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红妹/发自北京
10月1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出台了系列满足改善性购房需求的创新性举措,涵盖房票安置、购房支持、住房供应、促销活动及存量用房盘活等多个方面,为楼市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系列政策中,房票安置制度作为激活需求的关键抓手,其落地路径清晰且力度十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该制度将从三方面推进:其一,以城市更新为依托,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当前重庆正全力推进大规模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今年计划实施150个改造项目、覆盖1.57万户家庭,庞大的改造体量为房票安置比例扩大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让大量潜在购房需求有了释放出口;其二,聚焦购房者成本降低,鼓励开发商针对房票使用推出专属优惠,让用房票买房的客户享受比普通购房更大幅度的折扣,切实减轻置业压力;其三,创新房票使用场景,探索房票有限转让、差异化奖励机制,更叠加入学便利、装修补助、家电补贴等配套福利,全方位提升房票的吸引力与实用性。
房地产业内人士分析,这套房票政策精准对接了拆迁安置群体的改善需求,预计将在短期内释放大量刚性与改善性购买力,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为让政策红利覆盖更多群体,重庆还推动购房支持政策向“精准化、分层化”升级。针对各类人才、城镇无房居民、多孩家庭等不同群体的置业痛点,政策明确要求各区县推出个性化补贴;同时,为支持“以旧换新”改善需求,专门制定专项优惠,助力居民实现“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的居住升级。目前,大渡口区、江津区、南川区等12个区(县)已率先落地政策,推出人才购房补贴、多子女家庭契税减免、无房居民置业补助等措施;后续更多区县将按照“一区一策”原则跟进,逐步形成全市范围内“市级统筹+区县补充”的多层次、广覆盖购房支持体系。
重庆对改善性需求的支持早有布局。今年5月,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已联合发布政策,明确支持换购住房需求:在中心城区,购房者若在1年内完成“卖旧买新”,可按新房总价1%享受补贴;若新房面积超140平方米,还能额外获得0.5%补贴,以一套总房款400万元的改善型住房为例,购房者最高可获6万元补贴,这一“真金白银”的优惠已在前期为市场积累了大量潜在客户,如今与“双节”政策形成呼应,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的决策门槛。
需求端激活的同时,重庆更在供给端发力“提质”,以“好房子”匹配改善需求。政策明确要求各区县优先选择地段优、配套全的“好地熟地”招商出让,通过新供地打造高品质住宅,实现“好地配好房”;同时同步完善项目周边教育、医疗、道路等公共配套,让“好房子”兼具“好配套”;此外,支持已供未建地块运用高品质住宅规划政策,优化户型设计、升级建筑品质,打造更符合现代居住需求的产品。市场反馈也印证了“好房子”的吸引力。近两年来,具备立体绿化、智能家居、宽厅阔景等特点的高品质住宅,始终是重庆楼市的“销量担当”,其成交均价不仅显著高于普通住宅,去化速度更比普通产品快约30%,成为拉动市场量价齐升的重要力量。
在优化存量资源、丰富城市功能方面,重庆同样动作频频。为提高商办用房利用效率,各区县正建立商办用房用途调整审批会商机制,对低效楼宇、闲置商业体进行改造,探索“商业改办公”“写字楼改人才公寓”等功能转换模式;同时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创意活力中心”,集聚科技企业、设计工作室等创新资源,为城市增添产业活力。重庆还引导国有与社会资本共同改造存量房屋,围绕“15分钟生活圈”打造社区食堂、邻里美术馆、口袋图书馆等便民空间,同时针对年轻人需求营造共享办公、潮流市集、运动社群等新场景,不仅让城市空间更具温度,也间接提升了周边居住区的宜居性,为楼市价值赋能。
为进一步放大市场热度,重庆还策划了多维度促销活动,既有春交会、秋交会等传统展会搭建集中选房平台,也针对大型企业、园区、机关事业单位推出团购优惠,降低团体购房成本;更主动“走出去”,到成都、贵阳、西安等重点城市及周边区县举办品质楼盘巡展,邀请外地大V看房团来渝实地考察,通过“异地推介+团购引流”的方式,吸引更多外地购房者关注重庆楼市,为市场拓展增量客源。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重庆楼市的回升态势已得到数据印证。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数据显示,重庆中心城区住房市场已率先回稳,呈现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今年1~8月,中心城区住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2%,已连续11个月保持正增长。在此势头下,伴随“双节”假期浓厚的市场氛围,10月楼市有望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值班编委:马琳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