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由铁一院勘察设计
中铁十一局承建
全长14.742公里的
西十高铁天竺山一号隧道顺利贯通
标志着西十高铁陕西段
全线15.5座隧道全部贯通
为西十高铁按期开通
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为我国长大高铁隧道施工
积累了宝贵经验
贯通后的天竺山一号隧道
安至十堰高速铁路是陕西“米”字形高铁网中重要的一“捺”,该条高铁途经西安、商洛、十堰三市,接入已建成的武汉至十堰高铁,新建正线长255.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陕西段总长169公里,沿途设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5站。
应用智能化机械设备
天竺山一号隧道穿越秦岭南麓低山区,最大埋深约690米,Ⅳ、Ⅴ级围岩占比超过58%。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危岩、落石、断层破碎带、岩溶、突泥涌水等不良地质,是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和Ⅰ级高风险隧道,施工难度高、环保要求严、安全风险大。
获评省部级QC成果
为打造高品质隧道工程,中铁十一局项目团队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持续深化精品工程创建,积极应用智能化机械设备,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隧道全工序施工采用三臂凿岩台车、智能信息化衬砌台车、全液压自行式仰拱栈桥等10余套先进机械设备,打造全机械化施工流水线,实现安全穿透式管理。同时,建立信息化调度指挥中心,借助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适时调整施工参数,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开展工装工艺研发
为攻克长大隧道施工难题,该项目采用“长隧短打”模式,设置隧道进口、出口、斜井、1号和2号横洞及平行导洞等作业面同步施工,实现多工序平行作业、有效衔接。同时依托重大铁路工程建设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发明创造和科研课题研究,先后推出了如《基于模数一体的铁路数字工程创建关键技术研究》、扇形无痕冲顶工装、矮边墙柔性调整块、锁脚锚管安装定位等20余项创新性工艺工装。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QC成果5项。
十高铁线路图
此外,由于线路要穿过秦岭高中山区,生态系统独特,环水保要求高,该项目通过施工废水清污分流、隧道弃渣利用等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充分保护秦岭山区的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绿色”高铁精品工程标杆。
建设中的西十高铁陕西段
西十高铁开通后,西安至十堰实现1小时内到达,西安至武汉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左右,将为进一步完善全国高速铁路网,拉近陕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时空距离,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助力秦巴山区乡村振兴,更好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