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2025年无烟煤市场白皮书》发布——价格中枢有望微升,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025年无烟煤市场白皮书》发布——价格中枢有望微升,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核心提要——

▲在印度、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支撑下,电力、钢铁两大核心领域的消费仍有缓慢增长,支撑无烟煤消费稳定在高位平台期,预计 2025年、2026年全国无烟煤消费增速均将达到0.9%。

▲2026年,国内无烟煤产量预计达3.95亿吨、进口1800万吨,总供应量约维持在4.13亿吨,与2025年基本持平;消费量预计小幅升至4.08亿吨,市场将处于“相对平衡、较2025年略有收紧”的状态。因此,2026年,无烟煤价格中枢有望高于今年。

▲“双碳”目标下,无烟煤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民用煤洁净替换、煤电低碳化改造,到冶金喷吹比提升、煤基新材料创新,尤其在碳纳米材料制备、土壤水净化改良、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与锂电池负极生产中,正打开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新空间。

“当前,无烟煤价格已经历完整牛熊周期,短期供需变化幅度有限,2026年价格中枢有望高于今年水平。”10月29日,“2025无烟煤产业大会暨无烟煤产需衔接会”在山西晋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2025 年无烟煤市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本次大会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无烟煤专业委员会、晋城市煤炭工业协会、晋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及大型无烟煤会员企业联合承办,参会企业覆盖无烟煤生产、电力、钢铁、化工、港口贸易等全产业链。与会代表共话行业发展新形势,共商产需衔接新路径,共探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四大维度解析市场

今明两年消费量预计微增

《白皮书》从消费、生产、进口、价格四大维度解析无烟煤市场,并对未来趋势作出研判。

从需求端看,电力行业仍是无烟煤消费“绝对主力”,尽管受太阳能、风能、核能快速增长的影响,电力用煤消费增速几乎停滞,仍然占据无烟煤消费量“半壁江山”;钢铁行业凭借制造业与出口需求对冲建筑用钢需求疲软,在无烟煤消费中占比达四分之一;化工、建材行业受固定床产能退出、地产行业下行影响,对无烟煤的需求延续下滑态势。值得关注的是,负极材料、碳素、碳化硅等新兴领域正成为无烟煤消费新增长点。《白皮书》预测,在印度、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支撑下,电力、钢铁两大核心领域的消费仍有缓慢增长,支撑无烟煤消费稳定在高位平台期,预计2025年、2026年全国无烟煤消费增速均将达到0.9%。

供应端上,目前,我国无烟煤产量已接近4亿吨,其中山西占比达63%。“产量向山西集中、向大型企业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白皮书》指出,未来,无烟煤“供应弹性或相对受限”:一方面,合理控制产量有助于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反内卷”“查超产”的政策调控 ,叠加需求进入平台期 ,预计2026年无烟煤产量将呈现“稳中偏降”态势。

进口方面,近年来无烟煤进口量稳步回升,阶段性影响沿海区域市场,预计明年无烟煤进口量为1800万吨。

价格方面,在经历一轮完整牛熊周期后,无烟煤价格逐步回归理性。今年10月,无烟块煤价格从年初每吨1030元降至每吨920元,无烟喷吹煤从每吨1000元降至每吨980元。经测算,2026年,国内无烟煤产量预计达3.95亿吨、进口1800万吨,总供应量约维持在4.13亿吨,与2025年基本持平;消费量预计小幅升至4.08亿吨,市场将处于“相对平衡、较2025年略有收紧”的状态。因此,2026年,无烟煤价格中枢有望高于今年。

锚定清洁高效方向

无烟煤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无烟煤作为低灰、低挥发分、高发热量的稀缺优质资源,具有清洁环保特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或近无色透明、异味少,且氯、砷、磷、汞、氟等含量非常低,为其在清洁燃烧技术、高效转化利用以及高端材料制造等领域应用提供支撑。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建国指出“,双碳”目标下,无烟煤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民用煤洁净替换、煤电低碳化改造,到冶金喷吹比提升、煤基新材料创新,尤其在碳纳米材料制备、土壤水净化改良、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与锂电池负极生产中,正打开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新空间。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无烟煤生产国,预测储量约为500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3%。丰富储量叠加其不可替代的清洁特性与技术突破带来的价值跃升空间,使其在产业升级中大有可为。从生产加工环节来看,无烟煤的“短流程优势”也有助于大幅减少污染与能耗。河南能源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蔡正界介绍道:“与焦炭、蓝炭相比,无烟煤无需复杂化学加工,原煤经筛分洗选即可直接用于化工行业,加工为无烟配吹煤后可直接投入冶金生产。”

直面当前挑战

产业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无烟煤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考察山西时强调的“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成为行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山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晋城市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李张军指出,当前无烟煤产业主要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产品标准化程度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热值范围宽泛;二是定制化水平不高,且配煤定制化能力仅少数大型企业具备;三是产业主体分布零散,聚集水平不足,难以形成集群竞争力,且易因同质化经营诱发压价竞争,阻碍产业发展。

晋能控股集团是全国最大无烟煤生产销售企业。面对行业新形势,该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吕维提出四个合作方向:加大绿色开采、智能装备、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推进矿井智能化改造;积极探索无烟煤清洁利用新路径,扩展其在新型化工、高端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加强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对接,优化产品供给与物流体系,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河南能源集团董事会秘书张毅则从产业链协同角度对无烟煤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河南能源集团拥有分布在河南永城、焦作及贵州的三大无烟煤生产基地。

“无烟煤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全行业的‘交响乐章’。”张毅呼吁,行业企业应坚决筑牢保供屏障,抵制“内卷式”竞争;构建技术创新共同体,打破“技术孤岛”;打造“你发展我赋能”的产业生态圈;探索“无烟煤+新能源”融合路径,让传统能源焕发绿色生机。

来源 中国煤炭报

作者 | 翟丽影

编辑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