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八百里皖江
江天寥廓,江豚跃动
由铜陵市综合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
中铁大桥院设计
中铁大桥局施工的
世界首座公铁两用
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
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
铜陵长江三桥
位于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上游720米处
起于铜陵市陈瑶湖镇花园村
跨越长江
经过羊山矶
止于铜陵市大通镇民主村
路线全长11.9公里
其中
公铁合建段长2.7公里
江北公路接线长5.8公里
江南公路接线长3.4公里
南北顺接既有G3京台高速公路
按照“四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建设
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于一体
并兼顾铁水联运功能
上层为6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时速100公里)
下层布置4线铁路
(含两线客运铁路和两线货运铁路)
铜陵长江三桥
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
大桥建设者秉承
“科学组织、创新求稳
稳中求好、好中求快”的建设理念
全力跑出施工生产“加速度”
大桥公路桥提前半年通车
圆满实现了
“安全好、质量优、速度快
投资省、亮点多、影响大”
总体建设目标
铜陵交投发来贺信(上下滑动查看)
世界首座公铁两用
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
铜陵长江三桥
跨江主桥为主跨988米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
具有结构新、跨度大、荷载重的特点
世界首座公铁两用
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
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同类型桥梁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
是一种结合斜拉桥与悬索桥优势的
创新结构形式
既可实现超大跨度
又能通过斜拉索增强主梁刚度
提升行车平顺性和安全性
01
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
● 一是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结构形式新颖复杂
二是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
三是项目处于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环保要求高
四是工程规模大、拆迁范围广、拆迁难度大
02
五个“首创”
首创六大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通信、监控、收费、智能预警、健康监测、主缆除湿等六位一体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提升了运营管养智能化服务质量。
● 首创双层钢桁梁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兼具斜拉桥和悬索桥优点,结构刚度大,梁端纵向位移小
● 首斜拉索和吊索交叉区段的新型构造错节间锚固,交叉区段临时吊索辅助,索间设置抑振装置
● 首创复合型地下连续墙锚碇基础,江北锚碇采用CFG桩加固+地下连续墙复合式锚碇基础形式,后挑锚体以平衡运营荷载
● 首创大尺寸复合板桩嵌岩重力锚基础,利用基础前趾端壁板桩侧面摩阻力与基底摩阻力、水平端阻力共同提供水平抗力
03
十项创新工艺
无支撑无封底锚索钢混组合围堰:利用桥位地形特点,首创钢混组合U型围堰,形成开工即大干局面
3号围堰“蒸笼法”施工:减少了现场围堰拼装工作量,提高了围堰安装效率及拼装质量
干成孔静浆法干灌注:采用静浆顶升灌注,不采用泥浆,绿色、低碳、环保、节能
北锚基础采用盆式开挖:先开挖核心土,预留环形土体作为施工平台,梯次开挖,提高取土效率
锚锭“V型跳仓”法施工:大大降低了锚杆支架工程量及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影响
锚体“铠装”混凝土:芯部混凝土外浇筑2米厚抗裂混凝土,实现大体积混凝土不开裂的目标
主塔9米爬模施工:较传统施工方式,主塔施工减少12轮次,节省工期约120天
主桥钢梁 “不对称架设”等工艺:主桥钢梁采用先南后北,先边跨及悬臂段,后悬吊段往复式钢梁架设工艺
吊杆下端设置可调承压锚头及球形垫圈自适应钢梁大转角变化,降低吊杆附加应力,同时为线形调整预留充足条件
主缆及索夹按设防高度设置不同的防火体系针对主缆等特定桥梁构件,采用适应性较强的新型高效防火材料,大大提高了大桥的抗火灾能力
世界首个9米分段智能液压爬模
中铁大桥局建设者
在智能建造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在主塔施工过程中
世界首个9米分段智能液压爬模
成功应用
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与6米节段施工相比
9米爬模可减少12个施工轮次
理论上可减少工期约120天
9米爬模还懂“养生”
其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可实现
夏季造雾、冬季蒸汽养护
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内
提高主塔浇筑质量
生态环保与项目建设两手抓”
铜陵长江三桥
穿越
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皖洲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规划老洲江北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环保要求高
除了保护以白鱀豚
长江江豚和中华鲟为代表的
长江淡水珍稀水生野生动物
项目部还需保护
沿江湿地鸟类和长江淡水生态系统
在设计方面
为了避免长江江豚栖息地被破坏
大桥桥位设在了江豚不活跃的水域
首创的千米级斜拉—悬索设计一跨过江
使大桥建设远离喜走深槽沙坝的中华鲟
和在长江深槽水域洄游的其他珍稀物种
在施工方面
铜陵长江三桥从建设之初
就非常重视长江生态保护
项目部专门成立生态环保部
绿色施工打造生态工程
为保护好长江江豚
在大桥施工过程中
中铁大桥局专门安装了
噪声监测及淡水豚报警系统
“听豚”设备
减少施工对长江江豚的影响
这是国内首次在长江涉水施工中
应用实时预警保护技术
项目部还编制了
生物多样性管理办法和工作手册
对工程人员进行
保护长江珍稀生物专项培训
主桥水中主墩建设
采用了围堰挡水施工工艺
确保了施工水域中
水生物的生存活动空间
栈桥采用扩大基础施工方式
避免了钢桩插打产生的震动
采用低噪声的旋挖钻机
以非长江江豚敏感频率工作
基础在枯水期施工
使繁育的江豚与作业区隔离
中华鲟幼鱼洄游期前
完成栈桥和主塔基础施工
中铁大桥局建设者们牢固树立
“零缺陷、零隐患、零遗憾”的理念
不断提高安全、质量和环水保意识
严格落实各项管理要求
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投诉
工程质量一次达标
践行了
“打造成铜陵靓丽新名片”的建设诺言
安全高效施工 创下“铜陵速度”
2022年1月4日开工
2024年12月30日
公路面全线贯通
不到3年的时间完工
大桥跑出施工生产的
“铜陵速度”奇迹
创造了长江中下游跨江桥梁
施工建设速度的新纪录
为公路桥提前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大桥还在3号主墩钻孔桩施工中
创下了79小时单桩成孔
单月完成35根桩
95天完成全桥主墩132根钻孔桩突击任务
刷新了长江上超大直径
超长深度钻孔桩施工新纪录
主缆索股架设
平均每天6.75根的速度进行
创造了1天17根的纪录
仅用时56天便完成全部索股的架设
世界首创9米爬模在主塔成功应用
也创造了7天完成一节
每天1.3米的纪录
建设大事记
2022
大桥正式开工
2022年1月4日
4号主墩首根钻孔桩开钻
2022年2月14日
4号主墩首根钻孔桩灌注完成
202221
大桥主墩钻孔桩施工全部完成
2022年5月30日
世界最大的圆哑铃型钢围堰第一节准确吊装就位,大桥3号主塔墩正式转入大体积承台施工阶段
2022年7月2日
大桥4号主墩承台最后一次混凝土浇注完成,大桥南主塔承台施工完成,正式转入塔座施工阶段
20221217
大桥南岸主塔下横梁浇筑完成,大桥南主塔施工全面转向钢梁架设阶段
2023年4月30日
北主塔塔柱高度突破百米
2023年6月2日
主塔封顶暨钢梁架设启动仪式举行
2023
大桥南主塔混凝土施工全部完成
2023年8月18日
大桥主塔全部封顶
2023年10月14日
大桥先导索过江,大桥南北主塔成功“牵手”
202427
大桥合龙
2025年6月6日
大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
2025年11月6日
大桥通车
项目链接
铜陵长江三桥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规划的过江通道之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也是安徽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桥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和安徽省高速公路网,提升区域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对于发挥皖江承东启西、连接长三角和川渝鄂赣的中枢作用,促进区域交通优化发展、完善过江通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长虹横跨碧波
飞梁连通两岸
大桥人将继续奋斗
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
为桥梁事业续写新篇!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刘佩娅
文字|周 威 完颜亮 高 鑫
图片|完颜亮 项目部供图
来源|四公司
【相关推荐】
接续奋斗 为“中国桥”品牌增光添彩
黄百铁路红水河铁路大桥首座拱座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党旗红·争先锋】⑫渝万铁路项目部:党建引领扬帆起 智能建造铸精品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