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蓝字,关注中国五矿”
今年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五矿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以坚韧不拔的奋进姿态和深耕矿业的执着定力,书写了一家中央企业在矿业报国中与祖国风雨同进的时代篇章,绘就了一代代五矿人在矿业强国中接续奋斗的历史画卷。
在“收官'十四五' 启航'十五五'”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时点,我们开展“庆祝中国五矿成立75周年·初心使命篇”主题宣传,回溯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彰显企业“为国而生、为国而强”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全方位梳理总结中国五矿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供给与安全,不断提升金属矿业全产业链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凝聚全体五矿人继往开来、再启新程的强大力量。
高原戈壁的盐风镌刻岁月,百年盐湖的碧波映照初心。当“十四五”的时间卷轴行至收官节点,回望五载耕耘路,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奋斗长卷,既以殷殷嘱托为笔锋起势不凡,更以实干笃行为墨色落笔生辉,在柴达木盆地的苍茫底色上,绘就了一幅资源变瑰宝、戈壁焕新貌的产业图景。2021年3月,“十四五”开局的号角刚劲嘹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重大要求。这跨越高原的殷殷嘱托,如穿透戈壁的晨光,为盐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航向,更将磅礴动力注入这片沉睡亿万年的宝藏之地。
时光流转至2025年,收官之年的硕果挂满枝头。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与青海省委省政府牢记殷殷嘱托,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盐湖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拧成一股绳,于2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盐湖产业“国家队”应运而生,以融合之力推动盐湖焕新,成为驱动区域发展、引领行业前行的璀璨明珠。
中国盐湖本部大楼
红色基因薪火传 盐湖初心坚如磐
柴达木盆地的红,是革命传统的红,更是盐湖人奋斗的底色。自1958年起,“为国找钾、为国保钾”的铿锵誓言,在察尔汗盐湖代代回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法上马、人拉肩扛的拓荒岁月,到新时代建设者扎根戈壁、默默耕耘的奉献时光,再到累计生产钾肥8000万吨、累计增产粮食4.8亿吨,红色基因早已融入盐湖人的血脉,成为攻坚克难时的勇气源泉、砥砺前行中的信念灯塔,为这片盐湖注入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盐湖建设初期
这片广袤的盆地,不仅改写了我国钾肥“一穷二白”的历史,更见证了一代代开拓者的赤子情怀。科学家们带着仪器踏遍荒滩,创业者们顶着风沙搭建厂房,无数人将青春与热血洒向这片土地。盐湖博物馆内,锈迹斑斑的勘探工具、泛黄的试验记录、老式的生产设备,静静诉说着我国钾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峥嵘岁月。这些珍贵的红色印记,既铭刻着盐湖工业发展的足迹,更铸就了盐湖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精神脊梁。
站在历史的坐标前,如何审视来路、锚定当下、凝望未来?我们正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2025年2月揭牌运行后,中国盐湖党委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融合信心,汇聚文化融合合力,深化“五矿一家人”理念,凝聚构建“五矿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坚持“取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做到工作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措施同力,串联盐湖红色基因与中国五矿初心使命,赋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突出政治引领,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能源资源安全政治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压茬推进资源增储上产、春耕保供稳价、产区业务协同、能源要素保障、在建项目会战、重大科技攻关等重点专项,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党建工作月例会机制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机制,高标准高质量研究、部署、推动党建工作,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筑牢红色根基。建强干部人才队伍,绘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全景蓝图,启动“盐湖引才、聚英强基”专项招聘,落地“百博千硕”筑基与境外人才储备计划;陆逞赢、侯昭飞、徐铭泽荣获国家级荣誉奖项,孔维龙、刘渝斌、多洁才仁荣获省部级荣誉奖项,李鑫、张玉娟、刘武春、孙永龙、李秀花、周振胜6名一线产业工人获得中国五矿荣誉奖项。全面从严治企,建立“三清单一流程”及各项制度流程,深入开展“管理规范年”专项行动,全面实施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合规审核机制,持续深化“阿米巴”经济运行管理模式,推动亏损子企业治理效能取得明显成效。这些举措,都是中国盐湖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正在转化为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
察尔汗产区
当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初心使命蔚然成风、相沿成习,中国盐湖必将迸发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奏响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时代强音。
科创为笔业为卷 卤水孕出万千彩
“十四五”收官之际,漫步在盐湖之畔挑眼望去,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智能化生产线运转不息,一滴滴晶莹的盐湖卤水,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衍生出无限可能。
钾肥生产一线
钾产业。所属盐湖股份开发“反浮选-冷结晶”“高收率氯化钾冷结晶新工艺”等核心技术,其中以“氯化钾生产新型模块化布袋除尘装置”为代表的多项成果入选“中国好技术”,将钾资源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推动钾肥设计产能达500万吨,“盐桥”牌氯化钾品牌价值跃升至202.26亿元。所属五矿盐湖累计生产销售氯化钾近百万吨,主要客户覆盖中农、中化、各省级农资企业,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国钾肥自给率从不足10%跃升至60%,彻底扭转了“靠进口吃饭”的局面,成为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一里坪产区全球首个原卤提锂项目
察尔汗产区4万吨锂盐项目
察尔汗产区2万吨锂盐项目
锂产业。所属盐湖股份投料试车4万吨锂盐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超高镁锂比盐湖卤水连续离交吸附+膜分离耦合提锂技术”,使锂的一次综合收率大幅提升,原料老卤消耗下降23%、淡水消耗下降47%、电耗下降33%,成为我国盐湖提锂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的又一里程碑。所属青海汇信建成投产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采用先进的基于分子筛桥联膜耦合法从卤水中提取电池级碳酸锂的工艺,全面践行从绿色原料、绿色生产到绿色产品的绿色低碳理念。所属五矿盐湖成功试车1000吨原卤提锂中试项目、1000吨氢氧化锂中试装置,建成投产全球首个原卤提锂装置,推动锂盐综合收率35%提升至72%以上,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至此,中国盐湖11.5万吨/年高品质碳酸锂产能全面成型,成为全国最大的盐湖锂盐生产基地。
镁产业。启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攻坚克难大会战,有效集聚内外部优势资源,“开门”搞科研,加速产业化应用;依托青海清洁能源、绿色算力等优势,抓实核心关键要素保障,提升项目经济性可行性;树立产品化思维,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路径,推动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青海考察,殷切期望“有效集聚资源要素,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声声嘱托,犹如穿越时空的号角,响彻高原戈壁。中国盐湖“接棒”起跑以后,秉持“每句有落实、落实有支撑、支撑有成效”,以“实干、干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启了一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变革,从盐湖卤水的提取,到锂盐、镁盐等产品的生产,再到下游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加工,一条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伸。
与兄弟单位对接交流
背靠中国五矿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中国盐湖有效集聚资源要素,携手大集团体系内兄弟单位,以科技赋能、工程支撑、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创投孵化赋能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构建起“10个研究链条中心+8个研发平台+N个中试基地、分院及科创企业”的全域科创网络,推动盐湖原卤提锂等6项技术、低水氯化镁研究等3个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同时联合中科院盐湖所等10余家领域内优势科研单位,组建中国五矿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国创中心青海分中心,中国恩菲在青海设立盐湖技术研究院,构筑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共同体,全力攻关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最后一环”。
与科研院校对接交流
立足青海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中国盐湖实施“走出去”战略,与沿线国家矿业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钾盐、锂盐等资源勘探开发项目进一步拓宽我国战略资源供应渠道。凭借在盐湖提钾、提锂等领域的技术积淀,积极向沿线国家输出盐湖产业勘探、开采、深加工等技术与服务,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盐湖产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与属地政府对接交流
依托青海本地特色和优势,中国盐湖深化与青海省州市政府、电网企业、能源建设投资企业、发电企业的对接合作,统筹布局光伏、风电、光热、储能多能互补系统,以熔盐储热、蒸汽替代、电网协同调控等关键技术为突破点,搭建起高可靠性、高经济性的绿色能源供给网络,为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贡献产业力量。
与相关企业对接交流
紧扣青海产业“四地”建设,中国盐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依托青海盐湖资源、清洁能源、绿色算力优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盐湖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高原戈壁精心布局“盐湖提锂—碳酸锂—正极材料—电芯—电池包”完整锂电产业链等,实现央地融合、双向赋能的生动格局。
在此基础上,中国盐湖坚持顶层谋划与开门问策相结合,系统梳理产业谱系、科技创新、资源获取、生产运营、生态环保、人才队伍等,绘制完成作战蓝图2.0版,系统推进“十五五”规划工作,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开好局、起好步。
“十五五”开启新程 盐湖扬帆向未来
深秋时节,辽阔无垠的察尔汗盐湖和一里坪盐湖,在一派宁静中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波光粼粼的盐湖是对柴达木盆地厚馈的宝藏。丰富的资源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大道”,锚定“十五五”新起点,中国盐湖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刻”,正向着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奋楫前行。
察尔汗产区
传承中国五矿“国家队”基因,承担国家战略使命,中国盐湖将聚力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盐湖产业集团,以“五个世界级”目标绘就未来蓝图。
拓展世界级资源,落实“三路并进”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中国五矿矿产资源全产业链优势和国际化经营的成熟模式,深入分析研判全球盐湖资源分布特点,以资源获取、技术增储、综合回收利用、废旧资源回收为着力点,聚焦靶向区域和重点环节,推动钾锂资源增储,提升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产业形态,以产品高端化、产线智能化、产业绿色化和盐湖产业、绿色算力、清洁能源耦合发展的“三化三耦合”为核心,通过构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绿色氢能循环利用产业链、新型储能储热产业链、高端镁材料产业链的“1+4”现代盐湖产业体系,不断吸引带动大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龙头企业进入青海,推动青海省从盐湖资源大省向新能源强省转变。
一里坪产区
培育世界级企业,依托中国五矿在现代企业治理方面丰富经验和成熟体系,不断完善组织架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世界一流企业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增强经营质量、盈利能力、管理效能。
健全世界级技术及科技创新体系,依托盐湖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积累的技术、人才、科研等创新资源,耦合中国五矿多家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大量科技人才优势和科创基金、双创基金、产业基金,为科技创新“原始创新”“推广应用”和“专精特新”三个阶段提供强有力支撑,以“卡脖子”技术攻关为牵引,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盐湖资源高效开发技术策源地。
提升世界级影响力,梳理盐湖产业链图谱、识别产业链优势环节和短板弱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引领构建盐湖产业生态;依托中国五矿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标准制定经验,牵头推动盐湖产品和技术国际标准制定;进一步加大海外技术专利注册力度,向外输出先进的盐湖资源开发技术和优秀的开发人才,将青海省在资源、产业、企业方面所积累形成的硬实力转化为资本、技术、人才的软实力。
察尔汗矿尾图
迈向“十五五”,中国盐湖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五矿战略部署,精准对接青海省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的重大举措,以培育盐湖新质生产力为支撑,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五矿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