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纠纷的法庭上,搅拌站往往首当其冲。在法治与工程的交叉地带,需要钢筋铁骨般的证据,也需要混凝土般的应变智慧。
在工程建筑领域,混凝土质量纠纷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旦结构强度不达标、裂缝遍布,搅拌站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追责对象。
然而,质量问题的归因复杂多元——从配合比设计、材料选择,到施工养护、现场管理,每个环节都可能埋下隐患。
对于搅拌站而言,打赢官司不仅关乎单一项目的盈亏,更关乎企业信誉与行业地位。
案件核心:厘清法律责任与定位
当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缺陷,发包方或施工方往往会将责任归咎于搅拌站。对此,搅拌站需精准把握自身在法律中的定位。
《产品质量法》视角下,预拌混凝土属于“产品”范畴,搅拌站作为生产者,需承担产品责任。若混凝土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达标、耐久性不足,搅拌站难以推卸责任。
但《民法典》合同编第七百八十条明确规定,建设工程存在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发包人有权要求修复、赔偿损失。这意味着,搅拌站的法律责任并非绝对。
2021年东北某高速公路桥梁墩柱混凝土强度不足案中,法院援引《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认定搅拌站未按规范掺防冻剂与施工方未采取冬施措施均存在过错,最终按比例分担责任。
对外承担严格责任,对内承担过错责任,构成了搅拌站法律责任的双重特征。
证据链条:构筑技术防线
混凝土质量官司胜诉的关键,在于能否构筑无可辩驳的技术证据链条。证据组织需遵循“三位一体”原则:配方合规、生产严谨、检验规范。
配方设计环节,需严格按照《GB/T 14902 预拌混凝土》等国家标准执行,并完整保存原始设计记录、调整审批单等文件。
生产控制环节,需详细记录每批次混凝土的配料计量、搅拌时间、出机温度等关键参数,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出厂检验环节,必须按规定留置试块,规范养护,及时送检,确保检验报告与出厂单据一一对应。
值得一提的是,施工方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随意加水的行为,是导致水胶比失控、强度不足的常见原因。搅拌站现场人员若发现此类情况,应立即拍照录像,并发函警示。
举证策略:破解质量鉴定困局
质量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后,举证责任分配常成为案件走向的关键。“谁主张,谁举证”是基本原则,但搅拌站可巧妙运用合同条款实现举证责任转移。
在合同中对验收标准、异议期限和检验程序做细化约定,可有效规避后续风险。如约定“收货方应在收货后24小时内书面提出质量异议,逾期视为认可产品质量”。
当施工方申请质量鉴定时,搅拌站应积极参与鉴定机构选择、鉴定范围确定和取样过程见证。
鉴定费用高昂,常成为双方博弈的筹码。在一起商砼公司与建筑公司的纠纷中,当被告得知鉴定费用高达六万余元且需预缴时,态度明显缓和。搅拌站可据此评估对方诉讼决心,制定相应策略。
对于已浇筑的混凝土,钻芯取样是最直接的强度检验方式。搅拌站应确保取样位置、数量和方法符合规范,避免样本代表性不足。
诉讼技巧:多维路径破局
混凝土质量纠纷的解决,并非只有诉讼一条路。聪明的搅拌站懂得在多条路径间灵活切换。
诉前调解:在莒县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法官巧用“中间人”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避免了高额鉴定费用,维系了商业合作关系。
专家辅助人: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辅助人出庭,可就混凝土专业性问题的鉴定意见或专业问题发表意见。专家辅助人能够有效解读技术规范,驳斥对方不合理主张。
责任分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产生可能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搅拌站应主动申请将建材生产者、施工方等相关责任主体列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让法院能够统筹处理,查明事实,分清责任。
一审败诉,二审如何应对?
一审败诉并不意味满盘皆输,二审程序提供了重新博弈的机会。
启动二审需满足三个条件:主体适格(必须是一审当事人)、法定期限内(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形式合规(提交上诉状)。
上诉状的撰写至关重要,应精准指出一审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或程序方面的错误。围绕上诉请求组织新证据和新理由,是二审翻盘的关键。
二审法院的审理方式有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对于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的案件,合议庭可以决定不开庭审理。
二审裁判结果多样,包括维持原判、依法改判、发回重审等。搅拌站应针对不同结果制定应对策略。
混凝土的强度来自科学的配比与严谨的施工,而搅拌站在法庭上的“强度”则来自坚实的证据链条与精准的法律策略。
在工程质量与司法裁判的双重标准下,搅拌站既要低头做好混凝土,也要抬头看清诉讼路。这或许是企业在法治化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必修课。
二审败诉如何应对?
对于搅拌站来说,二审败诉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失败。在民事诉讼中,二审之后还有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这条重要的救济途径。下面这个表格,清晰地梳理了搅拌站翻盘的核心方向与实操要点:
翻盘核心方向
关键实操要点
法律依据与策略价
程序性错误
审查证据是否未经质证:核对庭审笔录,确认对方用于定案的关键证据是否未经你方质证。
审查审判组织是否合法:确认合议庭组成人员是否合法,法官是否应回避而未回避。
审查是否剥夺辩论权:确认法院是否无正当理由未给予你方充分陈述、辩论的机会。
程序正义是实体公正的保障。一旦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严重程序违法,再审申请成功率将大幅提升。
翻盘核心方向
关键实操要点
法律依据与策略价值
程序性错误
审查证据是否未经质证:核对庭审笔录,确认对方用于定案的关键证据是否未经你方质证。
审查审判组织是否合法:确认合议庭组成人员是否合法,法官是否应回避而未回避。
审查是否剥夺辩论权:确认法院是否无正当理由未给予你方充分陈述、辩论的机会。
程序正义是实体公正的保障。一旦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严重程序违法,再审申请成功率将大幅提升。
实体性错误
锁定"基本事实"认定错误:聚焦于影响案件走向的核心事实(如合同关键条款解释、质量问题因果关系的认定),论证原判决缺乏证据证明。
主张原判决超出诉讼请求:若原判决支持的金额或事项,对方并未在诉讼中明确提出,可作为再审事由。
实体错误直接关乎判决结果。必须精准攻击原判在事实认定上的根本性错误,而非细枝末节。
辩析并援引指导性案例:主动搜寻并提交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与本案类似的指导性案例,增强说服力。
法律适用是法官将抽象法条适用于具体案件的过程。若能指出原判在此过程中的根本性偏差,翻盘希望很大。
搅拌站翻盘的具体战术
除了上述法律路径,在具体操作中,以下策略能显著提高你成功的几率:
引入专家力量与技术论证:混凝土质量纠纷高度依赖专业判断。考虑聘请既有深厚理论背景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混凝土专家或资深工程师作为专家辅助人。其出具的专业意见书或在法庭上的陈述,能有效解读技术规范,驳斥对方不合理的指控。
巧用中间人推动调解:如果纠纷源于长期合作中的误解或沟通不畅,可以尝试引入双方都信任的中间人进行协调。行业内的资深人士或协会领导有时能起到桥梁作用,促成和解,这往往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解决方式,也能避免司法鉴定等高额费用。
善用以询代鉴降低诉讼成本:如果案件争议焦点明确且金额不大,可以主动向法院申请采用 以询代鉴的模式。即不就所有问题进行耗时耗钱的全面司法鉴定,而是请求法院委托咨询机构就特定争议项出具专业咨询意见,或允许鉴定人员出庭就专业问题接受询问。这能大幅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
如何启动再审程序
如果你决定申请再审,以下是关键步骤:
提交再审申请书: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需明确列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具体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
注意申请时限:通常,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但基于一些特殊事由(如发现新证据、主要证据系伪造等),时限可能另有规定,务必核实清楚。
准备完整材料:除了再审申请书,还需准备原审的判决书、裁定书,以及支持你再审事由的所有证据材料。
【标准规范】
【会议培训】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咨询服务】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