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金色的阳光洒在汉中市勉县阜川中学操场上,向昱州吹着哨子,组织学生们“开合跳”。随着哨声的加密,孩子们越跳越快,越快越开心。一时间,银铃般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向昱州是一名铁路支教老师。他所在的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自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5批次“铁老师”扎根勉县支教。他们犹如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山区学校800多名留守儿童的心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位于秦巴山区的勉县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定点帮扶地区之一。作为实施主体的西安局集团公司,是全路唯一实施整学年支教计划的帮扶单位。近年来,该局集团公司发挥行业优势,持续巩固教育帮扶成果,统筹推进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让孩子们绽放出更灿烂的笑容。
梦想破土发芽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勉县元墩镇杨庄小学校园里歌声嘹亮,学生们为支教老师送上一首深情的《萱草花》。
元墩镇杨庄小学学区内有4个自然村,3个曾是深度贫困村,在校学生近200人,60%以上为留守儿童,很多孩子从没走出过大山。
做孩子们看世界的引路人。2021年,西安局集团公司发起前往勉县担任学生社团活动辅导员的支教邀请,一大批铁路青年踊跃报名。
“支教的意义,在于尽己所能为孩子们做有意义的事。和他们相遇,是我的幸运。”支教老师张慧说。
西安局集团公司创新教育帮扶模式,将铁路帮扶村附近的元墩镇杨庄小学、漆树坝镇中心小学等5所学校纳入支教范围。从捐赠图书到组织研学,从开办暑期托管班到举办趣味运动会,实实在在的举措引领越来越多的山里娃载梦启航。
振兴乡村教育,就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对此,国铁集团投入专项资金,为勉县山区学校修建教师公寓楼2栋、教学楼1座,为10所学校安装采暖系统、44所中小学安装净水设备,不断改善山区办学条件。西安局集团公司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帮扶干部、集体经济带头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到发达地区学习等方式,为勉县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梦想正破土发芽。
如今,勉县山区学校在合唱、绘画等多个比赛中实现了奖项零的突破。元墩镇杨庄小学2名学生在勉县2024年绘画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学校合唱团还受邀到北京二七剧场参加铁路优秀帮扶作品展演活动。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我一点也不孤单。老师们教会我很多东西,让我更自信了。”学校合唱团领唱杨小萱开心地说。
爱如港湾,双向奔赴。
作为铁路帮扶桥梁,支教老师们拓展帮扶维度,实施“青春烛梦 爱在路上”志愿服务项目。他们在骆驼项村创办“铁路爱心托辅班”,赢得村民称赞;寒暑假期间通过直播、公益性“慢火车”展销等方式,帮助当地村民增收。2024年,该项目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运动中闪耀自信
“发力顺序要对,腿蹬地、髋前顶、腰转肩、臂送球,像链条一样甩出去!”9月12日傍晚,在向昱州的严格训练下,孩子们汗流浃背,没有丝毫懈怠。
2022年,向昱州作为西安局集团公司第2批支教老师到阜川中学任教。当时,面对松散无序的体育课、老旧的健身器材和孩子们茫然的眼神,他决定通过体育给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外界的窗。
没有条件,就创造。向昱州带头组织早操、课间操,自编“花式篮球操”,建起篮球队;围绕体育中考备考需求,在有限场地上强化训练。
白天教学,晚上钻研。向昱州精准发掘“好苗子”,组建校体训队。在2023年勉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他带领的队伍勇夺两银两铜,首次在全县山区中学排名第一。“我经常帮爷爷奶奶干农活,从不觉得累。自从跟着向老师学篮球,我才意识到好的体能原来有这么大的作用。篮球队就像一个家,大家很团结,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次比赛,我们都会竭尽全力。”12岁的罗一祯说。
为了让体育之光照亮更多孩子,向昱州积极向省市体校推介人才,并和西安局集团公司派驻勉县的驻村工作队联系,全力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阜川中学9年级的杨兰香爆发力惊人,但家境困难。向昱州不仅为她争取到在汉中市体校免学费试训的机会,而且坚持每周驱车近200公里义务接送杨兰香。
一次偶然的机会,陕西省飞碟队看中杨兰香,发出试训通知。向昱州鼓励杨兰香:“去!别给自己人生设限!”2024年8月,陕西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15岁的杨兰香一鸣惊人,连夺女子飞碟双向个人和混合团体两枚金牌。今年7月,她蝉联了该项目个人和团体双冠军。
匠心是帆,托举梦想。
近些年,支教老师们深耕“体教融合”,精准选材、科学施训,累计向汉中市体校输送12人,培养出省级运动员1名、市级运动员1名。阜川中学的名字,被一次次刻在勉县乃至陕西省运动会的光荣榜上。
从客运员到支教老师,从“金牌教练”到乡村振兴践行者,3年的支教经历让向昱州收获了“双向奔赴”的快乐:“我看到孩子们取得好成绩,特别欣慰。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运动中获得了强健体魄和顽强意志力,这让他们能更勇敢更积极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向无限可能奔跑
“以前,我学习不够努力,也不爱写作业,但老师并没有放弃我,而是一次次鼓励我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杨庄小学6年级学生白思杨回忆起孟露老师的谆谆教诲,眼里闪着泪花,“虽然孟老师已经回去了,但她的叮嘱我一直记着。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给孟老师争光。”
白思杨自幼父母双亡,从记事起就与聋哑的爷爷相依为命。2021年,孟露到杨庄小学支教,得知白思杨的情况后,给她单独辅导作业,陪她洗澡,周末还带着她逛县城。妈妈般的温暖,让白思杨逐渐从自闭变得开朗。
在勉县,铁路定点帮扶的有唐家坝、唐家湾、漂草沟等16个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里大多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遇到事情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对此,西安局集团公司将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作为教育帮扶的重点课题之一。实施教育帮扶以来,西安铁路疾控所专业团队每季度都会赶赴勉县山区开展大型心理疏导活动。
在阜川中学,“心晴驿站”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场所之一。孩子们有压力或是烦心事,在这里都能得到宣泄,还有专门的心理老师答疑解惑、疏导情绪。“心晴驿站”设有4间教室,沙盘、心理自助仪、智能身心反馈训练系统和心理VR放松系统等设备设施一应俱全。
张慧是“心晴驿站”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孩子们眼中,她就像一个善解人意的知心大姐姐。原是汉中车务段客运员的张慧,2022年考取中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今年8月底来到阜川中学支教。针对山区学校留守儿童居多的情况,她定期举办心理疏导主题班会,并耐心对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孩子进行单独疏导。
“根据留守儿童特点,我还开设了‘心灵树洞’信箱,欢迎孩子们随时说出心里话。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可以让孩子们分享快乐与烦恼的私密空间。”张慧介绍,引导孩子们放下思想包袱、化解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她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窗外,重峦叠嶂;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活力无限。支教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但爱的接力没有终点。温暖的阳光下,山区孩子们尽情奔跑,向未来无限可能冲刺。
文字:郑晨 申琦 唐茹 周道刚 万国强
图片:贾智炜 陈喆 陈燕
编辑:曲泊宁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