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全国最大吨位“智能矿工”领航矿业变革——中科慧拓助力准能集团打造智慧矿山新范式

全国最大吨位“智能矿工”领航矿业变革——中科慧拓助力准能集团打造智慧矿山新范式

在广袤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哈尔乌素两大露天煤矿的矿坑如“人造峡谷”般壮阔。这里,载重300吨级的巨型卡车穿梭其间,完成装、运、卸全流程作业,而驾驶室内却空无一人——这并非科幻场景,而是准能集团历时四年打造的矿用卡车无人驾驶技术成果。作为国内首个实现300吨级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多编组常态化运行的科研项目,中科慧拓助力该项目刷新了行业技术标杆,以“安全零事故、作业无等待、运输低排放、智能少人员”的实践成效,为矿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科技破局:从“单机试验”到“无安全员运行”

准能集团无人驾驶项目始于2020年4月的单车试验,2021年8月全面推进。面对矿区非结构化道路、多车型混编、24小时连续作业等复杂场景,项目团队以“5G网络+智能调度+大数据分析”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化无人驾驶生产运输控制系统。2025年10月,项目累计完成103台卡车的无人驾驶功能部署,常态化运行数量稳定在40台左右,260台辅助设备完成协同作业系统硬件安装。2025年1至9月,无人驾驶矿卡已累计拉运岩石约1390万立方米,彰显了规模化应用的经济价值。

硬核技术:打造矿山“移动的智能堡垒”

无人驾驶矿卡堪称“移动的楼房”——车身长度超15米、高度超7米、载重300吨以上,却能实现精准自主运行。其核心技术突破体现在全域感知与动态适应:融合激光雷达多回波信息的感知系统,在低能见度条件下仍能清晰识别环境;横纵向联合控制算法确保车辆在坡度突变、弯道频现的非铺装路面保持精准循迹;动态建图技术实时更新作业区数字地图,保障行驶安全基准。云端“智慧大脑”:调度平台基于生产计划为每辆车规划最优路径,下达装卸指令,并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实现车队高效协同。该系统支撑了从单台运行、混编组运行到多编组运行的跨越式发展。

安全与效益的双重突破

露天煤矿的特殊环境对安全与效率提出严苛要求。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三重价值跃升——安全效益最大化:矿坑内道路狭窄、坡陡弯急,传统人工驾驶易引发疲劳事故。无人驾驶消除了人为操作风险,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显著:卡车可24小时连续作业,设备出勤率与运营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显著降低。作业精准化:系统控制下,车辆行驶路径、装卸料停车位置精准无误,减少等待时间,降低油耗与轮胎磨损。

标杆示范:矿业智能化的“未来之路”

准能集团以“科技保障安全、科技助力生产、科技带动发展”为理念,推动5G网络搭建、软件控制平台建设、大吨位卡车无人驾驶改造及辅助设备协同运作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以智能作业管理与监控系统为核心、数据中台和健康管理系统为支撑的完整方案。

作为国家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示范标杆,该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国工业智能化的技术实力,更预示着传统能源生产向“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未来迈进。面向未来,中科慧拓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与准能集团深化合作,锚定更高目标协同奋进。双方将共同推动智慧矿山技术在突破创新、规模化应用、绿色转型和生态共建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如今,驰骋在准能矿区的无人驾驶卡车,已成为中国工业智能化浪潮中的生动缩影。它们不仅是技术的载体,更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先锋。国家能源集团正以规模化应用推动矿用装备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为全球矿业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条从“制造”到“智造”的变革之路,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的未来。

往期推荐

德兴项目捷报频传,中科慧拓无人驾驶改造跑出“加速度”

转型发展话亮点丨中科慧拓助力冀东水泥打造智慧矿山,实现效率与安全双提升

了解慧拓文化

关注愚公博士

阅读原文

进入官方知乎

点击“在看

资讯不错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