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告别“土地依赖”:这场会议将重构房地产增长新范式

告别“土地依赖”:这场会议将重构房地产增长新范式

此次论坛不仅是行业应对短期挑战的“应急之策”,更是布局长期竞争力的“战略之举”,推动房地产行业从“土地红利时代”迈向“生产力红利时代”。

许倩/文

当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走到尽头,一场行业重构正悄然发生。驱动这场深刻变革的根本力量是什么?答案早已写在国家战略与行业政策之中——正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主导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绝非空泛的概念,而是国家层面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绘制的精准路线图,是打破传统地产困局的金钥匙,是重塑行业游戏规则的终极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提出,2025年将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在署名文章中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建材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建筑产品。

住房城乡建设部多次提到“好房子”发展,强调要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好房子”从设计端、建造端、运维端、服务端以及产业链相关供应商、服务商等方面都离不开新科技的赋能。

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亟须通过新质生产力突破技术瓶颈、优化资源配置、重构产业生态。

敏锐的观察者已经从这些迹象中看到真相:那些手握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正在获得政策“红利”,那些提前布局绿色低碳赛道的玩家已经占据先机,那些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正在重构竞争优势。他们可能来自传统房企内部的重生,也可能来自跨界力量的降维打击。

未来的地产商,可能是一家科技公司,可能是城市服务的整合者。他们不再仅仅建造物理空间,而是打造一个搭载了AI算法的“智能生命体”。建筑学会呼吸,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电路会思考,根据居民习惯精准控制能耗;社区拥有“数字大脑”,预判并满足每一个服务需求。空间的价值,不再由砖瓦水泥决定,而是由其承载的科技含量决定。

行业转型的宏大叙事,最终将落在每一个家的温度上。为了厘清迷雾,抓住机遇,11月5日,由中国房地产报主办的“2025第二届新质生产力赋能未来人居高质量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场大会汇聚政府、房企、科技企业、学术机构等多方力量,将围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智慧社区等关键领域,探讨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路径,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与会者将不再讨论传统的“房价地价”,而是聚焦于:

设计端:新质生产力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和赋能;

产品端:开发企业在产品端智能化场景应用探讨(营销、运维、管理、能效、减碳等方面);

服务端:智慧信息及相关大模型在社区服务、城区服务、养老康养服务、物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实践;

供应商端:智慧家居系统、建材板块智能化管理与材料板块的智慧场景应用、商业场景运维方面的智慧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科技赋能实践探讨。

本次论坛不仅是行业应对短期挑战的“应急之策”,更是布局长期竞争力的“战略之举”,推动房地产行业从“土地红利时代”迈向“生产力红利时代”,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居民高品质居住、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多赢局面。

目前,地产牌局正在大洗牌,新的引领者将不是某个企业,而是能够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参与者。

当政策、科技与资本同时押注新规则,唯一的悬念或许是:你手中的筹码,还能否兑换下一轮牌局的门票?在新牌局中,你的位置在哪里?

值班编委:马琳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