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21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
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各族人民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直以来,中国中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世界屋脊之上用汗水浇灌梦想,以担当书写忠诚,让一条条钢铁巨龙穿山越水,一座座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灿烂笑脸绽放希望,绘就了一幅幅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交通先行,打通高原发展动脉
“要想富,先修路”在青藏高原得到最生动的诠释。从青藏铁路到拉林铁路,再到在建的高原铁路,中国中铁人的身影始终闪耀在西藏交通建设的最前沿。
藏铁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中铁就参与建设了青藏铁路一期工程。2001年,公司集结十多家单位近6万名员工,奋战1800多个日夜,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建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拉林铁路
拉日铁路
2014年,中国中铁再征高原,承担拉林铁路建设任务。这条全长435公里的铁路,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穿越47座隧道,架起121座桥梁,桥隧比高达75%。中国中铁建设者们创新破解了高地温、强岩爆、冰积层等复杂地质难题,让西藏正式进入电气化铁路时代。
川藏公路迫龙沟特大桥
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
林芝站
此外,在西藏地区的多条交通动脉中,都有中国中铁建设者战斗过的身影——拉日铁路、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萨段、拉日高速公路、318国道川藏线、滇藏公路、雅叶高速公路……这些重大交通项目极大改善了西藏交通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中国中铁正全力推进高原铁路建设,这条世纪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西藏交通网络,为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
02
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中国中铁始终把改善民生、为民造福作为在藏工作的重中之重。2025年6月20日,由中国中铁承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西藏自治区医院在拉萨正式开诊。该医院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编制床位1499张,规划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已建成床位800张,建成面积12万平方米,是国务院确定的支持西藏发展的“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未来将打造三级甲等国家(高原)区域医疗中心,重点承担全区疑难危急重症疾病的诊疗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任务,实现“大病不出藏”的目标。
西藏自治区医院
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中铁建设者优化施工设计和技术方案,主体结构较计划时间提前1个月实现全面封顶。项目部还投入使用“智慧工地大数据平台”,利用BIM、物联网和云平台等信息技术,被西藏自治区领导称赞为“西藏自治区最规范的工地”。
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
在拉萨附近,中国中铁建设者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一条长5200余米的隧道,这条依山而建的大型隧道并非用来通车,而是用来“通水”。作为西藏自治区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拉萨市旁多引水工程于2023年8月下旬正式动工,预计在2028年建成通水,可满足2030年拉萨市中心城区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同时为林周县城区提供应急备用水源,真正为高原城市“解渴”。
藏南桃谷项目全景俯瞰图
在林芝,一座名为“桃谷”的现代化综合度假区正在稳步建设中。由中国中铁承建的藏南桃谷援藏项目,是助力察隅县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该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重点对游客服务中心进行功能优化,通过增设便民服务台、母婴室及多语种导览系统等措施,显著提升接待能力与服务效率;二期占地约587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主题酒店区、藏文化体验区、入口接待区及园林绿化等,集综合度假、藏族文化体验、户外休闲和交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全面运营后,将提供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多个就业岗位,有助于提升林芝地区就业率,促进当地农产品展销,并推动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宣传。
03
应急救援,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中国中铁在积极参与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在应急救援领域展现央企担当。
参与西藏丁青县山体滑坡抢险救援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西藏队成立于2022年10月26日,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支国家专业救援队,填补了西藏自治区无国家专业救援队的空白。自救援队成立以来,专攻高原极端灾害救援,形成了高海拔、极寒环境下的特种作战能力,累计跨越4省参与抢险救援10余次,营救受灾人员15人。目前,救援队基地项目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主体结构完成封顶,建成后将推动西藏应急救援体系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高效处置”转型,为雪域高原构筑兼具专业性、综合性、可持续性的安全屏障。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安置点板房搭建现场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中国中铁闻令而动,迅速调集所属13家单位的16支队伍共计221人参与抢险救灾,同时调运折叠板房、帐篷、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资4400余件,紧急驰援受灾区域,累计搭建板房1500间,平整场地8万余平方米,开展房屋安全评估1500余户,帮助176户受灾村民清理房屋、搬家安置及财产搜救。
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灾后重建工程
在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后,中国中铁按照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统一部署,再度承担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民房恢复重建工作。项目自5月中旬正式启动,历经三个多月紧张施工,村民新居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104户受灾村民即将迁入新居。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中国中铁联合地方政府及多家摄影协会,共同组织开展“为定日县灾后恢复重建家庭拍摄、赠送全家福照片”公益项目。
04
对口帮扶,共育团结进步之花
2022年7月以来,中国中铁接续承担起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卡若区的庄严任务,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藏东大地,持续创新援藏模式,提升援藏实效。
中国中铁援建的医院
三年来,中国中铁投入援藏资金共计7675万元,派驻多名援藏干部,重点建设投用一批乡镇学校、卫生院、牧场道路、和美乡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幅改善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中国中铁援建的卡若区约巴乡乃通村小学
在教育帮扶方面,投入1550万元为约巴乡乃通村小学新建3706平方米教学楼与宿舍楼,让714名适龄儿童不再翻山越岭求学;在民生改善方面,投入815万元打通海拔4900米的昂通雄牧场13.4公里“生命线”,将牧民出行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1小时;投入835万元建成标准化妥坝乡中心卫生院,显著改善1万余名农牧民医疗保障;投入4090万元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259.56万元。
中国中铁举办首期“感受百年铁路辉煌,走进中国中铁”北京夏令营活动
中国中铁还创新“先见习培训,再入职就业”“小组团区外就业”模式,为西藏籍大学生提供514个就业岗位,吸收应往届大学生188名。同时,成功打造四大“三交”援藏品牌,推动卡若区741人赴内地学习交流,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格桑花在雪域高原绚烂绽放。
从拉林铁路通车,到高原铁路续写天路传奇;从昌都卡若区对口支援,到日喀则抗震救灾;从教育医疗改善,到产业就业帮扶……中国中铁人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斗志,践行着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中铁将继续与300多万高原儿女一道,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雪域高原续写“汉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格桑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军体、陈英栋
内容来源丨股份公司党建工作部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