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两座大桥完成“四改八”,长深高速上演桥梁“缝合术”

两座大桥完成“四改八”,长深高速上演桥梁“缝合术”

图片

同一路段上,左右两幅独立飞跨的大桥,如何才能“缝合”成一体?

11月4日,长深高速河惠段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新丰江大桥、东江大桥完成施工建设,具备八车道通行条件。

依托上述两座桥梁开展的“大跨径连续箱梁整体化拼接技术研究”项目,10月28日经专家审议,其技术成果获得一致认可,顺利通过验收。

图片

▲新丰江大桥。图源:广东交通集团

新丰江大桥和东江大桥作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长度分别约为291米(主跨为130米的连续刚构)和799.7米(主跨为80米的连续箱梁),均由四车道扩建至八车道

桥梁大跨径拼接技术在这两项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实现了旧桥部分的整体横向拼接,攻克了大跨径混凝土连续箱梁在旧桥改扩建中的核心难题。其中,新丰江大桥的旧桥拼接工程成为国内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横向拼接的首例,为同类工程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新途径。

图片

▲东江大桥。图源:广东交通集团

在施工过程中,新丰江大桥与东江大桥采用单侧加宽的方式。旧桥部分原左右两幅桥面之间设置了承载护栏的翼缘板,存在30至40厘米的间隙。依照传统方案,旧桥升级后,护栏仍会予以保留或进行更新处理。

为实现旧桥的整体“合成”,确保行车更为畅通舒适,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大跨径桥梁拼接”方案,通过3D模型验证与随机车流模拟来优化工艺,运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对旧桥实施“刚性缝合”。

这场大型“合体手术”该如何开展呢?施工前,建设团队采用水射流切割法精准“下刀”,凿除翼缘板混凝土,完整展现原有钢筋结构,为旧桥拼合创造有利条件。随后植入加密钢筋,使桥梁初步“牵手”,形成受力连接的关键部位。

在搭建完成的钢筋“骨架”里,项目选用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浇筑。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达130兆帕,是普通混凝土的4到5倍,能让桥梁更加稳固耐用。

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构建了智能化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微观CT扫描和性能测试,确保材料均匀可靠;运用结构雷达探测技术,精确定位旧桥预钢束及锚头,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损伤;同时,智能监测系统动态跟踪浇筑位移差和温度变化,全方位保障拼接工程优质且耐久。

图片

▲用钢筋搭建连接部位。图源:广东交通集团

项目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可复制的核心技术体系,为全国大跨径旧桥的合理利用与整体化拼接提供了可推广的行业范本。项目共发表SCI论文3篇,公开发明专利3项。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起自河源市东源县,终于惠州市惠阳区,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目前,项目路基工程完成100%,路面工程完成98%,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通车。

推荐阅读

来源:广东交通集团

责编:苗挺节

校对:闫可欣

审核:谢博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