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阿米巴经营模式|中冶铜锌:“阿米巴”激活公司经营活力

阿米巴经营模式|中冶铜锌:“阿米巴”激活公司经营活力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蓝字,关注中国五矿”

今年以来,中冶铜锌所属资源公司以阿米巴经营模式为突破口,构建起“划小核算单元、全员参与、模拟市场化”的管理体系,激活经营活力,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冶铜锌遵循“工艺流程导向、管理边界清晰”原则,将原有五大生产单元细分为多个经营主体。采矿厂按照“生产+维修+运输+管理”模式划分,运输巴单月柴油单耗降低了 0.2%。选矿厂实施“破碎+磨浮+管理”的工序级核算,设备维护响应速度大幅提升。此外,职能部门首次被纳入费用巴考核体系,通过设定费用定额指标,有效倒逼管理效能提升。

基层单位组织阿米巴经营模式学习

依托《阿米巴经营(成本)管理指南》,公司建立“四级管控、三级核算”成本管理体系。冶炼厂锅炉车间通过蒸汽冷凝水循环系统改造,处理水单耗同比下降 19.97%;选矿厂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磨矿流程,电平均单耗较1月下降 8.35%。标准成本流程图的深度应用功不可没,它将成本控制节点可视化,形成了“数据记录—异常预警—措施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助力各部门实现成本精细管控。

冶炼锅炉工通过调阀门节水

采选冶各经营单元每周(月)召开经营分析会,员工从“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采矿厂一线员工凭借对成本结构的深刻理解,优化爆破参数,使炸药平均单耗较1月下降3.7%。公司同步建立阿米巴综合考核体系,让各经营单元内部进行模拟市场化结算,构建价格核算与考核体系,以市场化手段提升内部效率,促进各单位间的竞争与协作。一季度数据显示,80%的厂矿和车间已具备预算与分析能力。公司通过“导师制+模拟经营”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员的管理意识。

在生产提升方面,采矿厂与选矿厂积极开展工艺革新与流程再造。采矿厂将东矿上部台阶岩石转运至北矿坑排土场,完成大排土场和LG推场升段工程,使岩石运输距离缩短超800米,减少运输能耗与时间成本。同时,新建898-886临时斜坡道,使南侧岩石与矿石运输距离缩短300米以上,提高矿石转运效率。选矿厂围绕破碎、筛分、磨矿等核心环节进行技术优化,实现生产工艺精细化管理。一季度鄂破平均台效达436.50t/h、日处理量10476.06t,较2024年累计平均台效提升39.42t/h,产能提升效果显著。

采矿缩短运距、实施分穿分爆降成本

在成本控制方面,采矿厂推行修旧利废,保养核心设备,一季度限额材料消耗同比减少2万美元;选矿厂用纳米陶瓷球替代钢球,一季度陶瓷球单位处理矿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0.1125美元/吨,降幅约76.58%;电厂通过“成本日清”看板动态监控成本变动,维修车间推行标准化管理节约限额材料1.9万美元,降低重油单耗,一季度累计节约285.35吨重油。各阿米巴以单元自主核算驱动成本管控精细化。

实践证明,阿米巴经营模式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激发组织内生动力的“法宝”。当每个经营单元都成为“会思考的利润巴”,每名员工都成为“经营者”时,不仅重塑了价值创造链,还为突破传统管理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

冶炼作为火法生产的重要环节,其高压运转设备、反射炉、锅炉和转炉等核心设施,在生产中都依赖大量水进行冷却。然而,山达克水资源匮乏,资源公司引入阿米巴经营理念,指导冶炼厂自建闭路循环水泵房,以实现生产循环水的高效冷却利用。

冶炼厂循环冷却水装置

但随着产能的提升和周期延长,冶炼循环水中酸性物质积聚,水性酸度严重超标;大量铁锈、泥沙等杂质充斥其中,堵塞高压鼓风机、排烟机等设备过滤器,削弱降温效果,增加维修人员劳动强度。

为保证冷却水质量和酸碱度,冶炼厂每日向循环泵房水池添加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处理,即便如此,每月仍需置换300吨水,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水资源浪费,与阿米巴经营理念中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原则背道而驰。

就在大家为此困扰时,郭国忠、胡继红、吴杰三位老员工挺身而出。以阿米巴倡导的“人人都是管理者”的姿态主动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他们凭借对生产工艺的娴熟和强烈责任心,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转炉喷雾冷却每天消耗80—100吨高价值净化水,而循环水泵房每月置换排出的废水同样是净化水。

基于此,他们大胆提议将转炉喷雾水箱的用水改为循环水的回水。在不影响转炉、锅炉水压和流量等生产指标的前提下,把每天转炉补充的净化水加入循环水池,再将冷却循环水引入转炉喷雾水箱。

经过简单的管道调整和改造实验,成效显著。循环水泵房水质大幅改善,不仅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还减少了氢氧化钠的使用量,降低了酸碱度控制难度,减轻了置换水源对生产设备的控制风险和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水温控制也得到优化,尤其在夏季,露天运转设备的降温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改造循环水节约成本,这个创新举措彰显了公司员工落实阿米巴经营管理的大智慧,它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看到,只要用心发现、勇于创新,在生产的细微之处也能挖掘出巨大的潜力。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五矿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