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一年一度的摄影月赛终评来啦!快来投票

一年一度的摄影月赛终评来啦!快来投票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一张图,一个瞬间,一个故事。

《中国公路》杂志社自2022年开始开展“月度主题摄影月赛”活动,鼓励公路交通行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积极投稿,激发大家的创作热情。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共有922幅摄影作品入围“月度主题摄影月赛”,其中84幅作品在《中国公路》杂志“摄影月赛”栏目刊登,经初选,有24幅作品入围《中国公路》摄影月赛优秀作品。

此次评选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拟评选出三等奖作品10幅、二等奖作品7幅、一等奖2幅、特等奖1幅。

即日起至10月30日为线上投票阶段,投票结果将作为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

(本次评选严禁刷票舞弊行为,一经发现,投票结果无效;也切勿相信社会人员的有偿刷票推销,谨防上当受骗,本次评选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公路》杂志社所有。)

作品展示

主题:我们的夏天

作品:《风雨同心》

摄影: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东城养护所 曾婉莹

说明:来时一片荒芜,走时道路畅通。日前,广州市钟落潭镇突遇强龙卷风袭击,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东城养护所金盘岭机械化养护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连续多日组织养护专业力量,在抢险一线谱写了一曲公路人的赞歌。

点评:这是一幅现场感很强的新闻纪实作品。作者抓取了作业中养路工人发力的瞬间,很好地展现了雨季抢险保通的清障场景。可能由于现场情况紧急,作者在抓拍的过程中忽略了构图的完整性,主人公的左臂如果也能在画面内,对构图的稳定性、完整性都会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构图、用光的完美是摄影作品的审美追求,但在纪实作品中不能苛求。

作品:《夏日养护》

摄影: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公路养护中心 黎阳艳

说明:国道321线梧州藤县濛江镇路段,藤县公路养护中心的女职工手拿铁铲,将公路水沟中的淤泥装运上车,炙热的阳光洒在脸上,豆大的汗水浸湿了她的头发与衣裳。

点评:这是一幅新闻纪实人物特写作品。作者通过对主人公表情和汗水的刻画,表现了夏日清淤作业的艰苦和繁重,作品具有很强的纪实风格。但是作品为了追求特写效果,对画面进行了大胆的剪裁、舍弃,使现场环境变得相对局促,让读者不得不通过阅读说明才能知晓主人公在从事何种作业,甚至连她手中的工具都要通过文字说明才能知道是什么。新闻摄影需要利用文字说明让读者了解更多新闻背景,但现场一些具象的事物,还是应该用画面直接、明确地传达给读者。

主题:工作中的温暖瞬间

作品:《工友情》

摄影: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岳勇

说明:国道312线江苏常州遥观段快速化改造工地上,飞扬的灰尘迷住了一名工人的眼睛,心细的女工友赶紧停下手头工作,帮他翻起眼皮,吹去灰尘。

点评:这既是建设工地的一帧小品,又是一幅很具有感染力的人文纪实作品。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瞬间,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用朴实、直接的方式展示给读者,将本期的主题——“温暖”做了很好的演绎。不仅人物神态自然、真实,傍晚的低角度暖光也将“温暖”的主题表现得更加充分。

作品:《一片阴凉》

摄影:宁夏公路管理中心中卫分中心 马杰

说明:5月的一天,宁夏公路管理中心中卫分中心九彩公路养护站站长苟东平带领单位技术员对辖养公路桥梁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看到技术员在烈日下查看经纬仪,苟东平贴心地举起了手中的文件板,为他遮住了刺眼的阳光。

点评:这是一幅纪实新闻作品。作者颇具匠心地抓住工地上勘测队员互动的瞬间,既表现出烈日下勘测的辛劳,更表现出同事之间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真情。主人公状态自然、专注,没有摆布的痕迹,虽然没有用光、构图的刻意营造,却将“温暖”这一主题展现得十分传神。遮下的是一片阴凉,传递的却是一份温暖。

主题:保通

作品:《昼与夜的坚守》

摄影: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华亭公路段 文学奇

说明:7月22日至24日,受连续强降雨影响,甘肃平凉华亭公路段辖养路段水毁严重,造成国道344线、省道203线、省道304线落石塌方、泥石流45处,严重积水1处。灾情发生后,该公路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先抢通、后修复”原则,迅速集结机械、人员,打响抢险保通战役。

点评:这是一幅现场感很强的纪实新闻作品。作者利用现场车辆灯光照明,拍摄了雨夜养护工人清障保畅的真实场景。侧逆光将人物、锥桶、雨丝刻画得非常有质感,虽然镜头中的人物仅是背影,且高光部分因曝光过度缺少层次,但作为纪实新闻作品不应苛求。

作品:《清堵》

摄影: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贺雯

说明:7月中旬,国道319线山口垅路段排水沟盖板遭重车碾压损坏,造成水沟堵塞,受汛期强降雨影响,导致路面积水。为保障公路安全畅通,两位公路养护工人俯身于下水道口,徒手探入污水疏通堵塞。

点评:这是公路边沟清堵现场的纪实人物特写。作者以低角度拍摄俯身作业的养护工人近景,将他们平凡、辛勤的工作状态充分地展示给读者,人物身体姿态真实生动,脸上、身上的泥点更烘托了清堵的艰辛。

点评:这是一幅艺术性很强的纪实作品。作者在危岩清理现场,以山岩为背景,刻画了两位在峭壁上作业的工人形象,画面中人物的肢体语言,以及风镐和山岩的质感都极具张力和视觉冲击力,仰拍的视角增加了山体的视觉高度,让这种冲击力得以充分彰显。遗憾的是,右上角的天空过于清澈恬静,人物面部表情过于从容不迫,作品的张力也因此打了折扣。

主题:告别盛夏

作品:《烈日下的安全线》

摄影:贵州省赤水公路管理段 汪奕坤

说明:夏日炎炎,贵州省赤水公路管理段的标线工人们顶着烈日,对公路沿线磨损的标线进行补划作业。两名养护工人齐心协力,施划出一条条安全线,保障司乘人员的出行安全。

点评:这是一幅俯拍的纪实作品,艺术表现力较强。作者以烈日下的划线工人为主体,将光影、线条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在纪实、新闻属性之外,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很好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但是作品的原稿是一幅横图(如小图所示),编辑在排版过程中,发现作品的观赏角度欠自然,当顺时针旋转90度之后,视觉效果才显得比较自然,同时也更符合顶光、“烈日”这一主题。俯拍、航拍的许多作品都会产生像这幅作品一样的情况,特别是接近垂直角度拍摄的作品,最好旋转一下角度,找到更自然的观赏方向。

作品:《三伏天里的保洁员》

摄影:湖北交投京珠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朱芳

说明:夏日的连续高温让道路开启了“烧烤”模式,当大部分人还在梦中时,公路保洁员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点评:这是一幅典型的纪实新闻作品。作品以最普通的视角,最朴实的拍摄手法,抓取了保洁员用衣袖擦汗的自然瞬间。作品中并没有常见的毛巾擦汗、清水洗脸等表现“炎热”主题的手法,而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司空见惯的,甚至有些“不雅”的擦汗方式,将作品的纪实风格表达得非常充分。该作品如果能将左右两边过大的收费站背景裁去一些,就会更加突出主人公的位置。特别是背景中的“军山”两字,过大的体量、鲜艳的色彩,抢夺了读者的视线。更重要的是,具象的视觉作品不应依赖抽象的文字来传达信息,虚化的部分收费站已经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份信息。

主题:“路”过秋天

作品:《秋日的守护》

摄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梧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吴桂行

说明:国庆期间,G78汕昆高速平乐至钟山段迎来车流量高峰。梧州高速运营有限公司的机电技术人员坚守一线,对龙门架摄像头进行检修。照片中的人物与橘色的夕阳、金色的稻田、畅通的高速公路、疾驰的车辆共同绘制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点评:这是一幅纪实与风光结合得较好的作品。龙门架上的维修工人与背景的风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晚霞的暖色与远山的黛青色形成完美的色温对比,组成了风光作品的要素;维修工、龙门架和公路上行驶的货车构成了作品的纪实风格,两者毫无违和地呈现给了读者。但是,作品标题中的“秋日”一词颇值得推敲,无论是树木的状态、田野的景象,还是主人公的短袖,都很难让人把这一切与秋天作合理的联想。也许,岭南的秋天就是如此缺失“秋意”,既然缺少就没有必要在标题中刻意强调。即使本期的主题是“秋天”,也可以推敲一个更好的标题。

主题:“出彩”公路人

作品:《橘光绘尘景》

摄影:新疆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乌苏分公司 顾婉莹

说明:晨曦初绽,铺路现场一片繁忙。在阳光的映照下,飞扬的尘土犹如金色的纱幔,在空气中舞动,神奇地形成了丁达尔效应。此时,一位一线技术员手提水马,毅然迈向那朦胧的“世界”,他的身影与梦幻般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意境的画卷。

点评:这是一幅画面感很强的纪实作品。晨雾与沙尘,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在低角度的晨光逆射下,车身反光线条和主人公的剪影都为作品赋予了绝美的画面感。作品没有以直白的色彩去表现本期的主题——“出彩”,却用几乎“黑白”的语言,将“出彩”的灵魂演绎得十分到位。作品唯一不足的并非作品本身,而是作品的标题,标题中的五个字几乎每一个都想表达一层意思:橘,既是职业的颜色又是作品的主色调;光,强调自己作品的亮点;绘,将平凡的工作升华为描画的艺术;尘,想提醒读者主人公所处的恶劣工作环境……或许因作品的出色引起的激动,在做标题时依然没有平静。其实,不如就用“晨光”两字,其余的留给读者去想象。

作品:《靓丽鄂西》

摄影:湖北交投鄂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第一综合巡检办公室 梁勇

说明:照片中的高速巡查员正在高速公路上进行道路施工和安全隐患排查,全力保障一方路域安全,只为营造“畅、安、舒、美、绿”的通行环境,用行动诠释“靓丽鄂西,不止于路”。

点评:这是一幅色彩亮丽,构图漂亮的作品。与前一幅作品相反,这幅作品完全用鲜丽的色彩直白地表述了本期的主题。桥梁桁架的蓝色、雨水管的白色等冷色基调,与巡查工工作服橘红色、黄绿色的暖色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相互衬托。作品的人物肖像特征和背景的透视感,让其在色彩之外,呈现了一种构图上的别具一格。但在运用这些摄影语言的时候需小心着墨,如果元素过多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主题:公路人的2024

作品:《暖阳之下》

摄影: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常州分院 岳勇

说明:清晨的江苏常泰长江大桥的工地上,建设虽然已进入尾声,但公路人的工作依然严谨细致,他们对构架上的每一颗螺丝钉都要细心检查、确保紧固。暖阳之下,桥面之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的公路人。

点评:这是一幅比较出色的艺术摄影作品。作者利用暖色的阳光,改变了钢桁架通常给人留下的宏大、坚硬、冷峻的印象,画面色彩洁净、宁静,构图对称、工整,是公路、桥梁摄影中难得一见的浅色高调作品。透视中心的几名工人给洁净的画面增加了几分动感和活力,也很好地平衡了色彩和主体。如果作品像素足够,稍作剪裁,入选封面也未可知。

作品:《无人区的青春守望》

摄影:中交资管新疆区域管理总部公路运营部 郭锦涛

说明:这张照片定格于2024年3月的依吞布拉克站。此地位于阿尔金山无人区深处,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极端低温零下38摄氏度。33位平均年龄24岁的青年员工扎根于此,年服务百万司乘,用青春在这方天地铸就公路人的丰碑。

点评:这是一幅新闻人物大特写作品。新闻特写摄影作品比较难把握,需要充分展示新闻现场和人物身份,而特写往往比较难以全部容纳这些要素。这幅作品的作者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人物的防护帽、口罩,眉间的霜花都传达了大量信息,焦点外的背景也清晰地交代了主人公的职业。唯一遗憾的是标题所述的“无人区”在作品中并无体现,视觉作品还是要靠画面说话,不能过度依赖图片说明。

主题:“路”享团结

作品:《齐心协力之九宫格》

摄影:贵州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八支队十一大队 何小波

说明:2025年元旦这天,在贵州省贵平高速16标段的工地上,两名工人正协力配合,将护坡的绿化草袋堆积在护坡混凝土框架中,方方正正的混凝土如同九宫格,工人在九宫格中施工,形成了一幅有趣的画面。

点评: 这是一副构图非常有趣的新闻纪实作品。作者利用边坡混凝土锚固结构的“九宫格”,将正在绿化作业的场面,变得像电子游戏画面一般工整、有趣,牢牢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两个工人的四手交织之处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点,选择的拍摄位置也避免了“九宫格”的透视变形。构图用心,效果也非常有趣。

作品:《合力除雪保畅通》

摄影:甘肃省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王海龙

说明:2024年冬季的一场大雪过后,为有效应对降雪给道路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甘肃省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迅速组织开展除雪保畅作业,一线养护职工齐心协力清理桥面积雪,降低路面积雪对行车造成的影响。

点评:这也是一幅构图比较吸引读者的新闻纪实作品。作者没有选择人工劳动近距离拍摄的常规操作,而是通过一个中远镜头的大场景画面,将公路上除雪的环境、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晰、明确,同时把这种艰苦、紧张的除雪作业表现得浪漫而富有音乐感,色彩也清丽、干净,主体人物的橘红色工作服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弥补了大场景人物细节不突出的缺憾。

主题:守护万家团圆

作品:《越是风雨越向前》

摄影: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定西分公司 马永宏

说明:为降低强降雪寒潮天气影响,打通司乘回家路。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有限公司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定西分公司全体员工以雪为令、迎寒而上,昼夜轮番作业,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在冰天雪地里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战冰雪、攻坚克难保畅通的动人乐章。

点评:这是一幅现场感很强的纪实作品。作者利用收费站现场灯光和车灯的逆光照明,将高速公路除雪保畅的现场夜景烘托得十分到位,特别是逆光下的蒸汽气雾,镜头上雪花融化形成的光斑,成为作品的亮点,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一众“雪夜公路保畅”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作品标题中的“风雨”可能是“风雪”所误,从作品展现的画面看,断无“风雨”之理。

作品:《团圆路上的无名英雄》

摄影: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福州管理分公司 康磊

说明:2025年春运期间的福州市马尾区红山隧道,福州高速道路勤务人员在隧道内坚守岗位,指挥交通、放置反光锥,为故障车辆提供帮助与引导。他们是团圆路上的无名英雄,用行动守护着万千家庭的平安归途。

点评:这是一幅纪实人物肖像,与众不同的是,主人公将背影呈现给读者,表达了一种“为了团圆,逆向而行”的英雄理念。作品利用长焦距、大光圈,压缩了景深,使隧道的保通现场成为焦点外背景,避免了杂乱的现场干扰读者视线,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形象,让读者能很好地通过背影细品人物内心,感受一种渴望团圆,又恪尽职守的无名英雄气质。

10

主题:光影中的她

作品:《护栏前的红颜》

摄影:陕西省渭南市公路局故市机械化养护应急中心 宋世钧

说明:在国道310线陕西渭南境内的一座大桥的桥面上,一位女性养护工人正在刮除护栏上的旧油漆,为重新粉刷护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照片定格的一瞬间,阳光与尘雾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护栏间舞动。

点评:这本是工地上一处烟尘四起的不良环境,但在逆光的照射中,烟尘幻化为半透明的烟雾,从而具有了审美价值。白色的烟尘,强紫外线造成的阴影中的蓝色调,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更增添了画面的审美品质。如果作者在构图时更追求简洁,以更低的角度避开远景中的建筑和塔吊,同时避开前景中的电线、水瓶,整幅作品将更具视觉吸引力,也能更好地表现女工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

作品:《春日橘影》

摄影:甘肃省张掖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临泽公路段 钱冠瑛

说明:在国道312线甘肃临泽段2774公里处至2779公里处,春日气息与公路人的坚守交织成一幅动人画面。阳光透过初春的薄雾,温柔地洒在忙碌的养路女工身上,她们身穿醒目的橘色工作服,点亮了这条通往远方的公路。

点评:这是一幅养路女工清洗护栏现场的纪实作品。作者抓取女工们精神状态最佳的一刻,特别是前景中女工回眸灿烂一笑的瞬间,表现了养路女工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精神状态。这个瞬间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品的纪实风格。橘红色的工作服和绿色的护栏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视线。但是,图片说明中提及的“初春的薄雾”在作品中并不明显,纪实作品的说明应只简介画面,画面以外的感受可留给读者自省。

11

主题:不负春光

作品:《尘光铸路者》

摄影:贵州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八支队十一大队 何小波

说明:2025年初春,在贵州省贵平高速平塘枢纽工地上,一名工人正在对桥面进行抛毛施工。抛毛打磨作业扬起的尘土,在夕阳光线的映照下,形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点评:这是一幅极富艺术感的纪实作品。工地现场打磨激起的烟尘,在恰到好处的低角度侧逆光照射下,幻化成天幕背景,亦真亦幻,为作品平添了几分浪漫气息,而画面中心主人公的肢体语言又将读者拉回作业现场。整幅作品人物自然、专注,光影营造的氛围真实、生动,实属不可多得,让人不禁赞叹,原来纪实作品也可以这么美。

作品:《山脊通途》

摄影:河北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承秦分公司 孟繁超

说明:春日,暖阳倾洒,山间绿意渐浓。在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几位公路建设者扛着软管,步伐坚定地行进在施工山坡上。远处桥梁与隧道雏形初现,与青山相映。他们不负春光,以汗水为墨,在大地上绘就交通发展新画卷,用勤劳与坚守奏响春日奋斗的乐章。

点评:这也是一幅公路施工现场的纪实作品。顶光的大胆运用,使作品产生强烈的油画效果,画面中人物的状态也恍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再现。前景大面积土黄色边坡在顶光下纤毫毕露,极富质感,烈日和黄土将作品的纪实性非常直接地推到读者眼前,绝无掩饰。但是,这样一幅优秀纪实作品的说明文字却过于抒情,喷浆作业的介绍也仅限于“抗软管”。要知道,纪实新闻作品的文字说明和标题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说明更是对画面纪实性和新闻要素的重要补充。

12

主题:致敬公路人

作品:《狂泻》

摄影:湖北交投京珠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董定菊

说明:暴雨狂泻,高速公路工作者在狂风中死守摇晃的限高架。他们穿着湿透的反光雨衣,像钉子般铆在板凳上,用手和铁链与狂风较量。高杆灯微弱的光束穿透雨帘,照见他们湿透的衣衫和冻得发紫却紧攥的手。远处大货车鸣笛逼近,两人用身体压住限高架横梁,在车轮卷起的水雾中,这座钢铁屏障始终纹丝不动,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平安归途。

点评:这是一幅精彩的现场纪实作品。作者在暴雨中抓取了两位高速公路工作者处置突发状况的画面,虽然处置人员处于一种非常规的状态,但正是因为这种非常规操作才更体现了作品的纪实特性。背景和周围环境也烘托了应急处置的主题。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没有图片说明,读者很难看出这种非常规操作是在做什么。假如作者能站在限高杆正面,限高标志也许能给读者更多的现场信息。当然,恶劣的天气,突发的状况,我们不能再对作者提出过多的要求。不完美,是纪实作品的遗憾。

作品:《三人齐心》

摄影:贵州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八支队十一大队 何小波

说明:在贵州省贵平高速平塘枢纽的工地上,三名工人齐心协力、默契配合,拆除混凝土箱梁的支撑钢梁。这些钢梁每根重达几百斤,需要三人同时发力才能将其挪动到临边位置,随后再用吊车将其吊离。

点评:这是一幅饶有趣味的纪实作品。作者抓取三位工人齐心移动工字钢的瞬间,赋予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以音乐感。五根平行的工字钢犹如五线谱,三个工人变成了三个音符,为读者呈现出一幅趣味盎然的纪实小品。如果作品在后期调整一下影调,突出工字钢和工人头盔等高光部分,压暗钢筋网和其他凌乱部分的影像,效果也许会更好。新闻纪实作品的后期影调、反差的调整是在允许范围内的。

推荐阅读

中国公路新媒体交流群

添加小助理,邀请入群~

责编:苗挺节

校对:程子研

审核:谢博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