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新型储能技术应用和市场前景引发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新型储能技术和市场对于传统能源企业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相较于国外,参与机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储能电站面临调用频率低、利用率不高、回报周期长等困境,致使储能短期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需进一步完善储能市场参与保障机制。
对此,曾毓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完善新型储能市场参与机制,包括电价机制、成本疏导机制以及容量补偿机制等。扩大峰谷价差,为储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留出合理的盈利空间;基于现行电价机制,扩大市场交易电价浮动区间,使电价能切实反映不同时段电能的供求关系。
二是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推动辅助服务费用向电力用户侧合理分摊。增加爬坡、系统惯量等能够充分发挥新型储能技术效能的服务品种,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辅助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原则,推动所有受益主体共同分摊相关费用。”曾毓群说,应完善容量补偿机制,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核定规范及实施细则。短期内,可参照抽水蓄能和煤电相关标准,完善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实现“同工同酬”,消除灵活性资源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长期来看,应适时向容量市场过渡,借助市场定价机制,精准反映稀缺程度。
三是尽快构建新型储能安全保障机制。可借鉴电力行业的定期检修机制,建立适用于新型储能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检测方案,明确储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条件、方法以及周期等,及时排查并剔除“带病”运行的储能设备,确保储能电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安全可靠运行。
作者:本报记者 丰硕 版面编辑:鄢丽娜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