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绵阳论道觅新径,破局立新启鸿篇|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圆满落幕!

绵阳论道觅新径,破局立新启鸿篇|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圆满落幕!

图片

2025年11月2日,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绵阳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协会主办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绵阳市腾晖建材有限公司、绵阳新祥亨建材有限公司、成都基业长青鑫源建材有限公司、绵阳建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北京鸿游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智勤新材料技术(河北)有限公司协办“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在四川绵阳富临桃花岛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以反内卷 破困局 变思路 促发展”为主,围绕混凝土行业绿色化、数字化、低碳化等热点议题,开展了多场专题报告与研讨,经过精心筹备和组织,共有0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期间,共有10余家企业参加了组委会同期举办的“混凝土新产品、新设备展示会”。

原绵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钟正军先生、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四川省散装水泥与预拌砂浆推广发展协会李正禄会长、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谢永江研究员、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重庆大学杨长辉教授、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助理孙继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副总工闻宝联教授级高工、西南科技大学李嘉华教授、中建材华构科技有限公司侯键频总经理、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主任马永胜正高工、绵阳市建设监理协会会长/四川伟业启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喻浩城、绵阳市建筑行业协会会长四川海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鲜红強、绵阳市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四川正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海涛、绵阳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协会会长绵阳建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璋国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朱敏涛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峰绵阳市腾晖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理洪、绵阳新祥亨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羊东、成都基业长青鑫源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建枰甘肃省建筑业联合会混凝土砂浆分会会长金泗才兰州市混凝土砂浆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惠民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兆珑北京市政高强混凝土有限公司总工李彦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广田高级工程师、青岛市预拌砂浆(混凝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军南充市顺嘉高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平、总经理乐智会、重庆市庄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娟、恒源兴银(宁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惠银、龙岩市兴砼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敏质、临沂大宇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华泰敦煌市政商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多成、盐城市联达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加春河北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邸洪江遂宁安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蓝新宇慈利鼎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荣杰新疆鼎天力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平潍坊京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斌四川庄大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江河北雄安容西混凝土有限公司总工褚雅楠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总工刘登贤西安同成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钟佳墙、山西省阳泉市建筑业协会技术顾问宋剑龙高级工程师、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CEO汪军、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清林、徐工施维英营销公司副总监兼西南大区总经理王赫、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政律师、烟台大学周新刚教授、重庆大学张晓明教授、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高文博、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兆珑、新特新材料集团(河南)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水利事业部工程师何杰、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塔筒工程部研发高级工程师郭立鹏、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金君、河北邯郸德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小麟、长春市万龙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厂长李想、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研发部长殷继伟、湖南建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用户增长与资产运营总监赵智斌、西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徐迅、北京鸿游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高级工程师李长建、成都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主任范晓玲、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特聘副教授侯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盛会。

原绵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钟正军先生致辞。钟主席热烈欢迎与会嘉宾的到来并介绍了绵阳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强劲的科创动力。钟主席强调本次大会以“反内卷、破困局、变思路、促发展”为主题,旨在汇聚行业智慧,共商发展大计,为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廓清迷雾、指明方向。作为东道主,绵阳已做好周全准备保障大会顺利举行,并诚邀与会嘉宾感受绵阳的独特魅力,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绵阳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协会朱璋国会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会议是一次凝聚共识、探寻破局之道的“思想盛宴”与“发展集结”。大会将通过权威政策解读、前沿科技分享与管理经验交流,引导行业从同质化竞争的“红海”驶向依靠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与价值共创的“蓝海”,共同推动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迈向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谱写“遇见绵阳,砼行辉煌”的新篇章。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峰致辞。薛总提出破局三路径:以“智改数转”降本增效,从根本上跳出价格战;以“绿色新能源”为战略方向,打造增长新引擎;以“开放协同”构建产业新生态。薛总倡议共建“西南绿色建材创新联盟”,推动行业从“规模”竞争走向“质量”共赢,共同开拓超过1.2万亿元市场的新未来。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助理孙继成博士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旨报告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主持

中国建材联合会特别副会长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作《新形势下砂石和混凝土行业的挑战与机遇》的主旨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指出砂石和混凝土行业正面临市场需求收缩、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行的严峻挑战。胡幼奕建议,企业重新审视经营逻辑,将“先求生存,再谋发展”确立为现阶段的战略核心。一方面,通过优化管理、削减成本、提升效率来筑牢生存根另一方面,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流程、满足客户核心需求来推动创新与转型。报告中,胡幼奕还就打造独特价值、善用平台资源、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等内容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号召企业主动适应变化、加快行动节奏,把握行业洗牌过程中的新机遇,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建筑学科教授李嘉华在《绿色混凝土及其发展现状》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绿色混凝土的概念与内涵,回顾了国家支持绿色混凝土发展的主要政策,综述了当前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最新动态,为我国混凝土行业绿色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华构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侯键频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推动混凝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中,提出了一套以“纵横融合”为核心的战略矩阵。他主张企业应同步推进“纵向深化”(技术驱动的产品价值攀升)与“横向整合”(P+EPC+O模式的价值链覆盖),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向“建筑工业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永江在《高原复杂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施工技术》报告中,深入分析了高原复杂环境对混凝土施工及服役的影响,揭示了混凝土性能劣化机理,提出了高原铁路混凝土的制备新技术和施工解决方案,为复杂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路径。

25日下午,“困境突围”专场由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试验室蒋俊副教授、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新材料所副所长黄清林共同主持,多位企业代表与学者分享实战经验。

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登贤在《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工厂搅拌站的数智化蝶变之路》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华西绿舍自2019年以来通过自研“一套砼智造系统”(ICPS系统),构建业务“五大应用”,实现全流程“五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全面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

重庆大学教授杨长辉在《碱矿渣胶结材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碱矿渣胶结材的组分调控、碱矿渣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研究成果,分享了标准制定进展和典型工程应用案例,并指出了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

重庆市庄大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娟在《变思路,破内卷:一个砼行人的新媒体赋能与通包实践》中,提出工程人破局关键在于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她分享了通过新媒体打造专业IP赢得信任,以及通过通包模式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实践经验。

徐工施维英营销公司副总监兼西南大区总经理王赫介绍了《徐工混凝土机械成套化绿色解决方案》,该方案以电动化、混动等新能源设备为核心,覆盖搅拌、运输、泵送全流程,通过智能协同与零排放作业,为客户提供高效、低碳的一站式施工支持。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李政在《混凝土企业法律风险与应收账款清收实务》报告中,深入分析了行业下行期混凝土企业面临的民事法律风险,特别是应收账款清收难题,提出了诉讼-执行一体化的风险防范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和规避合同风险。

烟台大学教授周新刚在《混凝土配合比AI设计及其质控数智化》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约束方程,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AI设计的框架、方法及其系统,以及砂石骨料全过程实时智能质量监测传感技术及其集成的数智系统。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敏涛在《混凝土产业链协同绿色低碳数智化发展思考》报告中,分享了建材科技基于产业布局、部门职责、科研创新和相关方合作,打造从研发到应用的高质量发展闭环的实践经验,以及创建的混凝土高端数智化管理平台。

同期举行的“风电塔筒混凝土技术与应用专题研讨会”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马永胜正高工、李虎成高工共同主持,十余位专家围绕风电混塔技术展开深入交流

重庆大学教授张晓明在《混凝土在超大容量风电机组支撑结构中的应用》报告中,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塔筒、钢-混凝土组合塔筒及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塔的设计理念与工程实践,相关成果显著提升了结构刚度与抗裂性能。

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彦昌在《驭风而上,筑基未来——风电塔筒混凝土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报告中,针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所遇到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浇筑和养护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见解。

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高文博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风电混塔的应用》报告中,以混塔结构特点提出风电混塔管片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型关键指标,例举了C100混凝土设计、优化、检测与应用实例,并提出了常见缺陷防控措施。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水泥制品研究中心工程师陈劲戈在《UHPC降本增效为风塔发展提速》报告中,通过天然砂替代、颗粒级配优化等本土化创新路径降低原料成本,结合C150风电混塔案例,为UHPC混塔向低成本方向突破提供技术参考。

湖南固力工程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兆珑在《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风电塔筒的应用》报告中,系统解析了UHPC材料的抗压、抗裂、抗氯离子侵蚀等特性,阐述了利用UHPC材料选配、复合结构设计优化等关键技术实现使用寿命超长且基本免维护的风电塔筒。

新特新材料集团(河南)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水利事业部工程师何杰在《风电混塔新材料应用与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报告中,通过对各环节出现的缺陷进行严谨的评估和处理,应用新的技术方案和材料,使结构重新达到安全使用状态。

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塔筒工程部研发高级工程师郭立鹏在《高强低弹模塔筒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报告中,针对混塔高弹模对于风机运行中的影响,详细阐述了高强低弹模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原则及配合比设计方法。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金君在《严寒地区风电混塔智能蒸养提质增效之道》报告中,系统分析了智能蒸养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养护工艺,在严寒地区风电混塔混凝土中应用的机理与效果,通过精准的动态温控算法实现对混凝土水化过程的主动干预与优化。

河北邯郸德煜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小麟在《超细粉在风电塔筒中的具体应用》报告中,提出做好风电混塔混凝土关键的三部曲:粉体级配、骨料级配和加入功能性小料(保水流变剂),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开裂概率,让强度稳步发展。

长春市万龙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厂长李想在《高强混凝土在风力发电混塔中的应用》报告中,系统总结了风力发电行业混凝土原材料标准、混凝土性能、强度检测要求,以及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易出现的问题与预防措施。

随后以“混凝土应用过程中服务难点应对”为主题的沙龙正式启动。沙龙由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主持。参与本次沙龙的嘉宾有: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闻宝联教授级高工、河北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高峰 、北京建工新材副总经理李彦昌教授级高工、西安同成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钟佳墙重庆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技术总经理陈家全、青龙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高文博

沙龙旨在汇聚行业智慧,直面当前预拌混凝土领域最为棘手的应用服务挑战。在行业面临“量价齐跌、竞争内卷”的严酷环境下,企业不仅承受着恶性竞争带来的压力,更面临着因成本管控、新材料应用等引发的各类技术难题与服务困境——从表面缺陷、裂缝控制,到固废利用带来的新问题,均成为制约企业发展与服务提升的关键瓶颈。通过此次交流,希望搭建一个开放、务实、协同的对话平台,推动各方共同探讨应对服务难点的新思路、新技术与新方法,助力企业提升应用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行业寒冬中寻突破、于变局中开新局。

互动交流

图片

图片

11月26日,会议精彩继续。“高质量发展”专场会议由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邓志华和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杨莉高工共同主持,多位青年科技骨干发表前沿报告

图片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研发部长殷继伟在《低碳胶凝材料在高强混凝土中的范式变革——基于多元耦合体系材料设计与性能突破》报告中,提出了“分散-激发-改性”一体化助磨体系,通过多目标优化和遗传算法,构建了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具有高强度、低碳排放和优良耐久性的混凝土材料。

图片

湖南建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用户增长与资产运营总监赵智斌在《混凝土188平台:共建行业数字生态,赋能产业高效互联》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平台的战略定位、核心功能模块及小程序端优化成果,展示如何通过数据赋能与移动端体验升级,助力用户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质量。

图片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艳佳高级工程师在《固废基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报告中,针对低碳固废基胶凝材料入场快速检测方法、混凝土制备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地混凝土制备与应用的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成套解决方案。

图片

西南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徐迅在《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报告中,介绍了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比分析了铁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两种体系下的动态抗压强度、破坏形态、能量耗散特性和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表现出远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

图片

北京鸿游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高级工程师李长建在《基于AI赋能的混凝土原材料智能化检测与试验培训及制作实践探索》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国家标准规范的精准应用在AI赋能的基础上的实践探索,重点呈现了原材料快速检测、建筑材料试验培训提升和混凝土试验效率提高的解决方案。

图片

中建西部建设九公司研发员齐昭栋在《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问题分析与养护建议》报告中,全面梳理了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验方法,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存在问题做了重点分析和数据验证,找出回弹法检测强度差异原因,并提出混凝土现场养护工作建议。

图片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种水泥混凝土工程材料分会副秘书长陈文杰在《铁铝酸盐水泥制备与应用:从海工和核电工程到“超级材料”的未来之路》报告中,介绍了铁铝酸盐水泥的发明历程及其快硬早强、化学环境不腐蚀、低碳制备等优越特性,为当前世界面临的混凝土腐蚀及建材领域碳排放高的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图片

成都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科技质量部主任范晓玲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生态混凝土产品开发及应用》报告中,介绍了公司将再生生态混凝土和立体绿化相结合,开发装配式再生立体绿化构件产品的经验,以及各类建筑垃圾再生绿色建材的开发成果,不断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图片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特聘副教授侯莉在《纤维增强高钛矿渣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报告中,以高钛矿渣为骨料,利用其多级孔隙结构和高粗糙度表面特性,基于浆-骨界面强化机制与纤维混杂技术协同作用,制备了纤维增强高钛矿渣UHPC,系统研究了砂胶比、纤维种类及纤维混杂对TS-UHP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的影响。

图片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敬宇在《长寿命混凝土制品抗裂增韧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针对混凝土制品脆性大、易开裂问题及长寿命服役需求所研发的成套技术。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混凝土开裂风险及耐久性评估方法,进而重点展示了基于该方法开发的混凝土制品抗裂增韧技术体系、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生产技术,以及混凝土制品预制化关键技术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与示范情况,为提升混凝土制品工程应用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实践经验。

图片

图片

图片

26日下午,组织部分参会代表赴绵阳京辉建材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交流绿色生产与智能运营经验至此本届会议各项议程圆满落幕!本次年会内容覆盖政策、技术、管理、法律等多个维度,为混凝土行业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与实践指南,获得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有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产业链协同,才能推动混凝土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部分与会嘉宾现场掠影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