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至22日,以“智能仿真与数据治理”为主题的2025国际仿真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全球三大国际仿真学术团体之一的亚洲仿真联盟(ASIASIM)主办,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专家学者,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及各国院士,线上直播吸引近5万人次观看,阵容空前盛大。与会单位包括近百家高等院校、50余家顶尖科研院所及2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探讨仿真科技的前沿趋势与应用前景。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三一集团应邀参加这一国际仿真领域的顶级盛会,大会期间,三一集团不仅分享了AI赋能仿真的创新实践,还深度参与了多项重要活动,展现了三一数字仿真科技硬实力。
01 AI赋能仿真
破解行业仿真“真与快”难题
三一集团副总经理、数字孪生研究院院长郄永军应邀在大会上作《AI赋能仿真在工程装备研发中的探索与思考》主题报告。报告聚焦数智化时代工程装备创新研发需求,直面工程机械行业仿真的“真”与“快”两大挑战,系统阐述了AI赋能仿真在工程机械研发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与价值。报告指出,利用AI模型(如神经网络)替代部分复杂方程的直接求解,将牛顿力学、流体动力学方程作为约束条件融入神经网络训练,确保AI预测结果符合基本物理规律,以数据驱动替代物理计算,以自动化替代人工迭代,可以有效突破传统数值仿真效率与精度的瓶颈。同时,针对工程机械作业工况(不同气候、不同地理条件、不同负载等)复杂多变的特征,可以通过AI提高仿真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增强仿真模型对未知工况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AI与仿真的深度融合,本质是“数据智能驱动”与“物理模型驱动”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仿真范式创新的关键钥匙。工程装备仿真正在迈向技术深度融合与研发范式重构的新阶段,仿真将迎来从辅助工具到智能共生的根本性改变,这一改变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迈向全生命周期数智化与智能决策的新纪元,为全球高端装备创新提供核心驱动力。
02 牵引仿真技术前沿
两项重难点技术入选全球前十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主持发布《仿真科学与技术十大前沿问题》,经过全球专家多轮评审,三一集团提报的“特大吨位工程装备工作装置结构疲劳寿命分析与预测技术”和“大型复杂装备高精度整机性能实时仿真技术”成功入选仿真科学与技术全球十大前沿问题,是工程机械行业唯二入选技术。这两项技术的入选,标志着三一在工程机械仿真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界最高认可。
03 引领智能仿真对话
分享三一AI融合创新路径
高端对话环节,三一集团副总经理郄永军分享了三一在智能仿真领域的创新实践,并与欧洲科学院院士陈金俊教授、国际建模与仿真学会前理事长Axel Lehmann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彦教授、泰国仿真学会发起人Santi Maensiri等全球仿真权威专家围绕“智能仿真与数据治理”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智能化仿真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应用。
04 担任国际学术职务
参与全球仿真技术治理
大会期间,亚洲仿真联盟正式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赵沁平及国际建模与仿真学会前主席勒曼担任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自力、中科院外籍院士兼加拿大科学院院士迪恩担任主任,是联盟最高技术咨询机构,旨在以战略咨询牵引学术生态、国际合作与产业对接的协同推进。三一集团副总经理郄永军被聘为咨询委员会委员,成为国内工业界唯一代表,彰显了三一集团在全球仿真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05 开展电智化技术交流
汲取跨界创新灵感
会议期间,三一仿真专业分委会参观了宇树科技展厅、浙江省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吉利全球验证中心,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在具身智能、场景仿真、整机能耗仿真、三电热管理仿真、数字孪生等领域展开了充分研讨,为三一电智化仿真技术规划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06 聚焦智能化仿真
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
通过此次大会,三一集团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化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三一将加大AI赋能仿真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基于AI的实时仿真、智能驾驶仿真、智能作业仿真、多机协同仿真等前沿技术。三一集团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化与全球仿真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推动智能仿真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行业数智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三一智慧。未来,三一将继续依托智能仿真技术,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增强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先地位,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创建一流企业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贡献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