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过浙江、安徽、山东三省警企联动成功破获一起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进行“甩挂”的逃费案件,打掉一个专业化、跨省逃费的犯罪团伙,初步查明涉案车辆十余辆,涉案金额高达30余万元。此案的成功告破,展现了大数据下跨区域、多部门协同作战打击新型逃费违法犯罪、维护公平市场秩序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作案手法极为隐蔽和专业,通常驾驶安装有ETC设备的重型货车,在高速公路上长距离行驶,为逃避实际计费,他们并非选择在常规收费站闯卡,而是利用跨省交界处或沿途服务区作为“作案现场”,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中心稽核人员在日常稽核中发现,部分重型半挂车通行记录存在异常,其入口、出口信息与车辆实际车型、行驶时间等逻辑严重不符,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稽核人员的警觉。
为深入了解情况,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湖州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湖州管理中心”)迅速启动联动协查机制,联合浙、皖、鲁三地相关单位将分散在各省的碎片化通行数据、监控视频、ETC流水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精准锁定嫌疑车辆逃费链路及活动规律。此外,湖州管理中心负责组织专业队伍,在目标服务区连续“蹲守”,成功固定了该团伙非法换挂的完整证据链。经过细致筛查和轨迹追踪,这个横跨浙江、安徽、山东三省多个服务区的“甩挂”逃费团伙浮出水面。数据画像的构建为行动提供了方向,扎实的证据固定也直接锁定了关键嫌疑车辆和人员,为收网奠定了基础,在掌握充分证据后,由浙江警方牵头,三省相关高速管理单位密切配合的专案组统一收网,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
湖州管理中心联合兄弟单位分析逃费车行程路线 陈渊 摄
从异常数据的精准捕捉,到多区域部门的联合研判,再到统一高效的集中行动,湖州管理中心此次打击新型逃费违法行为的实践,绝非一次孤立的个案处置,而是一场对跨区域逃费乱象的精准“亮剑”,有力维护了高速公路收费秩序的公平公正,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完整,为广大守法运输从业者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案作为湖州管理中心跨省协同打击新型逃费行为的典范,为处理类似逃费案件的办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下一步,湖州管理中心将持续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不断深化稽核打逃跨省协作机制,通过建立更紧密的跨省信息互通平台、标准化的证据移送流程、常态化的联合演练机制,形成 “一处发现、多方联动” 的良好格局,让跨区域逃费行为 “无处遁形”。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程子研
校对:李贝贝
审核:谢博识 苗挺节
来源:浙江沪杭甬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