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547米!宜攀高速全线最深竖井——白鹤滩隧道竖井顺利贯通

547米!宜攀高速全线最深竖井——白鹤滩隧道竖井顺利贯通

9月23日,宜攀高速全线最深竖井——白鹤滩隧道竖井顺利贯通,这是继8月白鹤滩隧道双幅贯通后,项目再次成功攻克复杂地质的“关键一战”,也为所在的金宁段麻地坪互通至白鹤滩互通2025年底实现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白鹤滩隧道本身已是“硬骨头”——作为分离式特长隧道,其左线长6644米、右线长6714米,最大埋深达863米,实际最大日涌水量可达6.18万立方米,地处地质极端复杂区域,围岩节理裂隙发育、自稳能力差,施工难度极大。此次贯通的竖井位于白鹤滩隧道主洞左右线之间,直径6米,深达547米,相当于180层楼高,承担白鹤滩隧道右线送排风功能,同时兼作左线的排烟通道。井身部分段落围岩条件极差,涌水、突泥、井壁坍塌风险贯穿施工全程,技术难度与安全风险均达行业高位,面临多重“超纲”挑战。

为攻克难题,项目团队以创新破局,组建技术攻关小组打出“组合拳”。核心采用“SMD”短段掘砌机械化施工工艺,实现打眼、爆破、出渣、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全流程机械化作业,通过中央集控平台实现多设备智能协同,构建“掘、砌、支”一体化施工模式,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同时优化细节工艺,使用附着式和插入式两种振捣器“双管齐下”,确保混凝土振捣更加密实;采用竖井专用提升料斗与软式溜灰管精准输送混凝土,避免因混凝土放料过高而导致离析或性能降低,并进一步优化混凝土下料口的关闭装置,不仅显著提升竖井模筑初衬外观质量,更形成省级QC成果《提高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模筑初衬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为同类超深井施工提供了“范本”。

针对不良地质段,项目团队建立“预防+监测”双重保障机制,依托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监测,实时掌握地质变化并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为破解竖井围岩硬度大、炮孔利用率低的难题,项目团队将掏槽孔炮孔由42毫米扩大至65毫米,并优化炸药规格,使爆破循环进尺效率提升近一倍,成功缩短施工循环时间,相关成果形成另一项省级QC成果《缩短公路隧道通风竖井施工循环时间》。

截至目前,宜攀高速金宁段路基、桥梁、隧道工程进度和累计投资均已完成90%以上,各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宜攀高速金宁段春江枢纽互通至对坪互通段,宁攀段金江枢纽互通至会东北互通、新街互通至宁南互通段已完成建设,预计今年底还将实现宜金段绥江支线、宁攀段新街互通至会东北互通、金宁段芦稿枢纽互通至春江枢纽互通及麻地坪互通至白鹤滩互通共计80公里建成通车。届时,宜攀高速宁攀段将实现全线通车,宁南县至攀枝花市通行时长将由5小时缩减至两小时。

作为成都通往攀西经济区的重要出川大通道,宜攀高速起于宜宾市屏山县新市镇,止于攀枝花市仁和区,接已建成的G4216线攀枝花至丽江段高速公路,全长446.36公里(主线全长426.93公里,支线长19.43公里),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全线桥隧比高达84%,概算总投资934.3亿元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四川境内建设里程最长、国内建设施工最高难度等级的高速公路项目,也是服务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的生命线。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大幅缩短川南、攀西与云南的时空距离,有力推动川滇两省经济深度融合,显著促进沿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四川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交通支撑。

公路圆桌会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决策类信息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重磅政策发布、企业改革、人事任免及热门话题讨论。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编辑:李贝贝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谢博识

来源:蜀道高速集团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