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龚家岭,墙上的黄鹤楼、长江大桥彩绘就映入眼帘,还没进城,就感受到了武汉的韵味。”11月3日,常年往返湖北武汉与鄂州的货车司机王师傅,对焕然一新的龚家岭收费站连连称赞。
作为武汉“东大门”的核心节点,由湖北联合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交投公司”)运营管理的龚家岭收费站,近日随着“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正式以全新面貌迎接往来司乘。
走进收费站区域,彩色防滑路面整洁亮眼,收费岛上花箱点缀、鲜花盛放,站外挡墙绘有黄鹤楼等标志性城市元素。此次改造不仅实现了颜值与功能的双重升级,更通过对闲置地块的生态重塑,为区域注入了盎然生机。龚家岭的焕新,是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交投集团”)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交通服务从满足“基础功能”到营造“情绪共鸣”的生动实践。
系统谋划
夯实基础焕新颜
自湖北交投集团“百日攻坚、千里示范”专项行动启动以来,联交投公司秉持“精雕细琢、以人为本”的理念,系统推进龚家岭站区改造。工程按照“基础性改造、系统性改良、整体性增强”的路径,分阶段实施。在一期基础改造中,运用“微提升、微改造、微创建”工作法,完成38个边坡翻新,种植千余平方米麦冬草与千余株丰花月季,形成生态绿色屏障;同时通过设置潮汐车道景观、布置80余个花箱、翻新青王路天桥外立面等举措,使站区面貌焕然一新。
精致特色
城市窗口显韵味
二期工程着力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精致特色”的跨越。挡墙壁画以“长江为脉,时空为轴”,将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城市地标与现代精神融合呈现;创新引种的姬岩垂草获得市园林局好评并全市推广;彩色防滑路面有效提升行车安全,天棚亮化以东湖“听涛水纹”为灵感,赋予夜间通行舒适的视觉体验与鲜明的辨识度。
整体提升
细节之处品文化
三期工程聚焦于整体品质与文化内涵的升华。天桥通过立体装置与光影效果营造出流动的视觉韵律;600余根新型钢管格栅的应用,一举解决了边坡美观难题;加油站挡墙变身城市文化的“微型窗口”,以艺术剪影讲述武汉故事,让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独特的城市品位。
精打细算
创新思路见实效
“我们在确保效果不打折的前提下,始终坚持经济高效的原则,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联交投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介绍。项目通过一系列创新设计,较原计划节约投资近千万元。
具体措施包括:天棚改造保留主体结构,巧妙融入“两江”文化元素;收费岛增设体现湖北交投文化的艺术装置;边坡绿化选用高性价比的姬岩垂草;挡墙装饰采用可更新、低成本的材料。同时,借助“无人机航拍+实地勘察”的精准规划模式,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如今的龚家岭收费站,已从单一的交通枢纽,蜕变为融合生态之美、现代之韵与文化之魂的城市形象窗口。武汉“东大门”正以更靓丽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成为诠释城市品质提升的生动注脚。
公路知识派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最前沿知识、最权威百科、最实战干货全搜罗。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程子研
校对:闫可欣
审核:谢博识 苗挺节
来源:湖北交投 联交投公司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