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高压线束端子 超声波焊接与压接技术差异对比

高压线束端子 超声波焊接与压接技术差异对比

传统的端子压接是通过金属端子的U型部位对电线铜丝进行简单物理挤压,利用相邻铜丝之间的表面摩擦力来保证电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而超声波压接是通过电晶体功能设备将工频50/60 Hz的电频转变成20 kHz或40 kHz的高频电能,供应给转换器。主要介绍下超声波焊接与压接技术对比以下为正文。

超声波焊接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适用于需要快速生产的环境。

1 超声波金属焊接原理

超声波线束焊接是目前汽车线束焊接的一种常用工艺,原理是通过高频的振动使焊接材料表面重新组合。并不是所有材料都适合超声波焊接工艺,超声波金属焊接主要适用的材质有:铝、银、黄铜、青铜、紫铜、镍、金、铂等。

工作原理:

1、超声波发生器(配件1)将电能通过内部整流、变压、专用功率管放大成20KHz的高压电源,再设计低阻值导线,输出给压电陶瓷式换能器(配件2)。

2、压电换能器中的压电陶瓷在高压电源的电极下,产生径面振动,振动通过上下金属盖板传导到换能器工作面,根据工作需要换能器盖板可做成放大形状,将陶瓷的振动振幅做初步放大。(如有需要可再连接变幅杆做振幅二次放大)。

3、换能器的振动传递到专用耦合器(配件3)上,拉动耦合器的运动杆(配件3)做横向振动。

4、焊头安装在横向振动端,超声作用时,在振动杆的垂直方向,向下施加压力给耦合器、压力方向与超声振动方向相互垂直,达到摩擦焊接的作用。

如图1、图2所示。

2 超声波金属焊接优缺点

快速高效:超声波焊接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适用于需要快速生产的环境。节能:与传统焊接技术相比,超声波焊接消耗的能源更少,更加节能环保。

熔合强度高:焊接后的接头强度接近甚至超过母材本身,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

导电性好‌:焊接后的接头电阻系数极低或近乎零,导电性能优异。

环保安全:焊接过程中无火花产生,减少了火灾风险,且无有害物质排放,更加安全健康。

无需助焊剂和焊料:焊接过程中无需使用助焊剂、气体和焊料,简化了焊接过程并减少了成本。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包括‌铝、银、黄铜、青铜、紫铜、镍、金、铂等有色金属的细丝或薄片材料。

铜丝和铜丝的连接界面如图4所示。

端子在设计试制过程中要经过焊接设备的焊接验证,焊接设备要调试设备频率、压力、振幅、时间、温度和功率等参数,见表2和图10。

超声波焊接端子的验证要求符合USCAR-38—2016要求,基本验证包含外观检查、剖面分析、拉力验证、电压降测试,见表3。

3 超声波焊接与传统压接对比对比项超声波焊接压接原理金属分子晶格结构重组塑性变形初态电阻(70mm²线+连接器为例)1-3 μΩ,刺穿表面氧化膜10-20 μΩ,塑性变形,铜线丝是独立的,铜丝表面氧化膜存在,膜电阻一直存在长期热(拉力/电阻)稳定性稳定的一体化的结构。10000次热循环后,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塑性变形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一直存在(铜线线丝变细变长变松=>电阻变大,发热加剧一次循环=>一次热胀冷缩=>一次压接)2000-3000次热循环后电阻就会出现拐点 ,是压接极限容差能力及量产要求容差能力大容差能力小材料影响材料特性微小变化对焊接无影响材料特性影响材料的延展性,延展性微小差异严重影响压接一致性尺寸影响端子尺寸公差要求不高,线丝线径容差能力大压接套尺寸要求高,铜丝线径尺寸公差影响压接质量大长期外力震动作用下的稳定(Exp.SlowMotion测试)拉力/电阻稳定拉力/电阻不稳定-拉力会持续下降,电阻持续上升-在长期受到外力和震动下,压接点铜线线丝变细变长变松拉力以70mm²线+连接器为例)大,且长期稳定USCAR 38,2700N小,且持续下降UL486A,1235NExp.有压接拉力不够,加锡焊以增加拉力的案例工艺适用线材范围0.75-25mm²,16mm²-80mm²,70mm²-160mm²0.25mm²-35mm²,50mm² 以上不适合压接工艺适用范围不同材质:铝+铜,不同形式:板材+板材,线材+线材以上均适用于超声波焊接只能压接同种材质;线材与线材的压接必须通过压接套 ;板材与板材不可压接;适用范围窄/成本增加。连接品质具有不熔融、不脆的金属特性,内部受外界水分、灰尘、油气等不良影响极小,不易产生铜丝锈蚀、氧化等不良状况,从而避免线束导电及信号传输性能的下降,卡点连接可靠性高压接部位线芯存在残余应力,存在金属冲压反弹风险,并在恶劣工况下存在氧化和生锈风险温升(以70mm²线+连接器为例)31.5K(Max)45K(Max)剖面95-120%70-90%接触电阻<0.03mΩ<0.01mΩ

端子线束如图7所示。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于技术分享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感谢关注!

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全新改版:动力锂电池PACK设计及系统设计课程40讲+番外视频课程,全名更新: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5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