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国际合作聚丝路,煤企出海拓新局

国际合作聚丝路,煤企出海拓新局

我 们 的 “ 十 四 五 ”

在希腊运营风电场,为美国提供成套液压支架设备,在澳大利亚坐拥近百亿吨煤炭资源,为蒙古国运煤通道打造首个智能化装车站,荣获南非国家级最杰出工程项目奖……“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企业主动融入全球能源市场,共同谱写丝路华章。

“十四五”时期,煤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打造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煤炭产能合作新格局,开创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煤炭产业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局面。

煤炭进口量保持高位

调节补充国内市场

自2009年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后,我国煤炭进口量一直保持高位。“十四五”时期,我国煤炭进口量持续增长,发挥着对国内煤炭市场的调节补充作用。

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为何还要进口煤炭?这与我国能源消费体量和能源结构密切相关。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约占世界的1/5,消费总量约占世界的1/4,而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3左右,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能源消费需求仍在刚性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煤炭进口量达5.4亿吨,同比增加14.4%,创历史新高。

2021年至2025年前10个月我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2021年

我国煤炭进口量3.23亿吨、煤炭出口量260万吨

●2022年

我国煤炭进口量2.93亿吨、煤炭出口量400万吨

●2023年

我国煤炭进口量4.74亿吨、煤炭出口量447万吨

●2024年

我国煤炭进口量5.4亿吨、煤炭出口量666万吨

●2025年前10个月

我国煤炭进口量3.88亿吨

煤炭企业“走出去”,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

“十四五”期间,煤炭企业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行全产业链国际合作模式。一批大型煤炭企业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家能源集团

以绿色本土化书写能源合作答卷

“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持续优化海外业务布局,项目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北美洲的11个国家,涵盖煤矿、火电、风电、光伏、页岩气等能源领域。截至2024年底,国家能源集团境外电源项目在运装机容量390.6万千瓦。

在印尼,国家能源集团建设并运营爪哇7号、南苏1号等煤电一体化项目,总装机容量310万千瓦,占印尼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其中,爪哇7号项目荣获印尼能矿部“2024年苏布罗托奖”,成为中国清洁煤电技术的海外典范。今年7月,印尼南苏1号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在欧洲,国家能源集团于2022年设立国家能源欧洲研究院。2024年,该研究院与多家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绿色燃料、卡诺电池等5项国际科研项目落地,搭建起中欧“平台+项目+人才”合作体系。该研究院逐步成为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海外人才集聚、前沿信息获取和品牌传播的重要窗口。

“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海外项目全生命周期。爪哇7号项目将当地红树林面积从5公顷扩大至19公顷,成为兼顾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典范。南苏项目持续优化排放监测与治理,各项环保指标优于印尼国家标准。希腊色雷斯风电项目安装了25套鸟类防撞系统,并定期开展生态监测,展现了企业在海外运营中的生态自觉。

“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集团高度重视本土化运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印尼,各项目累计为当地创造超7000个就业岗位,本地员工比例最高达83.7%,累计投入社会责任资金超200万元,有效改善当地民生、增强社区认同。在希腊,与当地小学联合举办“新能源进校园”活动,推动清洁能源科普与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国企业国际形象。

山东能源集团

为全球资源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境内外六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十四五”期间,山东能源集团以“资源开发+装备制造+资本运作”三维驱动,在全球能源矿产领域构建起跨洲际合作网络。当前,山东能源集团境外业务已覆盖17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5月,山东能源集团首批高端液压支架从青岛港发运至澳大利亚,首次实现整架型批量液压支架海外突破,在澳方商检中获“零缺陷”评价。

山东能源集团旗下兖煤澳洲公司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专营煤炭生产商,“十四五”期间持续深耕当地市场,拥有并管理9座煤矿,形成稳定产能输出,为东南亚及全球能源供应提供坚实保障。截至2024年,兖煤澳洲公司权益可采储量8.19亿吨,资源总量60.13亿吨,覆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等核心矿区。

“十四五”期间,山东能源集团持续深耕战略矿产与本地化合作。在加拿大并购高地资源公司,形成380万吨/年的钾盐产能;在厄瓜多尔拥有520平方公里100%矿权,其中特里姆贝拉区块保守预估含铜60万吨、金3吨,带动当地近5万人就业。

“十四五”以来,山东能源集团不断拓展新兴合作版图。2024年,与马来西亚绿叶矿业公司签署沙巴州煤炭勘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与物泊科技公司达成运营管控合作,借助其网络货运平台优势完善“产销储配送”全球物流体系;同年3月,以0.32亿欧元收购德国沙尔夫公司52.66%股权,为山东能源集团搭建起欧洲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平台,形成“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业务闭环。

在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山东能源集团依托境内外六地上市平台,构建起畅通的融资渠道。资金层面,2023年至2024年,兖矿能源发行债券14次,募资335亿元。2024年,兖矿能源H股配售募资近50亿港元,为海外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技术层面,山东能源集团将国内成熟的智能化开采经验输出至海外,深部煤炭智能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全球资源开发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中煤

高端煤机装备打开国际市场

今年9月,一封跨越山海的感谢信从印度尼西亚寄至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煤)张煤机公司。这封信来自印度尼西亚煤炭矿业协会。信中表达了对张煤机公司产品品质与专业服务的高度认可。

这是“十四五”期间中国中煤海外业务累累硕果中的一个。

“十四五”期间,中国中煤的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工程承包、煤机装备出口和煤炭贸易领域,由所属中煤建设集团、中国煤炭海外开发有限公司、北煤机公司、张煤机公司等企业分别承担相关项目,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南非、蒙古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十四五”以来,中煤建设集团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突破,2025年海外项目合同金额同比增长超5倍,涉及矿产开发、工程施工等领域。中国煤炭海外开发有限公司在海外实施凿井、电厂建设、煤炭生产等项目,并向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印尼、菲律宾和埃塞俄比亚出口综采设备和其他煤机产品。北煤机公司在国际综采成套设备及运营服务、单一支护设备、配件及非煤产品出口等方面进展显著。张煤机公司以高端定制为核心路径,为印尼市场提供带式输送机与水处理项目服务;对标国际质量标准,出口矿用链条及煤机配件,获得澳大利亚市场广泛认可;针对高寒地区煤矿需求,打造SGZ系列输送机,为俄罗斯市场节约能耗成本。

“十四五”期间,中国中煤整包出口哈萨克斯坦成套智能化煤机装备,实现中国企业首次向该国整包成套出口煤矿综采设备;向白俄罗斯出口非煤矿山高防锈防腐蚀钾盐矿支架,多项防锈防腐蚀创新工艺技术属国内首创,弥补了中国煤机多项出口空白;向俄罗斯出口“中国芯”高工作阻力智能化液压支架,配备北煤机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液控系统,实现中国煤炭工业智能化产品出口新突破。

中国煤科

国际业务实现跨越式增长

“十四五”以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煤科)持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经营规模稳步扩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中国煤科国际业务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增长,新签合同突破150余项,市场版图从最初的几个独联体国家,拓展至全球30多个国家,建设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中国煤科凭借全球领先的智能化、成套化煤炭装备与技术解决方案,在多个重点市场取得历史性突破。俄罗斯落叶松矿综采设备供货项目成功入选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见签项目,是中国煤科高端综采装备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里程碑。乌兹别克斯坦油页岩露天轮斗供货项目打破了欧美品牌的长期垄断,实现了中国露天重大装备进军海外市场的新突破。乌兹别克斯坦沙尔贡煤矿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承包项目建成投产,被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项目清单。

在建设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的同时,泰国水处理项目、巴西选煤厂项目、蒙古国装车站项目、老挝拉莎翁广场项等一系列“小而美”项目精准满足当地需求,持续点亮中国煤科的海外名片。

为加快国际业务发展进程,中国煤科先后设立俄罗斯公司、印尼公司推进深度本土化运营,设立华瑞科技等海外研发中心,统筹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引进,国际研发与产业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煤科将科技创新置于国际化核心,依托海外研发中心和平台,积极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10余所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持续深化的合作关系,聚焦新能源领域,立项26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

“十四五”期间,中国煤科取得一系列科技项目成果。防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研发、随钻测量技术、双金属耐磨材料、矿用纳米气体传感器集成与制造技术等均取得关键性突破。通过多次赴澳、日、德等国培训与访学交流,中国煤科科研团队的国际化管理与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徐矿集团

展现“中国制造”技术实力

“十四五”期间,江苏徐矿集团在能源服务外包、能源装备输出、电力运维、战略性资源开发等领域开拓海外业务,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之路。

深耕传统项目,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位于孟加拉国西北部的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曾令众多国外承包商望而却步。2005年,徐矿集团与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组成孟巴项目生产技术服务联合体,托管运营该矿。20年间,徐矿集团破解了该矿“三高两危”世界罕见开采难题,开启了孟加拉国煤炭工业时代,培养了孟加拉国第一代煤矿工人。“十四五”期间,孟巴项目创收稳健,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营业收入2.8亿美元,原煤产量390万吨。

推动装备“出海”,展现“中国制造”技术实力。今年5月15日,2025印尼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在雅加达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徐矿集团华东机械公司携复杂地质条件智能化综采解决方案亮相展会,重点展示了极薄煤层液压支架、掩护式液压支架、无基础可伸缩皮带机等核心设备及成套化装备应用技术。“十四五”期间,该公司进军共建“一带一路”能源装备领域,聚焦东南亚国家矿区智能化综采设备实际需求,将该公司的成熟技术适配于东南亚市场,赢得国际广泛认可。

输出专业服务,打造电力运维“国际队”。“徐矿电力运维服务”是国际能源市场的一张名片。徐矿集团依托混改企业江苏庞沃电力工程公司,为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印尼等全球20多个国家提供电力运维服务,涵盖110余个技术服务项目。“十四五”期间,江苏庞沃电力工程公司构建了从电站调试、商业运维到技术培训到备件供应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拓展资源版图,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十四五”期间,徐矿集团依托印尼巴彦集团,积极拓展战略性矿产资源,打造印尼煤炭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2024年6月,徐矿集团与秦发集团共同承建的南半球煤矿最大立井——印尼SDE二矿一期井筒掘砌工程顺利完工。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凝聚全球行业共识

“十四五”期间,煤炭行业与世界能源机构,主要产煤国政府、协会和企业合作持续深化。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规模越办越大、影响力持续增强,成为展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成就、促进中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国际煤炭发展论坛、中国国际煤炭贸易年会、中澳煤炭清洁发展论坛等会议成功举办,凝聚了全球煤炭行业共识。当前,世界采矿大会、世界选煤大会和全球煤炭联盟三大国际组织的中国秘书处设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十四五”期间在我国举办的煤炭行业主要国际会议

●2023年4月

首届中国(西安)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陕西西安

●2023年10月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北京

●2023年12月

2023中国国际煤炭贸易年会,福建厦门

●2024年11月

2024中国国际煤炭贸易年会,浙江杭州

●2025年6月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北京

●2025年6月

2025世界智慧矿山大会,山东青岛

●2025年10月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北京

(王夏韵、王亚男、何瑛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陶冉版面编辑:陶冉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