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钢管“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工序/设备”公示总结
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张亚彬
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是我国“八五”期间为保障能源安全战略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控股子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无缝钢管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天津钢管具备年产35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能力,其中油井管年产能超过150万吨,在国内无缝钢管市场,特别是高端油井管市场保持较高市场份额,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缝钢管产销量、出口量长期保持国内领先。
统筹推进工作,践行双极致理念
天津钢管践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极致成本、极致效率”的经营理念,积极打造敏捷型组织,将能效标杆创建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方案,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措施落实到位。天津钢管成立专项工作组,从管理优化、能源及生产计量数据完善、检化验与数据平台建设、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制定推进计划,系统性推进能效提升。通过开展工序和系统层面的能源诊断工作,对存在的节能潜力进行梳理,对标前沿技术,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及工艺改进,全面提升能源效率。
2024年6月,150t电炉获得中钢协“全国重点大型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优胜炉称号。
管理与技并举,实现能效跨越式提升
自启动能效标杆示范创建工作以来,天津钢管通过开展系统节能诊断、电平衡和炉窑热效率测试、员工合理化建议等措施,全面深挖节能降碳潜力。
在管理方面,天津钢管以能源管理碳管理体系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全公司的节能低碳管理框架,将能源、碳排放管控融入日常管理深入开展工序能耗管控与考评,将吨产品能耗指标分解至各生产单元,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有效激发了基层单位节能降碳主动性;结合分时电价政策,实施错峰生产,强化能源空耗管理,大幅降低非生产期间能源消耗;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内部企业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分析自身在能效与碳排放方面的差距及不足,制定解决措施并落实;实施余热资源整合,将全公司余热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最大限度发挥余热余能设备能力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中心集中管控+区域点巡操维”的能源管理新模式,为精细化能源与碳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节能技改方面,天津钢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39.77MW,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实施168机组智能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年减少天然气消耗799万立方米,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建设分质供水改造项目,实现不同品质工业水的分类应用,入选《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年购买2亿千瓦时绿电,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称号。
“新”引领,获得能效成本“双丰
通过能效标杆示范创建培育,天津钢管各项能效指标均有效提升:吨钢余热蒸汽回收提高14.01%,吨钢成本同比下降4.37%,获得极致能效和极致成本“双丰收
培育期间电炉工序实施检修期间电炉严格按照规定停送介质节点,降低空耗;优化除尘风机运行方式,非冶炼期间实现除尘风机自动降速;出钢时间期间把氧枪天然气吹扫改为氮气,降低天然气消耗;电炉冷炉开炉,采用三包铁水开炉,停机检修从全废钢烧炉底,创新加铁水烧炉底降低电耗等4项节能措施,共减少工序能耗3.77kgce/t。能效标杆工作自启动至验收公示,历时近两年时间,公司领导统筹谋划,成立计量、平台和检化验三个工作组,完成总体任务12项、各工作组任务32项,完善计量点位55处、按要求进行检化验110余次、完成CNAS扩项并取得认可能力范围批复。2024年购入绿电2.40亿kWh(国网绿电+自产光伏绿电),150t电炉减少工序能耗6.97kgce/t、90t电炉减少工序能耗4.76kgce/t。
2025年9月22日,天津钢管电炉工序通过了中钢协“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工序”验收并公示是天津市首家通过能效标杆示范工序公示的钢铁企业,成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起点。
未来,天津钢管将以电炉能效标杆示范工序公示为契机,充分发挥极致能效的引领与示范效应,持续提升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程,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总体目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