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鞍钢集团在西澳大利亚投资的卡拉拉铁矿(Karara Mining)项目的最新情况综述,涵盖产量、销售、盈利及股东结构等关键信息:
一、项目背景与最新运营情况资源储量与设计产能
资源基础:卡拉拉铁矿位于西澳中西部,矿区面积156平方公里,已探明磁铁矿储量24亿吨,设计年处理原矿2100万吨,年产高品位铁精矿800万吨(铁品位68%以上)。
项目定位:作为全球大型磁铁矿项目之一,鞍钢集团于2007年与澳企金达必金属公司(Gindalbie Metals)合作开发,旨在为中国钢厂提供稳定原料。
运营挑战与产能调整
产能利用率低迷:2025年实际产量持续低于设计产能,主要受制于磁铁矿选矿工艺复杂、设备老化及高成本压力。2024年铁精矿实际产量约600万吨(为设计产能的75%),2025年预计维持相近水平。
成本劣势:磁铁矿需经破碎、磁选、造球等多道工序,完全成本超100美元/吨,远高于主流赤铁矿(DSO矿)的60-70美元/吨成本。
产量数据
指标设 计 值2024实际2025年预测产量800万吨600万吨600-650万吨数据来源:行业报告及企业公告销售模式与流向
关联交易主导:超90%铁精矿通过长协销往鞍钢集团旗下钢厂(如鞍钢股份),定价采用 “普氏指数基准+品质调整” 机制。
外部市场受限:因成本高企,国际市场份额极小,仅少量现货销往东南亚钢厂。
持续亏损与减值压力
历史亏损:自2013年投产以来,受制于高成本与矿价波动,项目长期亏损。2024年因矿价低迷(普氏62%指数均值94美元/吨),金达必公司对卡拉拉资产计提6.4亿澳元(约36.6亿人民币)减值,鞍钢按持股比例同步确认损失。
2025年盈亏平衡点:需矿价维持在105美元/吨以上方可盈利,但当前矿价(2025年6月约94美元/吨)仍倒挂。
融资与债务压力
截至2024年底,卡拉拉矿业净流动负债达6.23亿澳元,依赖鞍钢集团协调融资(一期3亿、二期4亿美元)维持运营。
治理争议
控制权博弈:攀钢钒钛(鞍钢子公司)名义控股卡拉拉,但实际运营由鞍钢集团主导,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均来自鞍钢,引发“资产注入后管理权未移交”质疑。
关联交易风险:鞍钢股份2025年计划从卡拉拉采购30亿元铁精矿,被指“输血续命”,但企业声称定价符合市场规则。
当前困境
成本与市场倒挂:磁铁矿加工成本比赤铁矿高30-40美元/吨,在矿价下行周期生存压力加剧。
技术依赖:选矿技术依赖鞍钢本土团队,澳洲本地化运营能力不足,影响效率提升。
潜在转机
鞍钢内部需求支撑:鞍钢集团年铁矿石需求超1亿吨,卡拉拉产能可被内部消化。
政策协同:中国“基石计划”推动内矿溢价,或间接提升磁铁矿竞争力。
西澳州政策支持:2025年西澳推出“Future Made in WA”计划,14亿澳元投资清洁能源与矿业升级,或降低卡拉拉能源成本。
鞍钢卡拉拉铁矿当前处于产能未达产、持续亏损状态,2025年产量预计600-650万吨,销售高度依赖鞍钢内部采购。其生存依赖关联交易与股东支持,但高成本结构矿价疲软导致短期扭亏无望。未来需关注:
鞍钢内部整合:能否通过管理优化降本10%以上;
矿价走势:若重回110美元/吨以上,或现转机;
西澳政策红利:清洁能源补贴能否降低电力成本。
建议投资者追踪鞍钢股份(000898.SZ)关联交易公告及攀钢钒钛(000629.SZ)减值计提动态,以获取最新财务影响评估。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