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1期《求是》杂志刊发刘伟部长署名文章《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出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十五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全文如下↓↓↓
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刘 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这是党中央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刻把握交通运输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交通运输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十五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一、深刻认识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注意加强衔接协调,提高整体效率;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增强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一)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以交通运输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较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成了交通大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要乘势而上,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的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有力服务保障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二)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做强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交通运输连接生产和消费、国内和国际,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运输结构深入调整,运输服务更加经济高效,2024年推动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约2800亿元,降本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交通运输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综合交通网络结构不尽合理,跨运输方式衔接不够顺畅,运输结构仍有优化调整空间,设施安全水平有待提升,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建设任重道远。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复杂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强化跨区域统筹布局、跨方式一体衔接,健全多元化、韧性强的国际运输通道体系,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更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图为2025年8月24日拍摄的建设中的流经广西钦州市区的平陆运河航道。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三)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交通运输是技术集成应用型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能力大幅提升,智能网联汽车、大型邮轮、智能船舶、大型飞机等新型载运工具实现重大突破,智能高铁、智能道路、自动化码头等技术全球领先。“十五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能否抓住机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至关重要。要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创新应用,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新动能、新优势,更好引领和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
(四)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服务亿万群众,是重要的民生领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保障。近年来,交通运输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十五五”时期,区域城乡协调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都市圈多元化出行需求不断增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交通保障要求进一步提高。要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加强区域城乡互联互通,强化薄弱地区覆盖和通达保障,有效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交通运输发展差距,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提供有力保障。
二、准确把握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良好开局,“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线,以一体化融合、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安全化提升为重要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力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推动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服务大局、服务人民。充分发挥交通作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作用,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保障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更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是统筹协调、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优化综合交通运输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盘活存量资源、做优增量供给,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能。三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以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为牵引,破解制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四是交通天下、开放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以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之路。
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强化四个“更加突出”。一是更加突出一体化融合,加强跨方式、跨区域、跨领域、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结构,加强衔接协调,推进统筹布局,拓展发展空间。二是更加突出智慧化升级,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应用,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三是更加突出绿色化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强化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推广低碳节能设施设备,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着力提升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水平。四是更加突出安全化提升,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交通网络系统韧性水平,加强安全应急保障,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稳定运行,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
三、全面落实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点任务
“十五五”时期,党中央明确要求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我们要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加快完善并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结构,促进集成融合,提升安全韧性。一是着力优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加快贯通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加快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二是着力统筹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推进国家港口枢纽体系、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和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布局,增强枢纽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三是着力提升综合交通网发展质效。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存量交通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和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增强多元化运输供给,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是优化提升便捷的出行服务。加快都市圈交通同城化发展,实施都市圈城际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公共交通。积极发展“一票制”,促进旅客联程运输。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二是进一步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强化“一单制”、“一箱制”推广应用,加快培育新型物流服务集成商。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健全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提升中欧(亚)班列发展水平。三是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推进交旅融合、交能融合、交邮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低空民用航空,完善汽车租赁网络。大力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是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也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图为2025年8月27日,货运卡车从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驶出。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摄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装备技术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智能综合立体交通,实施重大科技攻关,推进基础设施、交通装备等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工程。二是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空天信息等前沿技术和交通运输跨领域交叉融合,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交通运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车船、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智慧物流、低碳经济和交通数字产业。四是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船等清洁低碳交通工具及设备,打造跨区域零排放货运廊道和绿色航运廊道。
(四)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治理体系。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持续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持续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整治交通运输“内卷式”竞争。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推动交通运输法、铁路法、海商法、港口法,以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际海运条例、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四是全力保障行业安全稳定。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提升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现代国防交通建设。扎实做好交通运输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工作。
来源丨《求是》2025/21
责编丨樊梓嘉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