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及配套活动“中国—东盟建筑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于15-21日在桂林召开。我会在会议期间同步召开“现代木竹建筑专题讲座”,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现代木竹建筑技术、标准、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对接,促进低碳建筑技术国际合作。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陈宜明出席会议并指出,近年来,木竹结构建筑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总体规模显著增大,二是单体建筑体量扩大,三是结构复杂程度提升,技术水平明显进步。这一发展远超九年前制定《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时的预测。面向未来,他提出应重点从以下方向推进:一是向气候条件与生活习惯适宜的地区推广民居应用;二是积极发展混合材料;三是加强混合结构建筑研发。最后,他强调应积极拥抱新事物,认识到技术进步可能带来产品绝对价格的合理提升,需转变观念,不能仅以价格作为衡量标准。
广西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梁立新在致辞中指出,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前沿,拥有全国最大竹林面积和丰富木竹资源,本土木竹建筑以壮族干栏、侗族鼓楼等为代表,技艺精湛、生态适应性强,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智慧。他提到广西积极践行“双碳”战略,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正加速融合,并举例三江侗族无钉木楼快速建成的实例。面对建造产业化、人才缺乏和流失、建筑防火性能局限以及现代生活需求与传统空间的矛盾等挑战,他呼吁加强技术研发、标准互认与市场共建,推动木竹建筑成为绿色“好房子”和中国—东盟建筑合作新领域。
专题讲座聚焦现代木竹建筑技术应用,五位嘉宾系统展示了从材料研发、结构创新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果,凸显木竹结构在节能减碳、健康人居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报告同时强调,木竹建筑不仅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当代传承,更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领域。
在提问交流环节,五位来自政策、机制、科研、设计及技术标准领域的专家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并回应现场提问。2022年中国房协作为召集单位,联合国家林业部门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现代木竹结构建筑与人居产业联席会”,旨在破解材料与应用脱节、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
这一跨部门协同机制虽面临挑战,但自成立以来,已在课题研究、团体标准编制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汇聚了一批木竹建筑领域的领先科研力量和企业共同推动材料应用。联席会先后承担住建部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课题《木竹建筑技术应用研究》《木竹混合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标准研究》,相关成果《现代木、竹建筑技术应用标准》预计于今年底发布。助力国内产业链发展,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走向国际。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分会
联系人:刘娟、罗爱梅
电 话:18701653533、18612251393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