡的开局。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凭借创始人沈晖在传统车企的深厚积淀,率先打出“智能电动汽车普及者”的定位。
2018年首款量产车型EX5推出后一炮而红,创下当年新势力单车型交付速度纪录。2019年,威马销量甚至比肩甚至超越“蔚小理”,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2021年,威马年销量达到4.4万辆的历史峰值,累计至2022年销量达11.3万辆。 然而高销量并未带来高效益,2019至2021年间,威马累计亏损达174亿元。
2020年起,威马多次发生自燃事故,2021年的“锁电”风波引发车主集体投诉,2022年更登上广东315晚会黑名单。 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与巨额亏损,最终让这个曾经的行业先锋在2023年10月申请破产重整。
据法院审计,威马负债高达250亿元,资产仅约96亿元,另有数据显示其累计债务达450亿元。 威马成为首批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倒下的品牌之一。
02 神秘接盘侠与雄心勃勃的复兴计划在业界普遍认为威马将退出历史舞台时,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出现成为转折点。
2025年4月,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深圳翔飞正式接管威马四家核心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这家接盘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主营汽车销售、租赁等,并无整车制造经验。
股权穿透显示,翔飞实际控制人黄晶同时控股昆山宝能汽车等多家宝能系企业。 而宝能集团自身正深陷经营困境,截至2025年6月,宝能汽车集团被执行金额超过120亿元。
尽管如此,新威马仍提出了一份极为激进的三阶段发展蓝图:
2025-2026年:复产EX5和E5车型,目标年产销1-2万辆,布局泰国工厂开拓东南亚市场。
2027-2028年:年销量目标跃升至25万至40万辆,推动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并启动IPO筹备。
2029-2030年:挑战年产量100万台、营收1200亿元,构建完整的智慧出行生态圈。
与此配合,威马计划未来5年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覆盖纯电动和增程式技术路线,并计划2026年实现30%出口占比。
03 老车主的困境与品牌信任危机与威马汽车“好事将近”的乐观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马车主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威马官方账号的评论区,不少车主留言,希望威马先恢复车辆的APP以及网络功能。 这些基础功能在威马破产重整期间已几乎瘫痪。
更让老车主忧心的是质保问题。威马汽车曾承诺对部分车辆的动力电池提供终身质保,但随着企业破产,所有这些承诺都成了一纸空文。
车辆的维保便利性也大打折扣。 “威马这边‘好事将近’,而威马车主好像‘不太好’”,这一矛盾状况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
威马的崩塌直接波及了数千人。截至2024年3月,威马拖欠员工薪资、赔偿金超4000万元,人均债权逾10万元。 供应链合作伙伴被拖欠17.34亿元,平均债权1000万元。
04 严峻的市场挑战与技术代沟当威马沉寂两年试图重整旗鼓之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市场竞争格局今非昔比。两年前威马破产时,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约30%;如今这一数字已突破50%,比亚迪一家就占据超30%市场份额。
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小鹏单品牌销量均突破9万辆,而威马规划的2025年产销目标仅1-2万辆,尚不及头部企业单月销量。
技术代差更是威马的另一大短板。威马计划复产的EX5、E5车型仍采用2018年的400V平台技术,而当前新能源行业已普遍升级至800V高压平台与4C/5C超充技术。
停产两年间,威马的研发体系几近瓦解,核心软件团队解散,智能驾驶系统“Living Pilot”早已停更。 而当前市场竞争已进入智能座舱、城市NOA、800V高压平台主导的系统级比拼。
05 信任重建是复苏关键对于威马的回归,业内观点褒贬不一。 但共识在于,信任重建是威马复苏路上必须面对的核心课题
这场“复活”更像是产业资源的阶段性盘活。 地方政府希望保留产能,债权人期待资产保值,资本方则试图维持项目外壳以待后续机会。
作为温州市唯一具备整车生产资质的车企,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协助其复工复产,不仅协调供应链、提供融资与补贴,还帮助恢复信用评级。
然而,消费者信心的重建绝非易事。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类需要长期售后保障的产品,曾经的信任创伤成为消费者下单的最大障碍。
威马若想重拾消费者信任,需要的不是遥远的百万辆蓝图,而是立刻解决车机瘫痪、配件短缺的务实行动。 毕竟新能源市场不相信“情怀”,只相信产品和实力。
威马承诺在10月重启车机APP功能并恢复配件供应,但截至11月初,其社交账号更新仍停留在口号层面,实质性进展寥寥。 本月底,威马可能召开新车发布会,这将是检验其是否真正回归的第一块试金石。
对无数威马车主而言,他们不在乎宏伟的复兴蓝图,只关心一个问题:何时能重新正常使用车辆?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威马是真的“复活”,还是沦为又一场无人买单的尴尬独角戏。
威马宣布好事将近,想说-该配合你表演的我能否演视而不见?!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全新改版:动力锂电池PACK设计及系统设计课程40讲+番外视频课程,全名更新: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5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