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的安全与通行效率关系到民生保障,面对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复杂多变的路况环境以及多样化的突发险情,传统“被动响应、现场处置”的救援模式已逐渐向“快速响应、精准施救、高效恢复”转变。在此背景下,高速公路救援的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具韧性的现代交通应急保障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
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公司”)织密智能感知网络,包括开展AI²异常事件监测系统的应用和升级,强化其实时监测、智慧预警和精准定位功能,依托图像识别技术精准快速捕捉与响应道路异常;在重要时段和路段试点无人机空中巡航监测,通过快速锁定异常和抵近采集信息,为精准研判与高效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提升装备科技含量是重要环节,东部公司实施清障设备标准化配置与更新计划,加大先进适用特别是新能源设备工具的投入力度以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针对复杂救援环境需求,开展多功能综合保障车研发工作,为提升复杂场景应对能力提供保障。
这些努力在2025年上半年显露出显著成效,重点路段交通事件总量下降9.58%,交通事故数减少20.19%;全路段异常事件主动发现量日均达2080起,为救援争取了黄金处置窗口。
2024年,东部公司建成江苏省首个跨省清障驻点,彻底消除跨省作业中绕行与调头的时间损耗,打通快速救援新通道。此外,在节假日等大流量期间,采用救援驿站、临时驻点等方式将驻点数量增加至48处,成功构建“5分钟快速响应圈”,显著增强救援覆盖密度与响应速度。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清障平均到达时间缩短至9.49分钟同比缩短3.9分钟,“一路多方”信息共享与联合行动实现无缝衔接。
浙江
浙江锚定转型升级中路网监测预警、干线主动管控等核心应用场景,构建从事件发现、判别、预警到信息发布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之江慧眼”事件检测系统基于视频AI分析技术,实现了全天候的事件监测。通过海量样本训练与深度学习模型,该系统能够精准识别交通异常(停车、行人、逆行、抛洒物等)和灾害灾毁风险(塌方、垮塌、塌陷等),事件监测的平均漏报率小于1%、误报率小于2%,平均监测时间5秒
在快速发现异常事件后,系统能够自动关联实时交通信息,在30秒内自动生成管控策略和应急预案,形成分级分段的联动控制。
同时,系统通过施救在线平台联动交警、消防、医疗等一路多方,实现“一键推送、同步救援”。各方同步救援进展,救援到场时间缩短14.7%
“之江智联”信息服务平台事务响应时间不超过两秒,通过ETC系统传达到车载OBU响应时间不高于10秒。其中,无人机作为第一时间到场的干预力量,已实现系统联动、自主起飞、现场喊话、后方预警、自动返航等自动化应急处置功能,平均3分钟到达施救现场,有效降低了二次事故发生的风险。
江西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景德镇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景德镇管理中心”)聚焦车辆救援核心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力量前置、装备创新,构建反应迅速、覆盖全面的高效救援体系,为司乘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依托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数字大脑智慧平台,利用高速公路沿线视频设备,布设智能AI事件监测系统,采用图像识别算法,精准识别交通事故、异常停车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构建起“视频感知+AI分析+智能决策”预警体系,一旦事件发生,通过中心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平台自动生成救援预警,同步推送事发位置与现场信息,信息分中心根据预警情况,分钟内完成救援派单,能够主动发现路面异常。
结合历年救援数据与实际需求,在蛟岭隧道双向出口增设AI预警智慧救援驿站,驿站周边设置了实时路况监测设备,通过AI算法对路面车流密度、拥堵指数、事故高发时段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与趋势预判,精准锁定高风险区域与潜在救援需求。基于预判结果,动态调度人员进驻驿站驻点,确保救援资源始终向高需求区域精准倾斜。在节假日及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段,依托交通流量预警信息,提前部署救援力量,与固定驻点形成“35分钟救援圈”,实现救援力量主动前置。
创新研发多功能一体折叠声光预警标志牌,让预警精灵与高德地图、防疲劳镭射灯、三角爆闪灯、声光报警装置、限速投影等多种功能联动,可形成由远及近的多维度警示区域,通过不同的警示方式多次提醒司机“前方救援请减速慢行”,有效防范二次事故。标志牌采用一体化折叠方式,收纳后便于携带,能快速完成架设操作,较传统警示设备布设效率大幅提升。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多功能警示标牌能够成功引导过往车辆安全绕行,提升了救援现场的安全防护能力。
湖南
近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衡山西管理所值班人员借助全新投用的视频巡查系统,开展辖区路段实时监测工作时,发现一处路面障碍物,随即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从隐患识别、调度处置,到完成障碍物清理、现场安全检查及交通秩序疏导,全流程仅耗时15分钟,高效彰显了“科技赋能”下高速公路应急处置的“衡阳速度”。
作为继步巡、车巡、联合巡查及无人机巡查之后的第5种道路巡查模式,视频巡查系统以“全时段监测、全路段覆盖、高效率处置”为优势,为辖区高速公路管控注入强劲新动能。该系统整合沿线高清监控设备资源,值班人员在值班室通过操作终端即可实时调取全线路段监控画面,动态掌握车流变化趋势、道路施工进度及重点路段通行状态,及时识别路面障碍物、交安设施破损、路面沉降等各类安全隐患。弥补了传统巡查方式受人力配置、时间窗口及天气条件限制,难以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巡查的短板,显著提升了道路安全风险排查的主动性与及时性,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筑牢科技防线。
目前,视频巡查已与传统巡查方式深度融合,共同构建起“空中+地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巡查体系。在线上,视频巡查系统依托全天候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功能,实时识别异常情况并即时推送预警信息;在线下,步巡、车巡等传统巡查方式迅速响应、精准处置,形成了“发现—调度—处置—反馈”的高效闭环管理机制。该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衡山西管理所对辖区道路的动态监测与综合管控能力,也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缩短了应急响应与现场处置时间。
广东
东莞市交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交控集团”)所辖高速公路的“一键报警”车辆救援服务平台系统将高速公路路段名称、行驶方向、桩号(百米桩)等关键信息直接嵌入二维码,为司乘提供精准、快速的紧急事件上报入口,实现“扫码即定位”,信息服务中心可实时获取精准的事件点位信息,彻底解决“位置说不清”的难题。东莞交控集团在高速公路护栏、隧道等关键位置,每隔100米设置1个求助二维码,形成标准化、高密度的救援节点网络。
目前,东莞交控集团所辖268公里高速公路上,已累计安装求助二维码5100个,覆盖弯道、长坡、隧道等事故易发路段,最大限度减少定位盲区。司乘遇突发情况时,只需就近扫码即可快速发起报警。
司乘人员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将准确位置和相关信息秒传至东莞交控集团高速公路统筹运营指挥部信息服务中心。这一简单操作将报警时间由原来的150秒缩短至15秒,实现快速报警,为道路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此外,“一键报警系统”与“一键救援服务小程序”深度联通,司乘扫码后,信息同步推送给信息服务中心和高速交管部门,实现路面事故信息共享,避免信息服务中心与交管部门、救援单位多次转接沟通,减少传统层级传递中的信息延迟。通过扁平化的系统架构,实现跨部门协同响应,缩短救援调度链条,助力救援人员快速抵达现场,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实现快速救援,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险。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李贝贝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来源:东风扬帆、江苏交通控股党建、浙江交通、高速同行、东莞交通、衡阳高速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