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为驻外职工父母构建“生活医疗一体化”集居环境

为驻外职工父母构建“生活医疗一体化”集居环境

从护士们的温声细语,到床头柜上随时备着的蜂蜜水,再到根据老人咀嚼能力调整的“三分软饭”……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孝心床位”项目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努力打造有温度、有专业度的养老新模式,悄然勾勒出“幸福型企业”的温暖轮廓。

关爱职工“走新”更“走心”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新矿集团现有1.3万名职工常驻省外,无法日常照料父母。“父母养老难”成了驻外职工的“烦心事”。

围绕这一痛点,新矿集团与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联合,在孙村医院试点推出“孝心床位”项目,以“企业牵头、医疗保障、抱团养老”的创新模式,为驻外职工父母构建起“生活医疗一体化,吃住休闲全覆盖”的集居生活环境,深受职工欢迎。

“‘孝心床位’不是简单的床位供给,而是企业聚焦解决驻外职工父母养老难题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探索。”7月2日,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若祥到“孝心床位”项目调研时强调,要将心比心,把老人当家人,用行动践行初心。

“职工在外总会担心父母摔了没人扶、病了没人管,‘孝心床位’用专业医疗和贴心服务,把这些担忧化为安心。”新矿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于祖联坚定地表示,将坚持“省外创业、身边有我”的服务理念,与老区“前方创业、后方有我”行动形成接力,加快形成省内外联动互济的新格局,确保职工在外创业暖心、舒心。

六大维度构建保障体系

为了让职工奋斗更加安心无忧,新矿集团从医疗、成本、社交等六大维度,全方位构建保障体系,以全链条健康管理守护驻外职工父母幸福晚年。

区别于传统的养老模式,“孝心床位”项目以新矿集团职工群体为基础,构建起老同事互助、工会常态化督导的良性机制。工会定期检查服务标准,让职工“离家千里,父母仍被温柔以待”。企业与职工共同承担基础费用,老人可自由选择入住时长。个人承担部分费用与企业补充补贴相结合,既能减轻职工负担,又让老人在邻里间“倍有面子”。

房间内配备专业护理床、中心供氧装置、床旁呼叫系统,卫生间各处均设有扶手,家具边角做了磨圆处理。营养师定制食谱,送餐到床;护工每日协助洗漱、定时翻身。依托山东颐养健康集团的专业资源,老年病科医生每日巡诊,护士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遇有紧急情况,老人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入医院内科病房。

新矿集团各省内单位工会、“新矿心”志愿者分站联合行动,每周至少为老人们组织1次文娱活动。“百步道”“沐阳角”等场所均可供老人休闲娱乐。新矿集团工会通过满意度测评、意见箱、在线问卷等渠道收集建议,推动“孝心床位”服务迭代。目前,该项目正根据老人需求增设康复理疗室,并计划引入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

“做有温度的护理人”

87岁的王大爷因长期卧床导致身上有五处深可见骨的褥疮,入住“孝心床位”时疮面发黑、散发着异味。外科团队制定“清创、引流、营养”三阶方案,护工每两小时为他翻身一次,每日用蛋白粉补充营养。20天后,疮面完全愈合。王大爷的女儿含泪说:“原先父亲只能在床上熬日子,在这里他重新‘活’了过来。”

91岁的刘奶奶因阿尔茨海默症失语,护工孟昭荣发现她总盯着窗台上的绿植,便每天抱她到窗边晒太阳、摸叶子。第15天,刘奶奶突然抓住孟昭荣的手,含糊地说出“好……暖”。这一瞬间被监控记录下来,成为“孝心床位”项目珍贵的“成绩单”。

当杨婆婆在护工搀扶下走出病房晒太阳,当孙奶奶和老同事们一起练手指操,当驻外职工在视频里看到父亲笑着比大拇指……这些平凡的瞬间,汇聚成企业“一家亲”的幸福合影。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多问一句、多扶一把、多等一时’,做有温度的护理人。”新矿集团“孝心床位”项目护理负责人胡晓丽说。

作者商霞 刑林立 王腾 版面编辑:樊菲

编辑:张莹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