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决胜四季度 | 解放动力高产英雄们担当在肩,冲刺在前!

决胜四季度 | 解放动力高产英雄们担当在肩,冲刺在前!

在动力总成事业部高产攻坚的战场上,岗位奋斗者们用双手筑牢高产根基,用智慧破解攻坚难题,用责任扛起发展使命。他们的故事,是事业部决胜四季度的生动缩影,更是全体职工实干奋进的精神注脚。本平台将聚焦这些高产英雄,聆听他们的攻坚故事,感受平凡岗位中的不凡力量。

董国成:双线坚守“老黄牛”

十月的锡柴工厂6DM装配车间,机械声持续回荡。油封工段装配钳工董国成用“车间坚守”与“家庭担当”,书写着劳动者的责任与温情。

作为工段里年纪最大的劳务工,董国成连续三周全勤,双手虽布满老茧,却始终精准把控每一个装配细节。即便年轻同事已面露疲色,他仍保持稳定节奏,用经验为高产筑牢防线。

工作中,他是同事眼中的“多面手”:工余时间整理“装配口诀”,将复杂流程简化成易记内容,帮新人快速上手;设备突发异常时,能凭多年经验第一时间定位问题、提出方案,避免生产线停摆;还主动参与班组5S管理与安全巡查,上报多起潜在隐患,获评工段“质量标兵”“安全之星”。

鲜少有人知道,这位车间里的“老黄牛”下班后还要奔赴另一个“战场”——他的爱人因左脚4根跖骨骨折卧床静养,他每天赶回家擦身、喂药、料理家务,忙到深夜才休息。可次日清晨,他依旧准时出现在工位,用双肩扛起工作与家庭的双重责任。

张俊田:提质降本先锋

在长春工厂,传动开发部驱动桥应用主管张俊田立足研发一线,在轻量化攻关、质量改进、生产保障三大战场多点突破,成为四季度攻坚路上的“提质降本先锋”。

在青汽JH6新车型配套开发中,张俊田主动牵头轻量化产品攻关。他主导研发的435小速比轻量化铸造桥壳,较现生产冲焊桥壳单件减重近20KG,从根源上杜绝质量隐患,单桥壳成本还较同平台产品降低500余元。经过全流程设计、试制与验证,该产品成功批量配套青汽新车型,截至10月底已为工厂降本近300万元;随着四季度解放车型增量释放,预计年底降本将突破600万元,为高产交付筑牢成本支撑。

国庆假期恰逢长春工厂新生产系统上线关键节点,为避免打乱四季度高产节奏,张俊田主动放弃休假,与项目组同事全天候驻守现场。面对研发领域各类突发问题,他快速响应、精准施策,全力保障新系统平稳落地,为生产任务高效推进扫清障碍。

王宏亮:质量护航尖兵

大柴工厂质量保证室检查班检查员王宏亮化身“质量尖兵”,凭借6年积淀的专业素养与攻坚热情,在质检岗位上筑牢高产防线。

对王宏亮而言,“质量零缺陷”从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操作的行动准则。面对排产密集、机型多样的挑战,他每天提前到岗,快速梳理当天排产机型的质检重点,主动预判潜在风险,随后穿梭于各个工位逐项核查,确保每一台发动机的装配质量都经得起检验,从源头避免因质量问题延误生产进度。

高产冲刺期,效率就是战斗力。此前,车间试漏、试车环节的掉队机故障排查,全凭经验逐一摸索,平均每台需耗时一个班次。王宏亮主动扛起攻坚重任:利用班后时间加急梳理近几年故障数据,将高频问题细化为8大类,优化出“由外而内”的排查流程;还牵头开展班组实操培训,把快速定位故障的技巧倾囊相授。这套高效排查法落地后,无效返修时间缩短50%,为高产交付扫清障碍。

“四季度冲刺越是紧张,越要守住质量关,这既是保障高产的关键,更是对事业部年度目标负责。”王宏亮始终坚守这一信念,在每一次精准测量、每一份细致记录中践行工匠精神。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