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中国铁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指导工作,提出“五大人才培养工程”,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越来越多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公司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基层强,则企业强;基层兴,则企业兴。项目是创誉创效的“主战场”,是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线阵地”,是干部职工追求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平台”。作为项目的“领头雁”,项目经理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优劣,直接影响项目的成败。中国铁建高度重视项目经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长周期考核,围绕“4阶段22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力争打造一支策划能力突出、执行能力突出、管控能力突出、团队建设能力突出的优秀项目经理梯队。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经理队伍建设,中国铁建今年开展特级、一级项目经理评选工作,经认真考察、层层筛选,田红星等28人获评中国铁建“特级项目经理”“一级项目经理”。为充分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本报特刊发4名“特级项目经理”优秀业绩,激励广大项目经理见贤思齐,以先进为标杆,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在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高质量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贡献更加澎湃的力量。
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铁“四电”集成工程指挥中心,刘永进的目光专注于电缆敷设进度数据,扫过每一个关键节点,不时与身旁的技术人员低声核对。作为中国铁建特级项目经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的资深项目管理人员,刘永进与“电”打了三十五年交道,先从大局着眼的同时,严抠每一个细节,早已成为他恪守不移的职业准则。
刘永进与现场技术人员在雄商高铁项目深州东配电所部署施工工艺
2005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久,国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彼时,刘永进出任苏丹麦罗维50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项目经理。面对陌生的环境、迥异的文化、高温干燥大风的气候,刘永进带领团队一头扎进现场。为吃透当地情况,他带着翻译逐字研读法律条文、安全环保标准,并融入施工环节,化被动为主动,确保项目施工顺利开展。当强电流最终奔腾在尼罗河畔崭新的输电线路上,不仅结束了苏丹无500千伏电网的历史,更以过硬的工程质量和履约能力,为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赢得了响亮的信誉,还取得了工程超预算收益率4.15%的成绩。
刘永进参与建设的苏丹麦罗维50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全景
2013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铁路网加密战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热火朝天。刘永进担任兰新二线新疆段“四电”集成工程项目常务副经理,直面世界级难题——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建设。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给精密的通信信号设备和接触网系统带来严峻挑战。
刘永进(左一)在现场检查信号施工
面对挑战,刘永进将项目管理标准化推向新高度。他主导编制了涵盖日常管理、施工组织、技术、安全、质量五大方面的《管理制度汇编》,成为项目运行的“铁律”。针对大风环境,他带领团队积极应用和验证防风关键技术,其参与的《戈壁大风区高速铁路防风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令他引以为傲。
当这条钢铁巨龙成功穿越千里狂沙时,其“四电”系统以高可靠性保障了列车安全高速运行。项目不仅实现了预期收益率,更以卓越品质获评詹天佑奖,刘永进个人也荣获“国家优质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
刘永进参与建设的兰新二线
随着中国高铁建设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新阶段,2017年,刘永进参建京沈客专京冀段“四电”集成工程。此时,“智能建造”“数字中国”方兴未艾,中国铁建建设者责无旁贷地站在了转型前沿。
刘永进在安全大讲堂承诺筑牢安全责任墙
刘永进敏锐地将创新焦点锁定在数字化升级。他提出并实践“决胜开局、方案预控、技术入手、经济结束”的管理理念,以“跑步进场”的效率推动智能建造落地。施工中,他力推全路首次采用“数字型光纤直放站”的移动通信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系统多径干扰的顽疾,大大提升了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最终荣获河北省建设工程最高奖“安济杯”和“铁路优质工程一等奖”,为后续项目铺设了坚实的“数字基石”。
刘永进参与建设的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
刘永进的履历几乎与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的大发展同步。宝中线、南昆线、津霸线、朔黄线、内昆线、渝怀线、宜万线……一条条铁路线上都留下了他深耕的足迹,传承着“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
如今,在雄商高铁这一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干线上,这位精细化管理的“行家里手”再次俯身于施工图前,带领团队强化过程控制主线,将“精益求精、善作善成”的理念融入每一道工序的把控,以实干匠心浇筑时代通途。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