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耕耘 德馨流芳
——神东矿区开发建设四十年系列报道二
全国劳动模范 韩伟
韩伟,全国劳动模范,深耕煤海34年,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补连塔煤矿掘进副总工程师。2025年,他秉持“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的匠心精神,聚焦掘进生产管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显著提升矿井效率与安全。他推出“三维预判+清单化管控”工作法,将掘进流程拆解为前期勘察、方案模拟、资源统筹、现场执行、复盘优化五个环节,并制定量化标准清单。2025年,韩伟带领团队完成8次掘进队伍搬家倒面,实现“零延误、零隐患”。
韩伟以劳模工作室为平台,推动矿井创新创效。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研发出“油缸珩磨修复工艺”,将报废油缸的修复成本降至新件价格的五分之一;针对掘锚一体机钻箱磨损快问题,他牵头制定标准作业流程,将掘锚一体机钻箱使用寿命延长3倍;针对皮带运输机跑偏问题,他主导设计出“自动调偏装置”,将每月停机维修时间减少12小时。他还主导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激发职工创新活力。2025年,工作室收到127项创新提案,其中32项获表彰奖励,兑现奖金11万元。截至2025年9月,韩伟带领的劳模工作室已成立9年,累计修复设备4.2万台(件),修旧利废原值突破2.4亿元。
全国劳动模范 薛占军
薛占军,全国劳动模范,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大柳塔煤矿劳模创新创效工作室负责人。该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8月,至今已累计完成科技创新及“五小”成果192项,其中技术创新成果179项,管理创新项目13项;获得专利授权21项(含发明专利4项);发表优秀科技论文42篇。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企业在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进步,为实现高产高效、绿色智能矿井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该工作室自主承担了12项重大科研项目,其成果多次荣获行业重要奖项:“煤矿单巷大断面长距离掘进通风除尘技术”“浅埋煤层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易自燃煤层群开采矿井火灾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快速掘进后配套装备研发”获陕西煤炭工业科技成果特等奖。该工作室于2016年和2020年两次获得神东煤炭公司“优秀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全国三八红旗手 贺攀
贺攀,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供电中心电气试验室业务指导员,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荣誉。31年来,她始终奋斗在电气设备维修与试验一线。
贺攀以技术创新攻克煤炭供电系统核心难题:主导引进变频谐振试验技术,有效降低直流耐压试验对电缆的潜在损伤;通过修改35千伏开关二次接线,消除拒动和越级跳闸风险;利用废旧充电器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孙家沟110千伏变电站间隙过电压保护,确保主设备安全。近年来,贺攀累计牵头完成60余项技改,其中5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创新成果推动神东煤炭公司供电事故率下降31%,年节约维修费超200万元。
作为技术带头人和团队管理者,贺攀积极承担“传帮带”责任,创新构建“理论+实操+考核”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年均组织科队级培训约400课时,推行“两日一题、每周一练、每月一考”机制,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
贺攀始终对工作秉持赤子之心,多次带领电气试验室职工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以工匠精神筑牢技术防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李建章
李建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矿业服务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04年,他作为上湾煤矿综采队党支部书记、副队长,组织并参与了全国首支井工煤矿千万吨综采队建设。2004年,该矿年产量达1075万吨。2004年至2005年,在该矿担任综采队队长期间,他主导了国内首个6.3米大采高重型工作面建设工作。2005年,该矿年产量达1260万吨,成功打造出国内首支年产1200万吨综采队。
2010年至2018年,在寸草塔二矿任矿长期间,李建章主持建设了实操培训基地,推出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并在矿区成功推广应用。
全国三八红旗手 “中国好人” 顾秀花
顾秀花,焊工高级技师,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焊工首席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同时担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设备维修中心培训基地焊工培训师。她坚守焊工岗位30余年,累计完成百万道焊缝且保持“零缺陷”纪录;首创将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应用于矿山设备修复,破解进口部件“卡脖子”技术难题;主持技术攻关1000余项,累计创效超2亿元。她培养的徒弟在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本人更斩获中国工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上合组织国家职工技能大赛金奖,并带领团队获得工匠奖。
凭借卓越贡献,顾秀花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荣登“中国好人榜”,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李岩
李岩,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乌兰木伦煤矿通风队技术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技术能手等荣誉,曾被评为国家能源集团工人标兵、工匠、首席师,斩获第23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金奖。
近年来,李岩主导完成红外束管管路检测及清理装置、风门限高装置等13项科技创新,累计节约成本300余万元;发表科技论文2篇,申请专利1项。支撑这一切的,是他“不怕发现问题,只怕停滞不前”的信念。正是这种将难题视为乐趣的态度,驱动他不断实现技术突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赵云飞
赵云飞,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锦界煤矿综采一队党支部书记兼队长,曾任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他深耕煤矿生产一线14年,是智能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建设中,经过6年攻关实践,他带领团队提炼出16项关键技术,建成国内首个薄煤层无人化工作面,取得3项重大突破:采煤工效提升16.7%、实现常态化应用超过10个月、工作面实现无人作业。该成果经院士专家团队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国家能源集团高级智能化工作面验收,并在全国性展会上进行展示交流,推广至全国10余座煤矿。
赵云飞自身技能过硬,曾荣获第21届全国煤矿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第一名。他甘为人梯,积极承担“传帮带”责任,为矿井培养了一批智能化应用人才。凭借突出贡献,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煤炭行业五四青年奖章、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国家能源集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中国好人” 高利兵
高利兵,是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矿业服务公司哈拉沟煤矿服务部职工,获评“中国好人”“榆林好人”。
高利兵出生于陕西神木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困苦使他早早扛起生活重担。高中毕业后,他辗转打工谋生,进入哈拉沟煤矿服务部工作,当时每月工资仅2000余元。2010年,他在网上看到一名白血病患者的求助信息,默默为其捐献200元,从此踏上公益之路。
他和家人在神木县租房居住,妻子靠打零工贴补家用。他总是吃职工食堂最便宜的饭菜,常年穿着工装。即便如此,每当看到求助信息,他仍会伸出援手。高利兵的善举在神东矿区掀起爱心浪潮。同事们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纷纷加入公益行列:哈拉沟煤矿锅炉班自发为患病的职工家属捐款;多名职工通过他的联系,资助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的带动下,神东矿区陆续涌现出众多爱心团队,并常态化开展旧物捐赠、助学助老等活动。
十余年间,高利兵先后加入多个爱心群体,持续投身公益行动,走访生活困难学生300余人次,发放爱心包裹1000余件,筹措资金30余万元,助力4户家庭通过养羊脱贫;对接深圳爱心企业,在3所中学设立助学基金,惠及285名学生;另促成89名学子获得爱心人士资助。
“中国好人” 折永利
折永利,是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上湾煤矿退休职工,曾获评“中国好人”。腼腆朴实的他,用30年时光诠释了孝道的真谛。
折永利2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作为长子,他毅然扛起全家生活重担,工作、种地,没日没夜地干活。把弟妹安顿妥当后,他决定为悲痛中的母亲寻找老伴。经多方打听,他结识了来自陕西的赵羊换,反复劝说母亲接纳。最终,母亲打开心结,赵羊换成了他的继父。继父待母亲体贴,对继子女视如己出,折永利也常与他商量家事。几年后,母亲突发脑血栓,折永利与继父辗转求医,待母亲病情稳定后,将其接回家照料。此后15年,继父边侍弄土地,边照顾母亲。
母亲离世后,折永利又为无血缘关系的继父寻找老伴。面对乡邻非议,他坚定认为,这些年继父担起了亲生父亲的责任,自己早已将其视作亲生父亲。经多方努力,他为继父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寻得老伴。如今,折永利虽不与继父夫妇住在一起,但他常携全家探望。近年来,继父的身体大不如前,折永利将关心关爱落在实处,常为继父拔火罐、陪其就医。折永利说,他要尽其所能报答继父的恩情。
版面编辑:袁理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