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践 | 高起生: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 推动黑龙江城市高质量发展

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实践 | 高起生: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 推动黑龙江城市高质量发展

图片

大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着力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导支持头部房地产企业,通过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和好服务,打造一批户型更好、功能更全、配套更齐、服务更优的“好房子”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加速住房品质迭代。

黑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高起生/文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黑龙江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贡献更多黑龙江方案。

深入学习领会校准城市发展新航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定位。会议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围绕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公共服务等群众最为关心、最为期盼的问题,部署了7个方面重点任务。我们必须紧扣这一目标定位,把人民至上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取向,作为改进城市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标尺,作为检验城市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努力打造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享有品质生活的幸福美好城市。

深刻理解“城市内涵式发展”核心要义。“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供水、供电、供热等保障能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更好发挥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准确把握“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注重”重要原则。我们要将其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到实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到城市发展决策中来;更加注重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挖掘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黑龙江风格的城市风貌;更加注重存量提质,加强对老旧小区、闲置厂房等改造利用;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统筹好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精准施策打造城市发展新范式

黑龙江作为边疆大省,十年来坚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新城市管理服务,城市建设加速迭代更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将把会议部署的“一个优化”“六个建设”,作为切入点、突破口,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大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着力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引导支持头部房地产企业,通过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和好服务,打造一批户型更好、功能更全、配套更齐、服务更优的“好房子”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加速住房品质迭代。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针对边境城镇、城中村密集、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较多等基础设施薄弱区域,优先构建公共空间体系,补足城市功能、提升门户形象、快速集聚人气,塑造具有黑龙江辨识度的完整社区。

大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从体系上研究绿色低碳的标准、路径及工作方法,持续巩固绿色建筑发展成效,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持续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应用三年行动,大力推广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让城市居民生活享受到绿树、蓝天、碧水的普惠民生福祉。

哈尔滨市道外区新道街口袋公园

大力推动城市文脉赓续,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立“点—线—面”三维立体保护网络,通过精准保护点状遗产、有机串联线性廊道、整体活化历史片区,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聚焦“一五”“二五”工业遗址及中东铁路建筑群实施分级保护,打造“中东铁路历史文化走廊”铁路遗产旅游带串联沿线节点,通过哈达村等片区项目融合基建更新与“非遗”传承。重点打造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文旅休闲街区,为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注入新活力、延续新故事、带来新人气。

大力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治理能力水平。完善城市治理工作体系,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和多场景应用,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一张网”,加快智慧供热、智慧燃气、数字工地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注重攻坚突破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这深刻凸显了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存量提质增效转型阶段,对于城市发展突破困境的核心价值与关键作用。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稳中求进”原则,力争更多创新举措,加快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照”。

在体制机制上下更大功夫。充分发挥哈尔滨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与城市特点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推广“大学校区—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龙头企业集聚区—创新产业化集聚区”的“五区”协同发展模式,构建“产学研城”四位一体融合机制。统筹用好财政、金融资源,完善市场化融资模式,推动平衡公共利益和市场主体的制度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

在实施路径上下更大功夫。以“住房—小区—街区—城区”为更新单元,系统构建特色化、沉浸式消费场景体系,推动空间重构与消费场景升级。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城市,依托中东铁路文化街区、工业风文创园等既有空间载体,通过“文化+商业+旅游”业态组合拳,打造沉浸式主题消费集群。同步推进“夜龙江”经济带建设,在高校周边、滨水区域布局夜间消费业态,形成兼具工业文化与创新活力且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夜间经济集聚区。

图片

夜色下的哈尔滨街景

在政策供给上下更大功夫。以《黑龙江省城市更新条例》为统领,配套出台存量用地混合开发、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等实施细则,加快构建“1+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发挥好财政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对城市更新的引导作用,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设立专项基金、发行专项债券,引导政策性银行支持城市更新工作,形成具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特色的政策供给模式。

在模式拓展上下更大功夫。建立健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的城市体检闭环机制,精准查找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聚焦公共安全、功能完善、转型升级等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建立覆盖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将公众参与嵌入更新单元划定、方案设计、实施监督等全流程,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更新治理格局,推动实现从“被动修补”到“主动预防”的治理模式转型。

值班编委:李红梅

流程编辑: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