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全球贸易环境对中国钢材出口的挑战显著升级。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包括东南亚、欧盟及部分拉美国家)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特别是热轧卷板、冷轧卷板、镀锌板、不锈钢等板材类产品,密集发起反倾销调查,贸易摩擦呈现加剧态势。与此同时,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等新型碳关税机制开始实质性落地,对出口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披露与成本承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进一步复杂化了国际贸易环境。
尽管面临贸易壁垒,中国钢材出口总量仍保持高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量达8796万吨,同比显著增加740万吨,增幅达到9.2%。与此同时,进口钢材持续低迷,1-9月累计进口量仅为453万吨,同比减少65万吨,下降12.6%。
钢材出口高增长的原因,大致有三个:一是国内供需矛盾加剧(尤其建筑钢严重过剩),主动出口意愿增强;二是成本优势显著,内外价差较大;三是出口品种及目的地的调整,出口策略因时而变。
国内建筑用钢结构性过剩企业通过出口意愿显著增强。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持续,叠加基建投资增速边际放缓,导致建筑用钢(以螺纹钢、线材为代表的长材)需求显著萎缩,1-9月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达7.2%。由此引发的结构性过剩,特别是建筑钢材的严重库存压力,迫使钢厂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通过加大出口力度,缓解国内钢材压力。
中国钢材成本优势明显,不仅源于资源禀赋,更来自产业链效率与规模效应。
国内焦煤产量稳定,叠加蒙古国低成本焦煤进口放量,中国钢厂焦煤采购成本较欧洲低30%-40%。能源成本方面,国内大型钢厂通过自备电厂(煤电为主)实现吨钢电耗成本约40美元,较欧洲(天然气发电为主)低60%以上。同时,庞大的生产规模、完善的上下游配套、高效的物流体系以及持续的工艺技术改进,共同构成了难以短期撼动的综合成本优势。
出口策略调整,品种出口结构剧变出口目的地调整。
出口增量来源于长材。建筑钢材(长材)的严重过剩产量,在国内需求塌陷的情况下,短期内高度依赖出口(尤其是长材成品和作为长材原料的方坯)来消化,出口成为调节国内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1-9月螺纹、盘螺、型钢、钢管出口累计同比分别增长44%、54%、47%、15%。
板材出口增速放缓。受反倾销措施直接冲击,以热卷、冷轧等为代表的普通板材出口增速显著放缓甚至出现下滑。1-9月热卷出口累计同比下降17.7%,出口商正积极调整策略,一方面探索受贸易壁垒影响较小的细分板带品种(如高端品种钢、特殊涂层板等),另一方面出口半成品提升合规性。
钢坯出口暴增,总量增量明显,且以长材坯(方坯)为主。1-9月国内钢坯出口总量共计1074万吨,年同比增长214%。据了解,出口商仍在积极主动地拓宽出口品种,以应对国际壁垒日益加重的市场变化。
中国钢材出口目的地结构调整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传统市场承压越南虽仍为中国第一大钢材出口目的国(1-9月累计712万吨),但受其针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2025年已裁定五起)的严重影响,出口量同比大幅下滑24.9%。韩国对华钢材反倾销也导致出口量下降。
新兴市场崛起。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增量有效填补了越南、韩国的下滑缺口;中东地区如沙特、阿联酋等国基建项目持续推进,对中国钢材(尤其高端板材、型钢等)依赖度上升;非洲市场潜力释放,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加纳等国进口量大幅跃升,成为新的增长点;南美洲在宏观经济修复背景下,钢材进口需求回升,巴西、秘鲁、智利等国进口量有所增加。
总之,在显著的全球成本竞争力及灵活出口策略支撑下,预计2025年钢材出口1.2亿吨,创历史新高,2026年仍将维持在1.1-1.2亿吨左右。在品种结构上,长材及钢坯出口激增成为主力,板材则因贸易摩擦增速放缓;在地域结构上,出口目的地加速多元化,持续向、中东、非洲及拉美等新兴市场拓展。
往期回顾
钢坯手持订单调研(第六期)
山西11-12月高炉停产检修情况调研
钢坯下跌10,期钢跳水,钢价延续跌势
小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0一级小废2320,二级小废2210,料豆、冲豆2410马蹄铁2420,8铝散片2280生铁暖气片2400架子管2320发动机机体2290小钢刨屑2190钢芯钢丝绳1990,麻芯钢丝绳1890,破碎一级2380破碎二级2330破碎三级2180,不含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