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青年职工已成为推动行业创新的中坚力量。《你好,铁路青年!》栏目将以纪实、青春、互动为核心,通过短视频、图文报道、线上活动等形式,真实记录铁路青年的工作与生活,展现他们的专业技能、责任担当和青春风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栏目,可以为一线青年职工提供表达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铁路文化,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铁路青年不仅是万里铁道线上的“道钉”,更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故事的奋斗者。
“钢轨延伸梦想,青春一路向前!”
“技术控”“比武状元”“街舞OG”
这三个自带高光的标签
让看起来文静秀气的王靖涵
成了一个自带“斜杠青年”属性的
青春多面体
每一面都喷薄着“鲜活”的底色
激荡着“敢拼”的锋芒
检修库里的“技术大拿”
王靖涵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动车段检修车间技术组
现场技术员
穿上工装的她
浑身透着一股“飒”劲儿
技术组的核心任务
就是专治那些现场啃不下的“硬骨头”
碰到卡壳的难题、绕不开的瓶颈
就需要他们来解决
其实她的工作性质
就像咱们遇到电脑故障时
呼叫的“技术支持”一样
只不过服务对象
从电脑变成了飞驰的动车组
解决的也都是“硬核”难题
9月9日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
正在检修库里做着最后测试
突然,王靖涵的对讲机响了起来
“靖涵有吗?12车客室灯不亮了
你过来看下。”
“收到!”话音刚落
王靖涵立刻直起身赶往现场
到了车上
王靖涵利落地拉开柜门
从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中
精准选择了一个
拔出调试后再按上
客室的灯光很快就恢复
这样“手到病除”的“手法”
可不是凭空来的
这是她在比武场上练出来的硬功夫
而比武状元的底气
也融入了日常工作的细节里
赛场上的“逆袭战士”
在2024年全路机辆系统
动车组职业技能竞赛中
王靖涵通过“逆袭”
获得动车组维修师(调试)工种第一名
备赛时
大家都不看好这个
主修CR400BF车型的姑娘
能在CR400AF车型的比拼中出头
车型不同,相当于“换了套全新装备”
实作项目要拼力气
她扳起粗硬的接线端子时手都在打颤
可她偏要“逆天改命”
理论背规,别人按顺序背
她偏要正着背、倒着背
还把易错点编成“顺口溜”
一本厚规章被她翻得卷了边
实作训练期间
她每天从早上就待在车上练习
中午扒两口盒饭接着练
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连教练都劝她歇会儿
她却摇头“歇着就被别人超过了!”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月考”
成绩不理想的她
躲在训练室角落大哭
哭完抹抹脸,她又去拽着教练问
“下次怎么才能考好?”
教练看着她说
“想赢,得有摔了能爬起来的劲儿。”
这句话她记在了心里
在一次次的比赛中
把自己练成了“六边形战士”
最终站在比武状元的领奖台上时
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这“逆袭”的滋味,比任何奖励都甜
生活里的“街舞小精灵”
业余生活中的王靖涵
是练舞房里最亮眼的那一个
宽松卫衣配上运动鞋
音乐一响
她踏着节奏旋转、跳跃
肢体舒展又有力量
跟在车间里专注调试设备的样子
判若两人
“我爸总唠叨我
小时候练跳舞吵得他睡不着
现在修动车又整天念叨继电器
一点不像小姑娘。”她笑着说
却藏不住眼里的得意
“可他不知道,跳街舞练的爆发力
跟拧设备螺丝时的巧劲相通
记舞步的节奏感
背规章时也能用得上呢!”
工作再忙
她每周都要挤出时间去练舞房
训练累了,跳支舞松松筋骨
遇到难题卡壳了
在律动里捋清思路
工装是责任
街舞是热爱
两者碰撞出的
正是铁路青年独有的鲜活与朝气
这就是王靖涵
一个把三面人生
都过得热气腾腾的姑娘
在她身上
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铁路青年的模样
对工作较真
对挑战敢拼
对生活热爱
每一面都是精彩
策划:小金工作室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北京记者站(北京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文字:蒋琳琳 杨拓
图片:钟鑫茂
视频:刘超 高悦 王艺霖 钟鑫茂
制图:乔谦 周亚杰
编辑:金炫美 苏凡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