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特别策划: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特别策划: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选自《商品混凝土》杂志2024年第6期

混凝土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孙继成

近年来,混凝土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今年混凝土行业的关键词——“难”、“卷”。

建筑业形势严峻,基建项目大面积叫停,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下滑。且根据相关数据,从2021至2024年上半年,混凝土行业的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速逐年下降,显示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随着大企业借助产业链优势加快行业集中度,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竞争愈发激烈;头部水泥企业纷纷跨界进入“商混圈”,利用其在成本、产业链和物流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挤压了原本混凝土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也加速了中小商混企业的淘汰进程。

转变思路及未来发展趋势

(1)产能过剩的警钟已经敲响,务必将高质量发展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2)“双碳”目标指引行业发展,低碳混凝土大有可为。

(3)混凝土行业正在进入循环经济时代,可再生材料得到大规模应用。

(4)数字化转型是趋势。

(5)生产管理更高效、技术装备更先进。

(6)发展方式更绿色、质量品种更优化。

(7)生产服务体系更健全、质量追溯能力更完善。

应对措施

(1)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善抓机遇是应对困境的关键。

(3)转型升级是应对困境的重要举措。

·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

·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单一混凝土生产向产业链一体化转型。

·同质竞争向“专新特精”转型。

(4)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奥秘。

·树品牌:诚实守信、重长远利益、品质差别化、服务特殊化、重视人才、重视科技成果、重视企业荣誉。

·重质量:性能满足或高于标准要求、和易性稳定、减少缺陷、解决应用难题、优质服务。

·强创新:工艺革新(原材料检测技术、和易性检测、信息化技术)、产品性能提升、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重视外加剂和掺合料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特种混凝土。

·严管理:成本管理——做好对标工作和了然于心;做好精细化管理,过紧日子;重视降本增效、对新事物敏感;原材料采购考核性价比;提高效率

·防风险:垄断风险,转型不当风险,盲目扩张风险,质量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盲目降本风险,税务、法律、人力资源风险。

杜跃文

混凝土行业现状

近年来,混凝土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据中国混凝土网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混凝土产量从2016年(17.9亿方)逐年递增,至2021年达到顶峰(30.6亿方),之后受疫情及市场大环境影响,近几年混凝土的产量逐年递减(2022年27.1亿方,2023年23.97亿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24年1~8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重点产品累计产量继续下降,具体表现为商品混凝土的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1.3%,水泥排水管下降19.9%,混凝土电杆下降3.8%,混凝土预制桩下降1.6%。

与此同时,行业的经济指标也显示出明显的下滑趋势。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降低了17.7%,而利润总额则下降了43.53%。通过对全国各大上市公司商品混凝土业务的经营发展比较分析结果来看,2024年上半年多数上市公司的商品混凝土的销量和收入同比下降,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增加。

混凝土行业未来预测

从2010年至2024年前8月的300个城市经营性用地的成交情况来看,2024年供地节奏明显变缓,整体市场热度再度下行。当前土地市场热度低迷。这主要还是受新房市场去化速度慢的拖累。预计土地市场的交易低位还会维持较长时间,底价成交仍应是中期土地市场的主旋律。

经营性土地成交情况是混凝土行业的重要经济指标,能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上述分析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混凝土行业还将处于困难时期。

混凝土企业的生存之道

预拌混凝土企业面对行业的困境,需要外求合作,内求发展。

(1)外求合作

混凝土行业发展,行业自律显得尤为重要。各企业必须防止“内卷式”的恶性竞争,理清其成因,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一问题。供需失衡是当前行业困境的本质,只有通过合理的市场调节和企业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预拌混凝土企业可通过联合采购、共享技术和市场信息,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寻求行业合作。通过遵守行业规范,维护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行业信誉度,以确保行业的自律。

(2)内求发展

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当积极探索创新与转型。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1)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加强原材料检测、改进配合比设计、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等来优化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服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等手段来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2)拓展市场渠道。关注新兴领域的建设需求,扩大销售范围,参与政府公共项目的招投标,以开拓新市场;通过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推广、参加行业展会和研讨会等途径加强市场营销。

3)加强应收款管理。包括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如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加强催收管理,如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采用多种催收方式、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分类管理。

4)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如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如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优化生产流程。

总结

首先,行业自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防止“内卷式”的恶性竞争,理清其成因,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一问题。供需失衡是当前行业困境的本质,只有通过合理的市场调节和企业间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其次,企业应当积极探索创新与转型。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同时,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最后,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也不可忽视。通过建立行业联盟,分享资源与信息,企业可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提升整体竞争力。

供稿人:孙继成,杜跃文

编辑员:李海亮

审核人:宁夏

【标准规范】

《建筑固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范》行标

《建筑物绿色拆除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规程》CECS

《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团标

《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团标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团标

【会议培训】

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和工艺技能线上培训

混凝土(砂浆)试验检测方法实操教学线上培训

【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评价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产品检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图书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