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含在嘴里”施工的功夫

“含在嘴里”施工的功夫

“龙腾雪峰”“翩若惊鸿”“早安隆回的最美音符”“梅山文化的交通图腾”“从云上花瑶、紫鹊界梯田上长出的高速公路”……

近来,邵阳市、隆回县官媒和多家自媒体,以文图形式报道新(化)新(宁)高速公路隆回段计划年底通车的消息,引来一片点赞欢腾。

“观念”强之又强

64.5公里的新新高速隆回段,是G59呼(和浩特)北(海)高速公路之最北段,由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修建。它穿过两个国家AAAA景区——娄底市新化县紫鹊界梯田、邵阳市隆回县云上花瑶,以及魏源故居、魏源湖、“中国文印之乡”洋溪镇等风景名胜。

这里民族风情独特,人文深厚,层峦叠嶂,植被丰茂。这里地质复杂,岩溶发达,砂性土密布;山地小气候明显,雨水丰沛,山地小气候阳光灿烂与大雨瓢泼,往往在瞬间切换。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压力山大。

2021年3月,新新高速项目筹备启动,5人筹备组及后来的湖南省新新张官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隆回分公司(简称“隆回分公司”),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动土劈石的高速公路施工,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但他们认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破坏,做好生态环保、水土保持和恢复,呵护好沿线“绝美风景线”,不是“选择题”,是一定要获取高分的“必答题”,也是考量国企担当与新新高速隆回段成功的主因之一。

为此,他们提前介入项目勘察,督促初步设计体现绿色环保因素。项目开工后,他们整章建制,向参建各方宣传灌输生态环保思想。

尤其是2024年5月广东梅大高速“5·1”塌方灾害发生后,乘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南省新新张官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全面整治辖区质量安全环保之机,隆回分公司通过会议贯彻、专业培训、参观学习、奖罚兑现等形式,引导全体建设者牢固秉持“全寿命周期”理念,吸取梅大高速教训,彻底克服侥幸思想,防患未然,系统处治好质量安全环保隐患。

“组合拳”硬之又硬

施工建设中,新新高速隆回段实事求是,探索并践行了一套量身定做的生态环保“组合拳”。

——“避”。项目设计阶段,筹备组早出晚归,爬山越岭,在192公里的新新高速项目,一个个钻探点挖开、丈量,抽查钻探数量、深度是否到位,并反复要求加大物探范围。设计图验收时,他们又对每一段路基、每一座桥梁构造物严格把关。共修改绕道15处,避开大的岩溶区、喀斯特地貌、高填高切区、生态红线、古墓、耕地和基本农田等12处。

这就从“源头”,避开了可能引起的多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风险,减少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也降低了施工难度、项目概算。

——“减”。他们实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低碳施工,尽量错峰作业,采用喷雾除尘、隔音措施,及时清洗机械和道路,减少扬尘废气污染,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

——“省”。 他们吸取广西贺巴高速随意倾倒弃渣,山西晋城太行一号风景道阳城段隧道“12·30”塌方事故教训,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方案、工艺操作流程,尽量少占耕地林地,减少堆放弃土弃渣。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组图:施工进行时。刘勇 供图

针对碳质泥岩地质、围岩稳定性差,隧道施工采用“弱开挖、强支撑”施工工艺,克服沉降问题。变废为宝,将隧道弃土就地固化,作为便道、路基填料;将隧道弃渣作石材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场地狭窄、弃土场难选的问题。

——“备”。注重防汛备汛。他们密切关注水情、雨情等气候趋势,备足应急物资和抢险设备,加强对涉水桩基、项目驻地、便道边坡等值班值守、安全巡查和排水防涝工作。

——“复”。进行高标准复耕复垦复绿。边坡防护,采用植被、生态袋等技术。分区堆放表土,对肥土,洒播树种草种复绿;对瘠土,植树植草、施肥复绿。对于面积较大、水源充足的弃土场,尽量恢复成基本农田。对4标自产石场等特殊点,进行高标准生态修复。

同时,对因施工被污染或堵塞的水井,或全质修复,或另找水源。全线共妥处此类情况12起,解决了2650名村民的饮水问题。

——“疏”。水是乡村之脉,改善水环境,优化水利设施,激活水文化,是对施工建设初心的考量。

施工之初,他们深入沿线,详细调查水系,了解百姓和地方诉求。如通涵要求高大、位置、尺寸、数量、是否接沟等。路基成形,原有道路断链,一股水流过去,可能变成几股水一起排过去,那么改沟改渠势必加长加大,让水有组织地流。具体怎么改,设计方案无法考虑周全,于是,他们结合实情民情,现场协商确定。

譬如,2标湖南建投交建项目部,在桥下接沟改路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采取明沟开挖、暗沟埋圆管涵等方式,接通水系,确保灌溉需要。

如此举一反三,综合整治水系路系,构建健全的排水系统,有效避免了施工污水排入水体。实践证明,认真进行改路、改渠、改田“三改工程”,尽量满足百姓合理诉求,是路地共建要素之一。

——“特”。新新高速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标段设计需要砂石421万吨,而开工时,沿线隆回、新化一带砂场停工,一时复产不了。如果从数十公里外购运砂石,一是价格高,二是运输噪音、灰尘、压损等,将影响生态环境。

于是,他们采取自产自用。经过艰辛筹备,选定在六都寨镇金龙温冲村新新高速隆回段4标红线内,设立砂石场。一咬牙,耗资上千万引进了一台新设备——“塔式制砂楼”,生产的机制砂质量高,产能足,能耗低,环境负荷小,率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兼顾。这是该项目“特色”之一。

据第三方测算,采用塔式制砂楼自采砂石,共节煤1722.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74.56立方米。

以上“组合拳”立体链接,全过程涵盖,并行之有效。

砂性土处置慎之又慎

新新高速隆回段沿线,充斥着巨量的砂性土,是绕不过去的存在。

砂性土属于第四纪沉积物,下限年代距今两三百万年,即猿猴变人时,砂性土就生成了。砂性土颗粒细微,透水性良好,教科书明明标注,砂性土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而且对填筑没有强制性规范。

但是,隆回分公司对砂性土的“另一个性”——颗粒松散,粘聚力不强,遇水冲刷易被淘空,导致边坡垮塌、水土流失等,是有思想准备的。

记得2023年1月,笔者两次受湖南高速集团委派,调研项目建设时,隆回段开工不久,隆回分公司主要领导,就谈到砂性土防护。

新新高速隆回段64.5公里中,31公里是砂性土,一旦被冲刷淘空,附近缺乏合适填料,以掺石灰、水泥对路基做大规模改良,“豆腐去了肉价钱”也不现实。边坡垮塌、损害生态环境风险随时存在。

为此,隆回分公司强调,先以临时设施集中排水,防止大面积冲刷边坡。接着邀请湖南省内专家,进行现场“会诊”,制定边坡加强方案。对路基改善层,从20厘米至70厘米,反复试验对比,确定平均加深60厘米。将所有一二级小边坡平台,改为水泥混凝土满铺,从植草改为混凝土硬化,以有效防水。

梅大高速事故后,在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质安局、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督促下,隆回分公司立马组织质量安全环保“回头看”,重点对砂性土防护“打加强针”。

他们组织设计专家和业主技术人员,多次现场踏勘,绘制砂性土施工图纸。经过反复研究,科学制定了“地标性”方案——“降低两侧路基的水头差,减少水的流动性”为核心的处治方案。

对上边坡立马复绿,不让其裸露受雨水冲刷。并在坡面“凿”很多泄水孔,把水排出来。

对矮边坡作骨架支撑,以导流作用防止垮塌,消除冲刷。砂性土难以长草,于是改为带肥料的植生毯,草很快长出来。

对填方路基进行系统处置、分段处理。采取做微型桩注浆,坡面墙加挡墙,顶管排水,加大加密急流槽等措施。考虑到特大暴雨排水不畅,便加密下边坡急流槽,由12米一道加至5米一道,槽宽也相应加大。

“加强针”实之又实

砂性土防护处治,打这种“加强针”技术难度不大,但工序管理繁琐。

首先,他们对隆回段砂性土区域30公里305处边坡,实际情况与原来设计图纸,进行对照分析,排查出44处存在水毁风险,并逐处确定处治办法。

相关2、3、4标段,均出动足够的人员设备,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行砂性土防护处治;同时又要统筹兼顾,不耽误后续水稳、底基层工程施工。每个处治工点一个旁站监理,增加排水设施,边坡加固,顶管施工,换填石渣,灌木草籽喷洒,从材料检测到工艺规范,一刻不离场进行专监把关。

image.png

▲给砂性土边坡施工打“加强针”。吕高安 摄

3标两个工区任务最重。设备材料难以运达施工点,3标2工区立即增加成本,在下边坡重新修路,处治完工后再恢复;对下边坡台阶开挖,逐层回填,利用天泵增修急流槽。该工区涉及19公里,两个半月,先后出动60多人,挖机、推土机、压路机、吊车、天泵等30多台,增修下边坡挡墙8处,上边坡17处,处治任务按时完成。

之后,3标2工区将砂性土处置点,通过手机连接图像,随时监测掌握现场实况。监测至今未停止,尤其下雨时的边坡实况,一览无余。

为保证全线砂性土处治质量,隆回分公司沿用既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月度综合检查,日常不定期检查。隆回分公司总经理、总监带头,所有班子成员,人均每周实地检查两次,人均八九十次之多。

他们对照处置图纸,逐标段逐处逐点,手眼并进检查。对排水沟尺寸、强度等亲自丈量。对盖板,装模时看是否提前把钢筋放进去,加筑混凝土;对配筋率破开看。平常看,下雨看,昼夜看,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防护支挡工程,还要借助检测仪器检查监测。

业主、设计单位多次组织设计回溯,对砂性土处置方案和效果进行回访复查。到目前为止,305个工点全部处置到位,排水正常,灌木绿化良好,经受了多次暴雨考验。

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及质安局、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等领导和专家,多次检查指导后认为,隆回段砂性土处治方案妥当,处治时间精当,处治效果良好。因此,兄弟项目专程来隆回段参观学习处治经验。

要知道,在PPP模式企业体制下,隆回分公司仅这一项投入,就增加了2000多万元!

image.png

▲新新高速隆回段从湘中大地“长”出来。刘勇 供图

image.png

▲新新高速隆回段融于湘中“最美风景线”。吕高安 摄

至此,隆回段基本解决了项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修复、绿景留置、美化绿化等问题,项目建成通车在即。进入夏秋,主线两旁仍然草木繁茂,鸟语花香,蔬果飘香。

难怪有人说:隆回段不是用双手,而是“含在嘴里”施工建设的。又有人说:驶入隆回段,将有钻进美景的感觉。还有人干脆说:隆回段建成通车,将标志着当地平添64.5公里大美风景区。

隆回分公司总经理李鹏却认为,“我们建设者只是做了该做的事,项目建设成效,尚需时间检验。但是有一条,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应该为沿线各族百姓‘铺路’,而不是‘挖坑’”。

公路知识派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最前沿知识、最权威百科、最实战干货全搜罗。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作者:吕高安

编辑:苗挺节

校对:闫可欣

审核:余大鹏 谢博识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