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AI焕新!中国铁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AI焕新!中国铁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7月26日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上海盛大启幕

大会会场

国务院国资委当日下午专场发布了首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中铁十一局"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管理"成功入选,全面展示了AI技术引领大盾构行业变革的创新实践。中国铁建党委常委、副总裁黄昌富出席活动。

现场领奖

奖牌

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与可持续价值创造。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以“AI焕新 产业共赢”为主题的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论坛,并发布40项央企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中铁十一局“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管理”经中国铁建评选推荐、国资委初审和终审,最终从219个场景中脱颖而出。

搭建盾构智能装备实验平台

近年来,中铁十一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随着国资央企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中铁十一局紧跟趋势,成立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实验室,致力于大盾构隧道全过程、全流程、全场景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研究,获批10项智能建造相关国家级课题,将“少人化、无人化”理念贯穿始终,助力企业在大盾构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应用将引领大盾构行业未来发展。

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管理平台

该场景建设基于中国铁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国产化算力、硬件和推训平台,以“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闭环为核心,以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管理平台为中枢,融合人工智能与盾构技术,集成智能辅助选型、智能施工组织、盾构智能诊断、智能辅助驾驶、管片自动生产、物料智能运输、自动化监测、能耗智能控制八大功能模块,构建了多源数据融合、多工序协同、多模型推理的智能建造新范式。

物料智能运输

目前,相关场景成功应用于甬舟、成渝、深江铁路等20余个国家重点工程。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物料智能运输首次实现了管片、箱涵等大体积、不规则物料的水平和垂直无人化运输,为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的建设提速。

同步推拼技术应用

在成渝中线蜀安隧道,智能辅助驾驶助力14米级国内最长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创造了复合地层月均400米进尺的施工新纪录。

主驱动及刀盘刀具智能诊断

在深江铁路7标深莞隧道,盾构智能诊断为“鲲鹏号”盾构机下穿东宝河保驾护航,开创了“透水复杂地层超大直径土压盾构长距离穿越水域环境”先河。

未来,中铁十一局将系统推进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从示范部署到产业扩展、生态构建的全周期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持续引领大盾构隧道智能建造行业发展。

推荐阅读

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