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动态 | 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第一批试点观测点建设工作总结会召开

动态 | 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第一批试点观测点建设工作总结会召开

11月14日,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以下简称“观测网”)第一批试点观测点建设工作总结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邀请了郑健龙院士、周伟教授、成平教授级高工、李华教授级高工、陈国靖研究员、唐伯明教授、孙立军教授等作为特邀专家参与讨论。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屠雨主任,公路院孙永红院长、徐剑副院长、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术骨干代表,观测网第一批19个试点观测点的推荐单位、建设单位和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代表,共计7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徐剑主持。

image.png

观测网第一批试点建设工作总结会现场

会上,孙永红代表公路院对与会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他表示,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建设工作,自2021年启动建设以来,在部科技司的有力指导和各试点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公路院认真落实工作部署要求,积极争取各种资源,推进试点观测点建设和运行工作,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容观测网、深化数据挖掘、加强联合攻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image.png

孙永红致辞

王旭东首席研究员代表观测网技术总负责单位,从观测网建设背景及目标、19个试点观测点建设情况、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工作建议4个方面,详细汇报了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第一批试点建设工作总体情况。山东、四川、新疆、江西、内蒙古、黑龙江、重庆招商局在内的7个试点观测点典型代表,分别汇报了各自试点观测点的建设情况、运行情况、阶段成效和下步计划,其余观测点通过总结报告、展板等形式,展现了3年试点期的建设和运行成果。

图片 3.png

观测网第一批试点建设工作总体情况汇报

观测网第一批试点观测点典型代表发言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观测网第一批试点观测点取得的试点阶段进展,一致认为建设成效显著,初步构建了覆盖我国典型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性能科学观测网,制定了系列观测标准及运行管理机制,积累了大量原始观测数据,对指导当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他们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观测网应作为一项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进行组织和建设,亟需加快既有观测网的扩容建设工作;二是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保障相关工作的可持续性;三是要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开展跨行业联合攻关,深化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充分发挥观测网的基础性作用。

与会专家研讨

来源:基础研究创新中心

编发:办公室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