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
在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
文蒙铁路对门山隧道施工现场
随着最后一层岩土被精准破除
对门山隧道实现顺利贯通
这是文蒙铁路全线首座贯通的隧道
标志着该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建设
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
为后续施工按下“加速键”
央视新闻频道报道隧道贯通
攻坚克难,打通西南山区“咽喉要道”
对门山隧道全长314米,最大埋深仅约36米,属典型的浅埋隧道。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隧道全程穿越岩溶发育密集区,地层以灰岩为主,节理裂隙广泛分布,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掉块、涌水等安全风险,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更严峻的是,隧道上方不足100米处矗立着高压电力线铁塔,对施工过程中的地层沉降与振动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一旦控制不当,可能引发线路跳闸甚至设备损坏,因此该隧道被列为全线高风险控制性工程。
面对挑战,项目团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科技引领”的建设理念,在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的统筹协调下,联合设计、监理等单位协同作战,创新采用“管棚超前支护+三台阶开挖”工艺,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通过缩短掘进循环进尺、强化初期支护等措施,确保结构稳定与施工安全。
在智能化施工方面,项目广泛应用湿喷机械手、“三喷、二刮、一补”喷射混凝土工艺,提升初期支护质量;配备信息化监控系统的二衬台车,实现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将超欠挖偏差控制至毫米级精度,科学指导开挖与装药优化,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
凝聚合力,奏响铁路建设奋进强音
自4月29日进洞以来,全体参建人员克服复杂断层、岩溶地质等重重困难,历经170余天连续奋战,终于迎来胜利贯通。
对门山隧道的贯通,凝聚着全体建设者172个日夜的心血与汗水。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团队协作与责任担当的体现。中铁大桥局建设者们始终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建设者的使命。
下一步,项目将迅速转入衬砌、防水、附属工程等后续工序,持续严控质量、安全与进度,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意义深远,助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
文蒙铁路全长约11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南沿边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文山市,终至蒙自市,桥隧比高,地形地质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
作为全线首座贯通的隧道,对门山隧道的成功突破,为后续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全线建设树立了信心标杆。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滇东南地区铁路网结构,构建滇中与滇东南城市群之间的便捷运输通道,极大便利沿线各族群众出行,促进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对加快沿边铁路通道建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
文蒙铁路建设正全面提速
全体建设者将以对门山隧道贯通为契机
继续发扬不畏艰险、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
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程建设
奋力谱写西南沿边铁路发展的新篇章!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刘佩娅
图文蔡如峰 耿自
来源五分公司 文蒙铁路1标项目部
【相关推荐】
科技护航!筑牢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安全屏障
【安全生产大家谈】从细微处筑牢安全防线
漳汕高铁福建段智能建造观摩交流会在中铁大桥局漳汕高铁4标举行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