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突发!从新能源新势力遭遇大量质量投诉说起!

突发!从新能源新势力遭遇大量质量投诉说起!

结合近期某新势力等品牌集中投诉案例:

7月22日,据官方媒体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大象新闻报道:

有车主表示,花几十万买的车,才一个月就不敢开。某新势力售后表示示已找到原因,是下摆臂球头质量问题,不影响安全,会尽快为车主解决问题。但车主们对售后的处理方式和解决方案并不满意,希望厂商能给出更妥善的处理办法。据介绍,目前两个维权群里已经有近400名车主,全是这个下摆臂异响。

多个投诉平台上出现对新势力汽车下摆臂异响问题的投诉:

此外,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也有多起某新势力汽车下摆臂异响的投诉。还有车主表示,买了不到两个月的新车千余公里发生下摆臂异响,已更换一次,又出现了二次异响严重的质量问题 。

目前某新势力汽车官方还未就此问题进行回应,最终一切以官方回应为准。

接下来,从技术特性、行业痛点、政策改革等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突发:质量投诉风暴暴露行业系统性风险
  1. 某新势力汽车投诉潮
    • 2025上半年投诉激增

      某新势力因“降价增配”“吃胎偏磨”等问题投诉指数暴涨5338%,豹5因召回方案不合理投诉激增5942%。

    • 典型故障集中

      :车身异响(占投诉量32%)、动力电池故障(18%)、辅助驾驶失灵(如AEB误判率23%)。

  2. 行业共性问题
    • 三电系统隐患

      :电池续航虚标(如某新势力塔07实际续航仅标称44%)、电机异响等成为投诉重灾区。

    • 售后矛盾激化

      :车企降价策略(如某新势力势D9清库存降价3万元)引发老用户维权,叠加维修成本高企,进一步推高保险赔付压力。

🔧 二、技术特性:高维修成本的底层逻辑
  1. 核心部件天价维修
    • 电池更换成本

      :占整车价格30%-50%,9万元车型电池损坏赔付可达12万元,直接超过车价。

    • 一体化车身设计

      :碰撞后需整体更换(如特斯拉车门把手维修费达2400元,为燃油车4倍),零整比超700%(燃油车仅300%-400%)。

  2. 智能化配置推高风险
    • 精密设备易损

      :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碰撞后需更换总成,纯电车维修成本比燃油车高20%-31%。

    • 充电场景新增风险

      :电网故障、线路老化等纳入保险责任,赔付概率提升15%。

📊 三、行业痛点:数据缺失与使用场景恶化风险
  1. 定价模型滞后
    • 历史数据空白

      :新车型上市前6个月缺乏理赔数据,基准费率偏差率达40%。

    • 系数限制过严

      :自主定价系数范围0.65-1.35(燃油车为0.5-1.5),高风险车型无法充分提价。

  2. 营运车辆占比畸高
    • 网约车渗透率

      :新能源营运车占比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出险频率提升37%。

    • 驾驶行为风险

      :年轻车主(35岁以下占比高14%)+单踏板模式适应期,事故率比燃油车高25%。

💸 四、保费高企的直接推手
  1. 专属条款的“双刃剑”
    • 2021年专属保险新增“三电保障”“充电责任”,保费普涨30%-40%,但赔付率仍超100%(137个车系承保亏损)。

  2. 维修体系封闭垄断
    • 授权维修壁垒

      :核心部件仅限4S店维修,工时费溢价达300%(如特斯拉授权网点钣金喷漆价为第三方2倍)。

    • 以换代修模式

      :电路板损坏需更换整个控制器,理赔金额飙升50%。

🛠️ 五、破局之路:政策改革与技术降本
  1. 监管层重拳出击
    • 四部门21条新规

      :强制车企开放维修体系,推动零部件多渠道供应;试点“车电分离”保险(电池单独投保降低风险)。

    • 风险分担平台落地

      :“车险好投保”平台承接高赔付车型,50万辆高风险车获保障。

  2. 技术创新降本增效
    • 模块化电池设计

      :宁德时代CTP3.0技术实现电池包局部更换,维修成本降低60%。

    • UBI动态定价

      :基于驾驶行为数据(如急刹车次数、夜间行驶占比)提供最高15%折扣。

💎 结语:从阵痛到重构

理想等品牌的投诉风暴,撕开了新能源车“高增长、高风险”的行业真相。保费高企本质是技术迭代超前于保险定价能力、维修生态封闭导致成本转嫁的必然结果。随着政策打通数据壁垒(如三特征温度预警模型)、技术推动维修降本(如开放式电池维修标准),新能源车险终将回归“风险定价”本质。消费者应对建议

  • 优先选零整比低于500%车型(如比亚迪刀片电池车型);

  • 投保时叠加“里程计价”(低里程用户省25%)和驾乘意外险(比座位险便宜30%);

  • 维权需留存证据:续航虚标需索要厂家测试报告,质保争议引用《新能源车三包补充条款》。

当技术创新不再以用户成本为代价,当保险真正成为风险的“缓冲器”而非“放大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才真正驶入可持续轨道。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感谢关注!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5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