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端:新疆原煤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2025年1-5月新疆原煤产量为22396.4万吨,同比增长9.8%,5月新疆原煤产量4665.1万吨,同比增长18.8%,预计1-6月新疆原煤产量达2.75亿吨。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煤炭价格承压下行、煤矿库存普遍高企的背景下,1-5月新疆产量仍能实现强势增长,核心在于政策性稳产保供的刚性要求和部分煤矿的投产、投建。同时,新疆煤矿固有的成本优势保障了其在低迷价格环境下的生产持续性,而疆煤外运通道的持续优化与运费下调则为扩大市场份额、刺激生产提供了关键的外部支撑。这些因素相互叠加,有效对冲了市场疲软的压力,共同促成了新疆成为当前全国煤炭增产的最重要区域,并驱动其原煤产量保持全国领先的快速增长态势。
二、需求端:火电受清洁能源挤压,煤化工需求良好,疆煤外运量保持温和增长
煤电方面:2025年1-5月,新疆总发电量2187.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1%,反映出区域电力需求整体承压;从电力结构看,火电发电量156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8%;水力发电量11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风力发电量301.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太阳能发电量195.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6%。数据表明新疆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合计615.9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28.2%),但火电仍为主导(占比71.7%)。
煤化工方面:尽管当前煤炭市场面临新能源替代冲击与需求放缓压力,但规划中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将大幅提升煤炭就地转化能力。新疆目前已初步构建以准东、吐哈、伊犁等为主的煤化工产业发展集聚区,以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新疆在建及拟建煤化工项目投资规模超8000亿元,其中,规划煤制烯烃项目共9个,合计1195万吨,投资规模2575亿;煤制天然气项目11个,合计400亿方,投资规模3109亿;煤制油项目3个,合计700万吨,投资规模1043亿。2024年以来,新疆有多个现代煤化工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新疆煤化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接下来5年投资额或超5000亿元,新疆煤化工预计迎来投资建设高峰时期。但当前煤化工项目仍处集中建设期(平均建设周期3-5年),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化产能,在原煤需求上,存在需求的滞后与目前原煤产量快速增长的矛盾,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错配,长期看,未来会形成良性循环,仍然保持70%疆内本地消纳,30%外运出疆的格局。
疆煤外运方面:1-5月疆煤外运总量约57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速显著放缓,其中:通过铁路外运3798万吨,同比增长6.8%,预计1-6月疆煤外运总量约6800万吨。疆煤外运增长态势显著放缓主要受三重因素制约:一是需求疲软压制利润空间:2025年煤炭需求不足态势延续,导致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同比下跌超30%,削弱了新疆煤炭外销利润;二是高基数效应放大增速压力:2024年通过铁路运输疆煤外运量同比激增50.2%,创历史新高,使得2025年增速在基数效应下承压;三是运费政策对冲效果有限,尽管新疆铁路部门自3月起实施运费下浮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但需求端疲软仍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充分释放。
三、下半年新疆煤炭市场展望
供应端:2025年,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新疆原煤产量仍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从长期趋势来看,新疆已成为全国煤炭主产区中增长最为显著的地区。数据显示,2021-2024年期间,新疆原煤产量从3.21亿吨跃升至5.41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9%,累计增量达2.2亿吨。特别是在2022年突破4亿吨产能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实现了5亿吨的产能跨越,展现出强劲的产能扩张势头。从2025年1-5月的生产数据来看,在全国四大煤炭主产区中,新疆以9.8%的同比增速领跑,显著高于内蒙古(0.9%)、陕西(3.1%),仅次于山西(13.6%)。
新疆煤炭的后市展望,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疆原煤产量仍将保持较高增速,但需警惕以下风险因素:1)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可能抑制企业生产意愿;2)疆煤外运经济性面临挑战;3)下游需求疲软可能传导至上游生产端。综上,尽管新疆原煤产量增长势头强劲,但上述风险因素将对未来产量形成实质性制约。因此,在强劲的产能扩张背后,需高度关注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引发的产量增长放缓甚至阶段性波动。在目前市场弱势情形下,煤炭生产企业的亏损比例预计还将扩大,预计要超过60%的企业亏损(部分企业二季度已小幅度亏损或盈亏平衡附近徘徊),下半年各企业需要重点注意经营风险。
需求端:煤电方面,新疆已建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大电网格局。2024年,新疆外送电量达1264亿千瓦时,连续五年实现外送电量破千亿,年均增长4.6%。今年6月10日,“疆电外送”第三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新疆电力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在“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顺利投运之际,第四通道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第四通道疆电(南疆)送电川渝工程,于2024年9月28日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000亿元,工程建成后可大大提升南疆地区电力外送能力。“疆电外送”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清洁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新疆的能源利用转型正在提速。2025年1-5月,全区新增新能源装机2688万千瓦,同比增长126.6%,新能源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占全区电源总装机比重达60%。随着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对火电的替代作用将不断增加。煤化工方面,依托新疆煤炭资源优势,未来煤化工将成为主要消纳途径。预计今年年底新疆嘉国伟业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600万吨低阶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投产,还有新疆慧能煤清洁高效利用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投产在即。假设上述项目全部顺利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新疆煤炭本地消纳能力。综上,疆电外送通道的快速扩容为疆煤消纳提供支撑,但新能源装机的爆发式增长将加速替代火电需求;与此同时,煤化工项目的集中投产,有望成为拉动本地煤炭消费增长的新引擎,推动疆煤消纳结构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扫一扫咨询👇
疆煤外运:北翼通道临哈线作为未来物资的核心增量通道能力来源,目前正在加速推进。根据规划,新疆要继续围绕哈密、准东区域煤炭富集区,建设梧桐水至淖毛湖铁路、将淖铁路二线等,建成后北翼铁路大能力通道运能更足,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更多支撑。疆煤外运的主要公路通道包括G30连霍高速、312国道、G7京新高速、淖柳公路等。G7高速为新建高速公路,整体产能利用率尚有发展空间。淖柳公路作为区域的重要矿用公路,已启动项目改扩建。综上,铁路运力虽持续升级,但短期铁路运力瓶颈仍将制约外运增量,预计下半年铁路外运量仍将保持温和增长。
短期来看,供应端,新疆原煤产量保持强劲增长,2025年1-5月同比增速达9.8%,领跑全国主要产区,产能扩张势头显著;但需警惕煤炭价格低迷、外运经济性承压及下游需求疲软对生产端的潜在抑制。需求端,尽管“疆电外送”通道扩容和煤化工项目集中投产为本地消纳提供支撑,但新能源装机爆发式增长加速替代火电需求,导致煤炭整体消费增速弱于供应。此外,疆煤外运虽通过铁路“一主两辅”及公路网络扩能逐步缓解运力瓶颈,但短期内运输效率提升仍需时间,进一步凸显供需阶段性失衡。综合来看,下半年新疆煤炭市场或延续供应宽松格局,需密切关注价格波动、外运效率及煤化工投产进度对供需结构的动态影响。
远期来看,生产端随着煤炭生产开发西移,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将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消费端随着“三基地一通道” 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新疆煤炭“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的消费格局已经形成,煤电、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煤炭需求增长潜力大。
来源 | 新疆煤炭交易中心
编辑 | 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会议👇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