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经营 >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 | 全面解读《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 | 全面解读《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2月1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春节后首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向外界解读《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于2022年2月9日印发,是推动辽宁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突破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解析“一圈一带两区”

“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7市以及沈抚示范区;“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两区”即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其中,辽西先导区包括阜新、朝阳、葫芦岛3市,辽东绿色经济区包括岫岩县、凤城市、宽甸县、本溪县、桓仁县、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西丰县9县(市)。

锚定各区域战略定位、未来三年发展目标

《方案》注重体现新发展理念、注重体现辽宁振兴战略、注重体现各地比较优势、注重体现抓落实要求,具体包括总体要求、提升沈大“双核”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加快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保障措施八个部分。

《方案》明确了各区域战略定位: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要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我国北方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现代化都市圈协同创新样板区,打造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引领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建设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海洋经济发展合作区,打造国家开放合作新高地;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要建设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协作区、京津冀辽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打造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辽东绿色经济区要建成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同时,对省党代会提出的各市发展定位进行突出明确。

《方案》确定了各区域三年发展目标:沈阳现代化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基本建成,形成一批超千亿、具有引领性的特色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0%,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引领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初步形成与京津冀地区梯级联动、协调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5%;辽东绿色经济区“辽宁绿肺”作用日益显现,森林蓄积量增长7.7%,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地位更加巩固。

提升沈大“双核”示范引领作用

《方案》提出,支持沈阳、大连率先发展,探索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试验,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拓创新,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更好发挥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打造东北重要增长极。围绕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大连东北亚海洋强市、加强“双核”协同联动等方面,提出沈阳加快建设“一枢纽四中心”、大连加快建设“四中心一基地”、协同推动辽中南城市群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方案》提出,更好发挥城市组团集聚辐射、产业协同和同城化效应,着力培育连接、聚合、扩散能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围绕优化发展布局、推动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创新共同体等方面,提出推进沈抚同城化发展、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等重点任务。

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

《方案》提出,做足沿海开放大文章,加快“两先区”建设,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临港经济,高水平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打造引领东北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畅通海陆大通道、建设高质量对外开放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

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

《方案》提出,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与京津冀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着力引进创新资源,共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面向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清洁能源供给地、旅游休闲目的地。围绕加强与京津冀通道、产业、平台、市场、生态等方面融合对接,提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对接合作、推动文旅康养市场融合等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

《方案》提出,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强化水资源保障作用,打造合作共赢、富有活力、开放富裕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围绕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全面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优做强山区经济等重点任务。

创造性谋划改革举措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方案》提出,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造性谋划实施一批改革举措,形成一批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破除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从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建设、科技制度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绿色一体化发展机制、港口运营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一批改革举措和创新任务。

《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省级领导小组。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抓好落实,谋划推进一批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高质量项目、重大工程和改革创新举措。注重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组建产业联盟、智库、央地合作、金融协作等平台。强化督导考核,完善区域统计体系,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新年伊始 | 沈阳,开工!

《2022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明确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按照辽宁省政府要求,沈阳市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和培育壮大“新字号”部署,提出5+3+7+5重点产业链建设体系,主要以对外招商为途径,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和建链行动。

2月10日,2022年沈阳市首批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活动举行,集中签约项目共计432个,投资总额3795亿元,签约项目围绕装备制造、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新能源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预计今年一季度,全市签约项目将达到620个,签约金额5630亿元。

《沈阳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发布,从减税降费、优质培育、转型升级、融资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公共服务等七个方面鼓励中小企业实现稳增长,用5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沈阳正在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助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目标已锚定,奋斗正当时!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关键词: 辽宁 一圈一带两区 行动方案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