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机械领域,挖掘机的日常运维直接关系到施工效率、设备寿命乃至作业安全。对于挖掘机师傅而言,每天起动发动机前的巡回点检与调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以小松(KOMATSU)挖掘机为例,这套标准化的点检流程既是对设备的 “健康体检”,更是预防故障、降低运维成本的核心手段。
01#
点检的核心价值:从 “事后维修” 到 “事前预防”
挖掘机作业环境复杂,尘土、碎石、油污等长期侵蚀设备部件。若忽视起动前的点检,小故障可能迅速升级为大故障 —— 比如一处油管泄漏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引发液压系统失灵;后处理装置的积垢若长期堆积,会导致排气不畅、动力下降。
通过每日起动前的系统点检,挖掘机师傅能够:
提前识别部件磨损、泄漏、松动等隐患,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
确保设备各系统(液压、动力、行走、后处理等)处于最佳工况,保障作业效率;
规避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安全风险,如油管爆裂导致的液压失控、电气部件积污引发的短路等。
02#
小松挖掘机起动前点检全流程解析
结合小松官方规范与实战经验,起动前的巡回点检可分为部件检查、清洁维护、系统排查三大维度,具体如下:
作业装置与液压系统:动力传输的 “血管神经”
工作装置点检:仔细检查油缸、连杆、软管的外观,关注是否有变形、磨损、晃动。这些部件是力量传输的关键,微小的损伤都可能导致作业时动作迟滞或异响。
液压系统泄漏排查:重点检查发动机周围冷却液、机油的泄漏痕迹,燃油回路的渗油点,以及液压装置、液压油箱、软管接头处的油液渗出。液压油的泄漏不仅会造成浪费,更会直接削弱挖掘机的破碎、挖掘力。
AdBlue/DEF 系统(柴油车尾气处理):清理 AdBlue/DEF 罐周围的污垢,检查罐体、泵、喷射器及软管接头是否泄漏。该系统是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挖掘机的 “环保心脏”,泄漏或积垢会导致排放超标、动力受限。
行走与附属装置:设备移动与作业的 “四肢”
下部行走装置:对履带、驱动轮、引导轮、防护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部件损坏、螺栓松动或漏油。履带作为挖掘机的 “双脚”,磨损或螺栓松动会直接影响行走稳定性,甚至引发脱轨事故。
带钩铲斗(选装):若设备配备带钩铲斗,需检查其结构完整性,确保挂钩、铲斗本体无裂纹、变形,避免作业时因部件损坏导致物料坠落。
操作部件:点检扶手、踏脚的牢固性,检查螺栓是否松动。这些是挖掘机师傅的 “操作接口”,异常会直接影响操作精度与舒适性。
后处理与电气系统:环保与智能的 “中枢”
后处理装置清洁与检查:清理后处理装置周围的污垢、干树叶、树枝等可燃物,避免高温作业时引发火灾。同时检查涡轮增压器与后处理装置连接管、KDPF 接头的排气泄漏与积灰,KDPF 和 SCR 之间管道及 SCR 接头的排气泄漏与尿素沉积。后处理系统的通畅性直接决定发动机排气效率与环保合规性。
电气与监控系统:清洁并检查后视镜、摄像头,确保作业时视野清晰;点检座椅安全带、固定吊扣的可靠性,保障人机安全;最后查看仪表、监控器是否有异常提示,确认电气系统无故障码。
清洁维护:设备长寿的 “隐形护盾”
清除发动机、蓄电池、散热器周围的污垢和碎片是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些区域若积垢严重,会导致散热不良 —— 发动机过热会引发动力下降,蓄电池积污会加速电极腐蚀,散热器堵塞则直接影响整个冷却系统的效率。
03#
点检后的调整与作业准备
完成点检后,若发现轻微松动的螺栓需及时紧固,少量积垢需当场清理;若发现部件泄漏、严重磨损或系统异常,则需立即停机,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切不可带 “病” 作业。
确认点检无异常后,再按照规程起动发动机,进行怠速运转、动作测试(如动臂升降、斗杆伸缩、铲斗开合、行走转向等),确保各系统动作流畅、响应及时,方可投入正式作业。
04#
结语
对于挖掘机师傅来说,起动前的巡回点检不是 “走过场”,而是践行 “预防为主,养修结合” 运维理念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是小松等品牌设备运维规范的要求,更是每一位工程机械从业者对设备、对工程、对安全的责任体现。
把点检做成习惯,让设备始终 “健康上岗”,才能在工期紧张的施工中底气十足,在复杂工况下从容应对 —— 这既是对设备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也是挖掘机师傅专业素养的最佳证明。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