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科南京设计院成功研发出重介选煤全流程智能边缘控制器,该装置不仅能兼容各种品牌的PLC控制系统,更能精准应对工业现场煤质、工况波动难题,实现全流程智能控制,已在张家峁、巴拉素等多家选煤厂稳定运行超一年,用实打实的出色控制效果,为煤炭洗选智能化按下“加速键”!
从需求挖掘到技术突破
重介选煤厂全流程智能控制装置瞄准重介选煤工艺中煤质波动导致的控制难题,以边缘计算为核心,构建“硬件+算法+模型”三位一体架构:硬件端适配多品牌PLC系统,算法层集成多变量预测控制、模糊控制等先进技术,模型端形成分选、浓缩、压滤全链路控制体系,创新提出了“重介密度分程预测控制快速算法”,通过解耦多变量控制模型,将计算效率提升30%,实现毫秒级响应,填补了工业现场快速控制的技术空白。
四大模块与算法革新 技术落地关键引擎
装置搭载灰分校正、分选控制、浓缩压滤四大模块,形成闭环控制体系。其中,灰分校正模块实时修正煤质数据,为分选提供精准依据;分选模块通过动态调整悬浮液密度与分流阀开度,将分选密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005g/cm³;浓缩与压滤模块则优化煤泥水处理流程,降低介耗与能耗。该算法不仅适用于选煤场景,其通用性更可迁移至冶金、化工等领域,为复杂工业控制提供“可复制”的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装置已在多个选煤厂落地运行。实践数据显示:采用该智能控制装置,灰分检测的绝对误差为0.4%,悬浮液密度波动严格控制在设定值的3‰以内,精煤合格率达到98.2%,且药剂消耗降低了5.6%,人工操作减少了90%,整个装置投用率达到98.3%,可靠性达到99%,稳定了生产工况,降低了生产成本。“系统像有了‘智慧大脑’,稳定性和效率都上了新台阶。”操作员说。
该项目通过算法通用性与模块化设计,不仅能实现单个环节的智能控制,还能够通过整合各个功能模块,实现重介选煤全流程的智能化与自适应控制。这种全流程智能化的控制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还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频率和难度,使得系统更加易于操作和维护,其价值远超单一工艺升级。
未来,中国煤科南京设计院研发团队将融合5G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选煤厂“元宇宙”控制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虚拟调试,并开源部分算法模块,吸引行业伙伴携手共建智能生态,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来源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出版公司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7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智能矿山》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
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聚焦矿山智能化领域产学研用新进展的综合性技术刊物。
主编:王国法院士
投稿网址:www.chinamai.org.cn(期刊中心-作者投稿)
联系人:李编辑 010-87986441
邮发代号:82-476
往期荐读
往期特刊
中国煤科特刊
陕煤集团特刊
神东专栏
重大进展特刊
露天矿特刊
理事单位特刊
红柳林煤矿特刊
创新技术特刊
创刊号
版权声明
本刊对已出版文章持有电子版、网络版及进行网络技术交流和与各网络数据库合作的权利,稿酬一次性付清,版权归本刊与作者共同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