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神东青年张继先:从吴堡到神东,我的来路与归途

神东青年张继先:从吴堡到神东,我的来路与归途

2025年,神东新闻中心与上湾煤矿联合开展《神东情》故事征集活动,面向每一个在神东工作、生活的你,征集你与神东的故事,可以是寻找美好生活的故事,可以是奋斗圆梦的故事,可以是见证矿区变迁的故事……

奖品准备好了,你的故事呢?

张继先

李季

我叫张继先,今年26岁,来自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

得益于国家能源集团对吴堡县的精准帮扶计划,我荣幸地通过专项招聘加入了神东这个大家庭。

2022年,收到录取通知时,我难掩内心的激动。

在等待报到的日子里,每当遇到村里的亲戚,他们总会说:“神东可是个好单位,去了要好好干!”

伴随着乡亲们的认可与期待,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向往。

背上行囊,第一次踏上通往大柳塔的旅途,我的心中交织着难以言说的激动与忐忑。

列车在陕北的沟壑梁峁间穿行,窗外掠过的风景既熟悉又陌生。

作为一名通过乡村振兴专招加入神东的年轻人,我对这个即将托付青春的企业充满了想象——

它究竟有着怎样的面貌?我未来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

那些关于矿山、集体生活、职业生涯的种种遐想,在脑海中反复翻涌。

初到大柳塔,我便被“神东桥”所震撼。

它如一道钢铁长虹,凌空飞架,连接着小镇的东西两岸,更像是一座无声的宣言,向每一位初来者展示着这座能源重镇的格局与气魄。

一个愿意为镇区建造如此宏伟桥梁的企业,其胸襟与担当,早已超越了生产经营的范畴。它扎根于此,更融入了这里,它开采能源,更肩负着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责任。

那一刻,我心中的忐忑悄然消散,为我即将成为公司的一员而自豪。

分配到区队不久,恰逢单位组织“安康杯”知识竞赛。

队长鼓励我们几个新来的大学生,“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更是系统学习煤矿安全知识的快车道。”

我有点心动,但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忐忑。

毕竟,我从未登台参加过此类比赛,一想到台下坐满领导和同事,“社恐”隐隐发作,让我手心冒汗。

转机出现在队里的动员会上。

队长分享了他年轻时参赛的经历,从如何高效背题到上台后如何调整呼吸、与观众眼神交流……他讲得毫无保留,句句真切。

“别把比赛想得太神秘,”他笑着说,“把它当成一次学习成果的汇报,一次展示我们区队精气神的机会。”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的锁。

我意识到,有些门槛,看似很高,可一旦抬脚迈出第一步,它就矮了下去。

那之后,我开启了“备战”模式。

白天跟着师傅下井熟悉现场,晚上就抱着题库反复背记、模拟练习。

临近比赛那几天,我常常一个人在宿舍学习到深夜,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嚼碎吃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比赛中稳稳作答,最终听到自己获得一等奖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图中左二为张继先

这份荣誉带来的,远不止一张荣誉证书。

单位奖励了一台高清电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送给老家的爷爷奶奶。

当我将这份用奋斗换来的奖品带回家、看着二老围坐在电视旁笑得合不拢嘴时,我深深体会到,努力的意义不仅在于自我实现,更在于有能力回报所爱之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获奖的经历,为我注入了强大的自信。

我发现,原来自己也拥有站上舞台的勇气和能力。

从那以后,我主动抓住每一个成长的机会:在单位的演讲比赛中,我慷慨陈词,抒发对矿山的热爱;在党史知识竞赛中,我与队友默契配合,再获佳绩。

我不再是那个畏畏缩缩的新人,成长为一个敢于挑战、乐于展示自我的新的自己。

同时,我也将这份热情投入到单位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中。

从走进社区打扫卫生,到节假日上门慰问帮扶,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实用的沟通与组织技能,而且在与同事们的协作中,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我深刻地感受到,神东为我们搭建的,远不止一个工作岗位,更是一个全面成长、实现价值的广阔平台。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几个月后的中秋前夕。

那天,我正在井下学习,升井后打开手机,区队群里的通知赫然映入眼帘:“本次中秋福利已发放,有吴堡挂面与吴堡青梨,请各班组有序领取。”

短短一行字,让我的心头一暖,仿佛被故乡的月光温柔地照拂了。

在他乡看到这熟悉的地名,那种亲切与自豪难以言表。

我去领取时,老师傅打趣道:“小张,你们吴堡的挂面可是出名了!”

我捧着那箱印着“吴堡”字样的青梨,心里涌起的不仅是一份身为游子的慰藉,更是一份深深的敬佩。

我深知,国家能源集团不仅通过定点招聘为我们吴堡学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更是在中秋这样的团圆佳节,用这种“以购代捐”的消费帮扶方式,实实在在地反哺着我的家乡。

这份担当,让我对“国能神东人”这个身份,产生了深沉的情感认同。

这种认同感,在我回乡探亲时,化为了具象的震撼。

那次回去,我专程去探望母校的班主任。

走过熟悉的街道,就在学校后门,一座崭新、坚固的“国家能源集团爱心桥”巍然屹立,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

我的老师告诉我:“自从有了这座桥,孩子们去对面操场上体育课,再也不用排队横穿那条车流不息的马路了,我们悬了十几年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我抚摸着桥栏上那熟悉的集团标识,仿佛触摸到了企业责任的脉搏。

那一刻,作为一个刚告别校园走入神东的年轻人,我心中的自豪感无以复加。

原来,我所在的企业,早已在我成长的轨迹里,为我深爱的故乡,铺就了这样一条安全、温暖的通道。

回望自己,一名初出茅庐的吴堡青年,在区队的关怀与磨砺中成长为一名新神东人;从那个在“安康杯”竞赛台上紧张万分的新手,到能从容捧回奖杯的自信员工;从一个家乡发展的见证者,到参与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这一路的成长,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个人的梦想、企业的发展与家乡的变迁,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轨迹。

我个人的小小奋斗,因融入企业的大格局而拥有了更厚重的意义。

我家乡的发展变化,也因有了国家能源集团的帮扶,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种紧密的、温暖的联结,正是我未来路上最坚实的力量源泉,激励着我继续扎根于此,成长于此,回报于此。

作 者 简 介

张继先,1999年出生,陕西榆林吴堡人。2021年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2022年2月,通过乡村振兴专招进入神东煤炭集团,现为神东生产服务中心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科员。曾荣获“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志愿者”、“宣传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征文启事

▲本栏目长期正式向广大员工及家属约稿。

稿件要求

围绕“神东情”主题,讲述你在神东奋斗、生活的原创故事,2000字以内,并附100字以内个人介绍。配图3-5张。

以“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命名打包发送。请务必注明“神东情投稿”

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351434903@qq.com

企业微信投稿

发送至李季、何芳企业微信

联系我们

0912-8283442 8283347

奖品设置

来稿择优发布,一经采用,每篇稿件作者奖励价值1000元的奖品。

我们期待收到你的专属信件。

来源图说神东(ID:tushuoshendong)

策划薛艳萍 刘勇强

栏目主编李季 何芳

作者神东生产服务中心 张继先

编辑喵小图

小图

往期回顾

神东人康世勇:流淌进血液里的“神东精神”,正助我退休生活“精”上添“华”

神东矿工白维东:在煤矿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努力”带来的变化

记得点「推荐」和「赞」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